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自测题

2014-5-11 0:09:43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确(záo)  (qí)   缠(lào)

B、 叮(zhǔ)  歌(lì)   徘(huái)

C、 笑(shàn)  幽(jì)  立(zhù)

D、息(shùn)  出(bìng)  冰(báo)_

2、修改下面的错别字

高忱而卧     来势凶凶      荒草凄凄      抽抽嗒嗒   

3、文学常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     ,本名    ,他是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        

 (2)、《丑小鸭》的作者是      国的     

 (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作者          (籍贯)作家。文中关于“迟到”的回忆属于记叙顺序中的     

4、修改下列的病句

(1)、通过这次军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2)、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3)、我们人类不但要改造环境,而且要适应环境。

(4)、能不能考得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5、横线上应填的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个句子是(  )

__________。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 说起数学,还应当想到它的一门嫡系——文学
B 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C 文学作品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D 那些流芳千古的科学家,都著有具备文学性的不朽篇章

6、仿照例句形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子。

  金钱买得到书籍,买不到知识;金钱买得到礼物,买不到友谊;

                                    

 

二、    阅读

(-)

不必说    的菜畦,    的石井栏,    的皂荚树,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   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  _;描写蝉、油岭、蟋蟀,突出它们的_  _;描写黄蜂、叫天子则突出它们的   __。使读者感到百草园确实是色彩班斓,生机勃勃。

3. 3.第一个“不必说”是写静物,顺序是从       到        ;第二个 “不必说”是写动物,其顺序是从       到         

4.将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填入括号内。
(1)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    )
(2)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   )
(3)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

5.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

答:

6.这段描写说明了百草园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

答:

(二)小巷“历程”

  天热得厉害,空气像团火,烤得柏油马路软绵绵的。

  我拐进一条小巷。

  巷子不长,地下散扔着许多西瓜皮。这里背阴,还有一丝穿堂风。我放慢脚步,息一息浑身的燥热。

  “哧溜——”前面不远,西瓜皮托着一双高跟皮鞋,溜冰似的滑了出去。

  跌倒的是一个穿银灰色旗袍的中年妇女,她飞快地从地上爬起来。我急忙收回眼光,低头点香烟,装作没看见。我知道,她准会涨红了脸,回头 。(A、看望  B、观望 C、张望)

  她又朝前走了,脚有点瘸。可能还忍着痛。

  她放心了——没人嘲笑她。

  我怀着为人做好事的轻松感,目送那中年女子走出小巷。

  人的修养和道德往往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之处……

  我遐想着。突然,“哧溜——”这回轮到我了。谁让我放松了对西瓜皮的警惕,摔了个四脚朝天。

    也许没有人看到……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竟然也是这样;可是身后传来了    (A、震耳  B、清脆  C、爽朗)的笑声。

   我抬头一看,三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走进小巷,她们正对着我(A、指手划脚 B、评头品足  C、放声大笑):“嘻嘻、嗬嗬、哈哈……”其中一个穿连衣裙的笑得直不起腰来。

我费力地爬起来,踝关节可能扭伤了。钻心地痛,我强忍着,在一片刺耳的嗤笑声中,一拐一拐地向巷口走去,心中不免愤愤然……

“哧溜——啪!”

机会来了,报复吧!伴着尖叫,一个窈窕的身躯滑倒了!而且正是刚才笑得最A、放任 B、放肆  C、放荡)的一位。

我想笑,想大笑,想对着她那撕破的连衣裙笑个痛快。

可是,我没笑出声来。她们向我投来 (A、羞愧  B、羞赧  C、羞怯)的一瞥。我返身走向小巷,开始艰难地拾起一块又一块西瓜皮……

1、 题目中“历程”是指                        引号的作用是         

2、文中5处空白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①                   

3、“人的修养和道德往往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之处……”文中的“一些极细微之处”是指 

                    

4、“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竟然也是这样”中的“这样”是指              ;前面加“也”是因为                     

5、“我”想笑,想大笑,是因为                    ;“没笑出声来”是因为                   

 

(三)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选自        ,作者                家。

2、 用“‖”号给下列句子画出朗读节奏,只要画出一处。

(1)、日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

(2)、则 其 受 于 人 者 不 至 也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世耕 隶______            父焉 异__________      

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__________    于材人远矣  贤________

4、 指出下面句中“以”字的含义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或以钱币丐之(          )

5、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混然众人”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从他身上告诉我们             的重要性。

6、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7、翻译下列句子

(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三、作文

提示:你有过成功的欢乐吗?你有过失败的痛苦吗?你是否品尝过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和喜悦?你是否渴望别人的理解?你希望把心里的话向朋友倾诉吗?

  要求: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围绕“提示”中的某个话题,或记叙经历,或编述故事,或抒发感情,或发表议论,或展开想象,写一篇600字左右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自测题答案)

班别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加点字拼音全对的一项是( C   )

A、 确(záo)  (qí)   缠(lào)

B、 叮(zhǔ)  歌(lì)   徘(huái)

C、 笑(shàn)  幽(jì)  立(zhù)

D、息(shùn)  出(bìng)  冰(báo)_

2、修改下面的错别字

而卧    来势凶凶  汹汹   荒草凄凄 萋萋    抽抽嗒嗒 搭搭 

3、文学常识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 鲁迅  ,本名 周树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 文学 家,

  思想 家、 革命 家。这篇文章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2)、《丑小鸭》的作者是 丹麦 国的 安徒生 

 (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作者 林海音  台湾 (籍贯)作家。文中关于“迟到”的回忆属于记叙顺序中的 插叙  

4、修改下列的病句

(1)、通过这次军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通过这次军训,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2)、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我们把教室的课桌椅擦得干干净净。

(3)、我们人类不但要改造环境,而且要适应环境。

我们人类不但要适应环境,而且要改造环境

(4)、能不能考得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能考得好成绩,努力学习是关键

5、横线上应填的与下面句子衔接起来最为连贯的—个句子是( B )

__________。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留下了散文般的著作;发明炸药的诺贝尔,出版过诗集《兄弟们》和小说《在光明的非洲》;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常常从数学王国到文学王国漫步,写出了许多优美的散文。

A 说起数学,还应当想到它的一门嫡系——文学
  B 卓越的科学家,往往有较高的文学造诣
  C 文学作品不但具有文学价值,还有宝贵的科学价值
  D 那些流芳千古的科学家,都著有具备文学性的不朽篇章

6、仿照例句形式,在横线上再续写两个句子。

  金钱买得到书籍,买不到知识;金钱买得到礼物,买不到友谊;

金钱可以买来房子 ,但买不到温暖; 金钱可以买来医药,  但买不到健康。

三、    阅读

(-)

不必说 碧绿 的菜畦, 光滑 的石井栏, 高大 的皂荚树, 紫红 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段文字细致、形象地描写了百草园中的景物。描写菜畦、桑葚,突出它们的_色彩 _;描写皂荚树、木莲的果实、何首乌的根,突出它们的_形状 _;描写蝉、油岭、蟋蟀,突出它们的_声音_;描写黄蜂、叫天子则突出它们的  动态_。使读者感到百草园确实是色彩班斓,生机勃勃。

3. 3.第一个“不必说”是写静物,顺序是从  低   到      ;第二个 “不必说”是写动物,其顺序是从      到   低    

4.将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填入括号内。
(1)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  比喻  )
(2)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  排比 )
(3)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拟人  )

5.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

答:有无限趣味

6.这段描写说明了百草园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

答: 乐园

(二)小巷“历程”

  天热得厉害,空气像团火,烤得柏油马路软绵绵的。

  我拐进一条小巷。

  巷子不长,地下散扔着许多西瓜皮。这里背阴,还有一丝穿堂风。我放慢脚步,息一息浑身的燥热。

  “哧溜——”前面不远,西瓜皮托着一双高跟皮鞋,溜冰似的滑了出去。

  跌倒的是一个穿银灰色旗袍的中年妇女,她飞快地从地上爬起来。我急忙收回眼光,低头点香烟,装作没看见。我知道,她准会涨红了脸,回头 。(A、看望  B、观望 C、张望)

  她又朝前走了,脚有点瘸。可能还忍着痛。

  她放心了——没人嘲笑她。

  我怀着为人做好事的轻松感,目送那中年女子走出小巷。

  人的修养和道德往往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之处……

  我遐想着。突然,“哧溜——”这回轮到我了。谁让我放松了对西瓜皮的警惕,摔了个四脚朝天。

    也许没有人看到……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竟然也是这样;可是身后传来了    (A、震耳  B、清脆  C、爽朗)的笑声。

   我抬头一看,三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走进小巷,她们正对着我(A、指手划脚 B、评头品足  C、放声大笑):“嘻嘻、嗬嗬、哈哈……”其中一个穿连衣裙的笑得直不起腰来。

我费力地爬起来,踝关节可能扭伤了。钻心地痛,我强忍着,在一片刺耳的嗤笑声中,一拐一拐地向巷口走去,心中不免愤愤然……

“哧溜——啪!”

机会来了,报复吧!伴着尖叫,一个窈窕的身躯滑倒了!而且正是刚才笑得最A、放任 B、放肆  C、放荡)的一位。

我想笑,想大笑,想对着她那撕破的连衣裙笑个痛快。

可是,我没笑出声来。她们向我投来 (A、羞愧  B、羞赧  C、羞怯)的一瞥。我返身走向小巷,开始艰难地拾起一块又一块西瓜皮……

1、 题目中“历程”是指  我”从小巷这端到那端的经历过程和“我”思想变化过程。  引号的作用是 表强调  

2、文中5处空白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 C    A  C  B    B 

3、“人的修养和道德往往会体现在一些极细微之处……”文中的“一些极细微之处”是指 

 不要嘲笑别人的不幸 

4、“闪进我思维的第一个念头竟然也是这样”中的“这样”是指 希望没人看见   ;前面加“也”是因为  前面摔倒的妇女也是这种想法 

5、“我”想笑,想大笑,是因为 “我”曾被那几个姑娘嗤笑    ;“没笑出声来”是因为 “我”亲身感受到被别人幸灾乐祸嗤笑的滋味,感到不应经此来报复,而应正确对待。  

 

(三)文言文阅读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本文选自 《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 王安石   文学家 、政治  家。

2、 用“‖”号给下列句子画出朗读节奏,只要画出一处。

(1)、日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

(2)、则 其 受 于 人 者‖ 不 至 也

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世耕 隶___属于            父焉 异__对……感到诧异     

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__通“攀”,牵、引    于材人远矣  贤_胜过,超过_

4、 指出下面句中“以”字的含义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

(2)、或以钱币丐之(  用  )

5、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混然众人”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用文中的话回答);从他身上告诉我们 天资与后天学习 的重要性。

6、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7、翻译下列句子

(1)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2)、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