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1
一、基础题(共26分)
1、下列字注音(每空0.5分,共3分)
犀( )利 憩( )息 失怙( )
眷( )顾 涟( )漪 聆( )听
2、句中画横线词语有使用不恰当的现象,你能读出来吗?(2分)
A. 听到敲门声,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跑去开门。准是爸爸出差回来了!可开门一看,是查水表的王叔叔。
B. 学习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个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C. 目前,一些厂家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事渲染,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D. 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 不功自破 高谈扩论 焕然一新 停滞不前
B. 与日俱增 寻根究底 潜修静想 高官厚碌
C. 根深地固 墨守陈规 轻鄙学问 声张正义
D. 运筹全局 明辨是非 博学多闻 袖手旁观
4、填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桶里, ,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 班主任发现了他 B. 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 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 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5、将替换带线词的词语写在括号内。(2分)
(1)在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 )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2)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
6、词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B. 纳罕——惊奇,诧异
C.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D. 瘦骨嶙峋——形容山势险峻,陡峭
7、崔灏的名诗《黄鹤楼》中写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也有意境相同的两句 , 。(1分)
8、《陋室铭》一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
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是: 。(2分)
9、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用到的一些成语与所学的课文有关,如 一词是对《黔
之驴》一文的故事内容的概括,试再举本文一个成语 。(2分)
10、加点词解释有误的是( ) (2分)
A. 陶后鲜有闻声 (少) B. 又一儿醒,絮絮不止(连续不断的说话)
C.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 D. 稍出近之,然,莫相知。(稍微)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的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你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这位大师答语的意思是:
。
12、仿照例句,以“时间”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3分)
例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
二、默写题(每空0.5分,共4.5分)
1、采菊东篱下, 。 2、 ,塞上燕脂凝夜紫。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2、默写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 。 , 。
三、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共(29.5分)
(一)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以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学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例子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写的《唐宋传奇集》。
1、简要概括这一段的内容:(1分)
。
2、“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以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想一想加线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
3、“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这本是一件大事,作者为什么用轻描淡写的语气表达?(1分)
答: 。
2、 请分别说说文中两个“不好”的不同含义。(2分)
答: 。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儿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边是对文中字的注音和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 蕃(fán):多 B. 濯(zhuò):洗涤
C.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D. 鲜(xīn)鲜明
2、下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分)
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
B.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C.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德声远播.
D.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3.下边是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爱牡丹的人多,而作者的知己少。
B. 贪慕富贵的人多,而品德高尚的君子少。
C. 爱牡丹的人多,更说明牡丹的珍贵。
D. 作者借此讽刺追名逐利的世态。
4、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2分)
。
5、翻译: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分)
。
(三)
丁 香 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不得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科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安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草原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选自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精品》作者:张福海)
1、 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什么? (2分)
。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是根据 写的《 》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写成的。 (1分)
3、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可用文中原句)
(2分) 。
4、口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任选一句)(2分)
(1)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
(2) 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
5、丁香花、太阳岛、冰雪是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南京的梅花、栖霞红枫、雨花石、玄武湖也是南京人心中的挚爱。请你选择具有当地(含郊县)地方特征的一景或一物,写一段话,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得用原文中的语句,不超过60字)。(5分)
。
(四)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①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③莫能出其理④。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⑤物以载之,则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⑥。
注释:①致:送到。 ②太祖:指曹操。 ③咸:都。 ④理:道理,办法。
⑤称:秤。 ⑥焉:代词,那样或那个办法。
1、 解释加点的词。(1分)
(1)有若成人之智 (2)太祖大悦 。
2、请用流畅的现代文写出画“ ”的句子的意思。(2.5分)
。
3、从文中你可看出曹冲是怎样的人?(1分)
四、作文(60分)
人间最纯真的感情莫过于[1]亲情,你从呱呱坠地一直到现在,有许多亲人伴你随你的成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舅舅……在与他们的义往中,一定有许多事情凝聚着浓浓的亲情,请你以“我和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2、把故事写完整,书写要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