七年级语文单元测试题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筛(shāi) 觅食(mì)
鼎沸(fú) 缠络(chán)
B.脑髓(suí) 秕谷(bǐ)
蝉蜕(tuèi) 踱步(duó)
C.祈祷(dǎo) 褪(tuì)色
劝慰(wèi) 绚丽 (xuàn)
D.和蔼(ǎi) 犀利(xī)
徜徉(tǎng) 絮语(xǜ)
2.下面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呜蝉 轻捷 诧异 菜畦
B.绣像 质朴 云宵 惨白
C.渊博 斑蝥 严历 倘若
D.预兆 琢磨 惆怅 撷取
3.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鉴赏(欣赏) 人迹罕至(脚印)
B.哽(声气阻塞) 人声鼎沸(水开)
C.凝聚(聚集) 绅士风度(气质)
D.际遇(遭遇) 莫名其妙(说出)
4.给下列句子的横线上选择恰当的词语。
(1)我对他很 (尊敬 恭敬 崇敬),因为我早 (听说 听到 听闻),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 (根 支 枝)短棒 (支 架 棚)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放 撒 搁)些秕谷,棒上 (系 绑 拴)一条长绳……
(3)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 (难受 难过 吃惊)。啊,那些坏家伙,他们 (贴 帖 粘)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 (发觉 察觉 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 (依靠 爱恋 依恋)!
5.下面句子中选出的词全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的一项是 ( )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
A.后面 园 那里 花坛
B.三味书屋 腊梅花 花坛 园
C.三味书屋 后面 园 可以
D.花坛 腊梅花 在 爬上
6.下面句子中选出的词全是表示动作的一项是 ( )
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A.亲手 栽 屋顶
B.栽 绕 爬
C.紫藤 窗口 屋顶
D.如今 一直 爬到
7.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早( )
①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
②这些字贴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③像这样的教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他亲近呢?
④这件事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大自然并不总是对你微笑,给你仁慈。
A.排比 比喻 反问 拟人
B.对偶 比喻 设问 比喻
C.排比 拟人 反问 比喻
D.对偶 比喻 设问 拟人
8.改正下列病句。
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身体好坏的关键。
②我每次抬起头来,看见韩麦尔先生总坐在椅子里。
③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一件小小纠纷,是多么经常。
④我目不转睛地注视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感动、惊奇和喜悦,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9.《从百草园到三书屋》结尾写道,在三味书屋“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反映出三味书屋生活枯燥无味,死气沉沉。
B.这句话指出了作者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懈怠。
C.这句话指出了作者对三味书屋学习生活不感兴趣,想学画画。
D.这句话反映出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最终以失败告终。
10.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麦尔先生希望法国人民努力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
B.这是韩麦尔先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的体现。
C.法国语言确实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D.法国语言是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翻身求解放的有力武器。
11.对“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一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说话只要听者明白就行,不必考虑词序的先后。
B.这是作者顺手写上的,他没有考虑词序问题。
C.这样安排词序的先后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安排词序是作者的事,他完全可以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师》(魏巍)以事传情,表现了蔡老师的美好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
B.《最后一课》主要通过最后一课和平时上课不同情景的描绘对比,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热情。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不同环境的对比,表现百草园有趣、好玩,而三味书屋则乏味无聊。
D.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反映学校生活的,这里面既有小学生活、中学生活、也有大学生活;既有中国的学校生活,也有外国的学校生活。
13.判断正误。
(1)朗读课文时,有的虚词有时也可以重读。( )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最后一课》在写作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方法,都将人物放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来塑造。( )
(3)两篇《我的老师》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教师,她们都以爱心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然,都帮助解决了孩子们之间的小纠分。 ( )
(4)“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一句中两个“读”的意思不完全一样。( )
(5)“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是个反问句,如果要改成陈述句,就应该去掉两个“不”。( )
(6)《最后一课》中的“我”和其他四篇课文中的“我”不同,是作者塑造的人物。( )
14.语文知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书籍,是 、本名 , 人,他是我国伟大的 、 、 。这篇文章选自 。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 国著名作家 ,课文着力塑造了 和
两个典型人物形象。
(3)两篇《我的老师》的作者分别是 国的 家 和 的盲人 家、
家 。
(4)《十三岁的际遇》的作者是 。
15.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的一项是( )
A.我……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
B.我猜到会有不寻常的事发生在我们家里。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D.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16.下列句子的画线部分容易产生歧义的一项是( )
A.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B.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C.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充淌。
D.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时,老师在我的手心中拼了“w—a—t—e—r”(水)这个字。
17.对“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一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吓唬孩子,造成孩子的迷信和恐惧。
B.说明世间有一种恶人,专会装扮善良的面貌骗人害人,必须小心提防。
C.为了批判封建迷信对孩子的毒害。
D.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18.对小弗郎士觉得在“最后一课”上韩麦尔先生“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的原因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弗郎士天生聪明,只是平时没有认真听讲。
B.韩麦尔先生这堂课讲得格外认真,浅显易懂。
C.此时,小弗郎士的爱国意识萌发,有了学习的渴望。
D.表现出小弗郎士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19.蔡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就课文列出的几件事看,侧重表现蔡老师性格上热情的一项是( )
A.让我们观察蜜蜂。
B.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C.教我们跳舞。
D.排除孩子世界的小纠纷。
20.课内语段。
①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②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③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着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④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⑤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喽!”⑥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⑦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⑧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⑨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1)解释词语。
纠纷:
劝慰:
(2)“一件小事”是指
(3)小“反对派”们引号的作用是
(4)“我”的懂事表现在什么事情上?“我”的悲伤表现在什么事情上?
(5)下面为本段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6)对第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件小事在那时虽然占据过“我”的心灵,但到了现在就不知道是否值得一提了。
B.这件小事对作者来说是永远难以忘怀的,他肯定认为值得一提,在这里他说得很委婉,显得意味深长。
C.这件小事虽小,但它曾占据过“我”的心灵,大概是值得一写吧。
D.这件小事或许不值得一提,但回想起来它曾占据“我”的心灵,还是应该写一写的。
(7)用横线画出本段的抒情句。
(8)归纳本段的段意。
21.作文
题目《课堂上的掌声》
要求(1)写成一篇记叙文。
(2)描写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
(3)中心要突出。
(4)500字左右。
提示 这篇文章取材于课堂中,要认真回忆,写得有真情实感,令人信服。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高超,或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常常会博得学生的热烈掌声;有时某个同学把问题回答得很精彩也会得到师生鼓励的掌声。写作中要兼顾师生双方的活动,则时写出自己的某些感受。
单元测试题
1.C 2.D 3.A 4.(1)恭敬 听到 (2)枝 支 撒 系 (3)难过 贴 (4)察觉 依恋
5.B 6.B 7.A
8.(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
(4)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和感动,悄悄升起在孩子的内心。
9.D 10.B 11.C 12.A
13.(1)√ (2)× (3)× (4)√ (5)× (6)√
14.(1)鲁迅 周树人 浙江绍兴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
(2)法 都德 韩麦尔先生 小弗朗士
(3)中 现代作家 魏巍 美 女作家 教育家 海伦·凯勒
(4)田晓菲
15.C 16.A 17.D 18.C 19.C
20.(1)劝解安慰 争执的事情 (2)蔡老师帮助“我”排解纠纷 (3)特指 (4)懂得担心父亲的安危。小“反对派”们的猛喊 (5)A (6)B (7)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多么伟大的啊。 (8)通过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写出了老师对“我”的理解、同情和鼓励,抒发了“我”对老师的感激、敬佩之情。
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