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

2014-5-11 0:09:43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测试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下列加点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qí)    (xī)    (bìng)

B.(liàn)   (kuēi)   (mǐn)

C.(chì)   (mí)    (tuì)

D.(gěng)   (qì)    (jī)

2.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斑斓   娴熟    悲怆   炯然不同

B.凝望   步伐    观赡   一尘不染

C.肿胀   笼罩    灿烂   秩序井然

D.镰刀   绚丽    浑煌   义愤填膺

3.选词填空。(2分)

1)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____A. B. C.掌)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_____A. B. C.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 ”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_____A. B.C.嗑),后退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2)这叫声与我平常听到的羊叫声迥然不同,没有______A.柔和 B.温和 C.平和)的颤音,没有甜腻的媚态,也没有绝望的叹息,音调虽然也保持了羊一贯的平和,但__________A.沉静 B.沉郁 C.沉默)有力,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

4.把下面成语中缺的字补上.(2)

斩钉(   )  (   )远瞩   相得益(   )  

(   )不齐  (   )人听闻   (   )而不舍   

进退(   )  略胜一(   )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C.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6.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2分)

A.月亮已经升的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    

B.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C.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D.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   

7.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口技》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该书是清朝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B.挪威作家茨威格在《伟大的悲剧》一文中,记述了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的归途中的悲壮覆没。

C.《社戏》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篇文章都出自鲁迅先生笔下,都回忆了“我”难忘愉快的童年生活,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气息。不同的是前者是小说,后者是散文。

D.《两小儿辨日》选自《列子》,但讲述的却是孔子东游途中的故事。

8.下面四条电文能准确表达母亲到京日期的一项是(   )(2分)

A.母于8日乘车到京    B.母乘车于8日到京 

C.母乘8日车到京     D.8日母乘车到京

9.对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感到的是种折服,一种无以名状的敬畏。

②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这本质在于死。

③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象察言观色,试探什麽。

A.抒情  议论  描写    B.描写  抒情  记叙

C.抒情  议论  记叙    D.记叙  议论  描写

10.根据要求填空。(6分)

①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有个“倒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_________,“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故事出自我国古典小说《       》。

②请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词(任选两句即可,课内外都可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雄兔脚扑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兔傍地走,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现代文阅读(共34分)

认真阅读下边各段文字,然后答题。

(一)(10分)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了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麽专心,教室里那麽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的响。有时侯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象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

1.韩麦尔先生写“法兰西”“阿尔萨斯”让学生练习,其中的目的是(   )(2分)

A.为了对学生进行认真态度的培养。

B.为了让学生练习好字,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C.为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牢记阿尔萨斯是法国的一部分。

D.为了把最后一课上好,留下深刻的印象。

2.上文把“字帖”比作“小国旗”,比喻的作用是(   

A.真实地描绘出字帖的长方形的形状。

B.说明小弗郎士具有高度觉悟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

C.衬托教室的活跃气氛,学生习字兴趣高。

D.说明小弗郎士领悟了此课意义,由幼稚变成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

3.上习字课的时候,“个个都那麽专心”,原因是(   )(2分)

A.因为这是最后一次法语课,要取得好成绩。

B.因为韩麦尔先生教学态度好,师生关系融洽。

C.因为学生平时训练有素,组织纪律好。

D.热爱祖国的共同情感促使他们认真练写帖上的字。

4.对画线句子分析理解的一项是(   

A.这句话写出小弗郎士心里的恐惧,他害怕敌人伤害他喜欢的鸽子。

B.这句话用感叹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小弗郎士喜欢鸽子,希望鸽子用法语唱歌。

D.这句话通过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是个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走神看鸽子。

5.文中加点字“他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掌声(12分)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间相互问好后,我还没有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五十多位学生都直勾勾的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用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班上最活泼的女生王娜娜边站着边喊道。

我一下子惊呆了,脑子里一片空白——原来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高老师是个”,后面还有一个不大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近十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好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①   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我面带微笑的说道:“同学们,今天

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现真诚,但②   ;很多同学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楚的“坏”字描写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善意的笑声,我③   ,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详细介绍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接着爆发出一阵强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特别起劲。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长长的在我脑海了回响。

我潇洒的在“高老师”三个字底下划上了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__________是个_________吗?高声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a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没,但对他的讲话艺术还是很赞许的。同学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给我的更热烈。    

掌声刚落,王娜娜举起手来,她说:“我说话的题目是《王娜是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到底有多大的雅量。她说她不是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同学的掌声又一次响起来。我十分欣慰。

b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 以上选文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生活。文章中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_________,具体地点是_______________。(3分)

2. 下边哪些被选词填入文中“  ”中合适?请选择。如果觉得都不够满意,可另外填写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词。①(    )②(    )③(    )(3分)

A.不知所措   B.收效甚威  C.怒发冲冠  D.趁热打铁  E.不甘失败  F.事半功倍

3. 文中加点句子表现了老师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从文中找出能表现“我”心理活动的2个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从教学和性格两方面简要概括文中高老师的特点。(2分)

教学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1989年发生在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的想起自己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麽。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他在清理挖掘时,不断的有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的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着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麽,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麽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西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麽,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和磨难后,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

1. 在地震灾难面前年轻的父亲想到什麽?他又是怎样做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36个小时”,为什麽不直接写“他挖了36个小时”?(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找出文章中写年轻父亲为了救儿子战胜了巨大困难时的肖像描写的句子。(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当父亲让阿曼达从安全小出口出来时,阿曼达为什麽又重复了一句:“不论发生什麽,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2)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从这对了不起的父子身上学到了什麽?(可从父或子选其中一方面谈即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文言文(共12分)

1.找出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忽啼求

A.传一乡秀才观      B.不能称前时闻。

C.或以钱币乞       D.余闻也久。

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4分)

①满坐寂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止有剩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镜帖花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加点字。(3分)

①伤仲永 _________________      人有百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不能其一处也  __________________④木兰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____________不足,北饮大泽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面句子。(3分)

A.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熟为汝多知乎?

四、      作文(共30分)

读下面几句话,按要求作文

我们心中都有一棵高大的树

有的说,它是父亲,校长老师

有的说,它是理想,奋斗意志

还有的说……

你是一棵高大的树

你站得很稳

把根扎得很深

带给我们丰富的营养……

同学,你心中的“大树”是什麽呢?请以《我心中的大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写实,也可以发挥想象,写出情感来。

2.文章体裁不限。

3.不少于500字。

参考达案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C 2、C 3(1)B、C、C(2)A、B 4截、瞻、彰、差、骇、锲、维、筹 5B 6A拟人、B比喻、C排比、D对偶 7B    8B 9A 10(1)鲁达 《西游记》 2)略 3)雌兔眼迷离 辨我是雄雌 4)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现代文阅读

              (一)

1 C  2D  3D  4B  5 普鲁士侵略者

             (二)

1学校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   教室 2C B D 3、惊讶之情 4、(1)我感到有些蹊跷  2)我心中一惊 5、教学特点:灵活、能随机应变  性格特点:豁、开朗

            (三)

1、他想起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甚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他坚持不停的挖土  2、更突出父亲救儿子的艰辛过程  3、“他满脸灰尘。。。。。。到处是血迹”  4、强调儿子和父亲心心相通,并使结构相照应。5、言之成理即可

三、文言文

1 B  2(1)   (2)    (3)      (4)

3 ①哀伤 叹惜 ②即使 ③说出 ④门 ⑤距离 ⑥黄河、渭水

4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  谁说你见多识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