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卷

2014-5-11 0:09:43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段考试卷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zao) 步(duo)  歌(li)   痛(chi)  

B、古(heng) 育(bu)   妒(ji)   环(ye)

C、笑(shan) 发(beng) 污(hui)  阻(yi)

 D、岖(qi)  祷(qi)   罚(cheng) 咽(geng)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3分)

① peng pai (    ) ② ao hui (    ) ③ guai dan (   )

④ mo qi (     )  ⑤ kong ju (   ) ⑥ hai ren (   )听闻

3、解释下列词语。(2分)

  ①人迹罕至:__________________   ② 炽痛: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谰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骊歌: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有些人喜欢用显微镜去观察一片叶子,有些人喜欢用肉眼细看木头的木头的年轮。________真正去认识一棵树,_______必须从枝叶到根本,从过往的清风到枝干的神韵都注意到。同样,当我们正视生命时,_______只从细微末节着眼,________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侮蔑。

A、但 却 如果 便  B、 因为 就 如果 便

C、而 却 因为 就  D、 但  就 因为 就

5、下列句中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  画眉鸟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  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D、  这些字贴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好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6、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其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2分)

A、  声音延长   B 解释说明   C 意思递进   D 意思转折

7、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空格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2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8、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是班上的卫生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_________,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  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 、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语句通顺,是衡量一篇习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B、  语句通顺,这是衡量一篇习作的重要标准。

C、  语句通顺与否,这是衡量一篇习作好坏的重要标准。

D、  语句通顺与否,这是衡量一篇习作的重要标准。

10、按要求填空。(5分)

① 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的对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曾经勾起许多诗人、词人的创作情思,写出很多名篇佳作。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一个“月”的上、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十则〉》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46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0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选文中的“钟声”和“号声”有什么特殊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这里的“惨白”一词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此时怎样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麦尔先生写“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法兰西万岁!”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8分)

听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

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

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的消遣性的杂志,抄起来,扔到茶几上,便旁若无人地坐下了。

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的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色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

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那去打水的精壮小伙子回来了,他凶神恶煞般地吼道:“滚起来!没长眼睛吗?”

坐着的小伙子连头都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傻!老子有票。座儿空着,就要坐,坐定了!”

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和谩骂,像冰水一样灌人们耳中,让人肌寒血凝,心都凉透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话,那这种人大概只剩一个躯壳了。

四只手揪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A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音像银铃般似的说:“别打架啦!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

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的座位上。B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个小姑娘身上,C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 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这趟车终点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车,在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 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

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

她不是两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一车了吗?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提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共汽车,门关上了,车开走了。我久久站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的。

我相信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1、结合语言环境,补上文章中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A处写“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有什么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B处写“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C处“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这句话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叫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讲的“魂”和“我”赞颂的“魂”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章的结尾处写“我”夸赞小姑娘“你真好,我不如你”。结合当时的情景想想:小姑娘“好”在哪里?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假如文中的两个小伙子也发现小姑娘撒了个善意的谎,他们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结合选文有关情节合理想像一下,简要写在下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找出文中与最后一段话相照应的句子,并说说“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这句话的含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言文阅读(18分)

1、阅读下文,完成题目(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末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②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原文中的① ②空白处补充完整并在下列横线上翻译这两句话。(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

族为意(    )  ②以钱币讫之(    )  ③父异焉(      )  ④不能前时之闻(   ) 

⑤自其名(    )  ⑥舅家见之(    )

3、指出下列句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2分)

①忽啼求(        )   ②传一乡秀才观(         )

③余闻也久(         )  ④于舅家见(       )

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9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   将文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1分)

2、   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词。(2分)

①旦辞爷娘去   旦:_____ 爷:_____ ②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______

③愿为市鞍马   市:_________

3、找出文中的两个拟声词。(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第二自然段。(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开头四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运用排比手法,写操办的急切而井然有序。

B、  紧承“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具体作出叙写。

C、  东、西、南、北,写操办的不便和困难。

D、  东、西、南、北是虚指,而不是真的要到城里的四面集市办货。

6、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_______________》,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________________。(1分)

三、 作文(30分)

保持整洁的环境,要从我做起;珍惜宝贵的友情,要从我做起;赢得别人的尊重,要从我做起;炼就强壮的体魄,要从我做起;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要从我做起;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要从我做起……是啊,只要人人“从我做起”,生活说会变得更美好。

请以“从我做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

一、

  1、C 2、澎湃 懊诲 怪诞 默契 恐惧 骇人 

  3、①少有人来  ②热烈而深切 ③没有根据的话  ④告别的歌

  4、A   5、B  6、D

  7、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

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

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

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

 8、D  9、C

10、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或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双袖龙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

二、(一)

1、“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号声”暗示德语课要代替法语课。

2、内心十分悲痛

3、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但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

4、这是韩麦尔先生从内心爆发的强烈呼声,他把强烈的有国主义感情全部倾注到这两个字上。

5、点明主旨。

 (二)

1、 我要下车了

2、 表现人们的麻木冷漠,为小姑娘的挺身而出作了铺垫。

3、 从侧面描写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4、 肖像描写,突出了小姑娘的纯真可爱。

5、 老人讲的“魂”是指鬼魂;“我”赞颂的的是人可贵的精神和品德。

6、 机智勇敢,舍己为人,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

7、 提示:可能会有两种心理:因为没有“魂”,所以无动于衷;或者“灵魂附体”,受到震撼。

8、 “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话,那这种人大概只剩一个躯壳了。”提示:结尾一段话中的“魂”就是指内在的精神品质,行为的卑劣直接反映出人道德的低下,用“躯壳”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一过了。

(三)

 (一)

1、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②泯然众人矣。 翻译略

2、① 团结 ② 有的人 ③ 对……诧异 ④ 相当 ⑤ 题上 ⑥ 在

3、① 书具 ② 方仲永作的诗 ③ 方仲永很有才能这件事  ④ 方仲永

(二)

1、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2、  ① 早晨 ;父亲 ② 只 ③ 买

3、  溅溅、啾啾  4略  5、C、 6、乐府诗集;乐府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