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语文检测题

2014-5-11 0:09:43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上期期末教学质量语文检测题

语文试卷

题号

总分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书写:(2分)

请将下边一句话写在书写格子内(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水平综合评分,后边的答题文字都要认真书写。)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分

评卷人

二、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上拼音,并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御(pìn)___   静(mì)___  肥(shuò)____  滑 (jī)_____

骇(  )人听闻   踉踉跄(  ) (  )生兄弟   (  )翁失马

骇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塞翁失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2分)

①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鸡不可失(烧鸡店广告)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默默无蚊(电蚊香广告)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   (2)吾日三省吾身。

  凋:                 三省:

(3)与人期行,相而去。      (4)其子曰:“不,必将有盗。”

  委:                 筑:

4、下面是《陈太丘与友期》中的一句话,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然后谈谈你对元方这样做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

答:

5、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请仿照下面的示例,选择“理想、人生、学习、冬晨、瑞雪”中的一个进行造句。(2分)

示例: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造句:

6、默写诗文原句,并在后边括号内空缺处填上该诗的题目或作者。(6分)

(1)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隔江唱后庭花。(杜牧《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潮水涨满时,水面宽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38分)

(一)读《散步》,然后答题。(12分)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意思”与“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的“意思”含义相同一项是:(   )(2分)

A、你的意思是我们都不去看电影?

B、这不过是我的一点意思,你就收下吧!

C、他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很有意思

D、对这句话的意思,我们要好好理解才行。

2、选段写一家三代散步时对路线的选择,母亲要走大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后作出“走大路”的决定,是因为:                         ,(用选段中的原句填写),表达“我”              的感情。(2分)

3、“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这句话有什么言外之意?(2分)

4、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一家三代相互之间的关系。        (2分)

5、“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能互换吗?为什么?(2分)

6、有人说;既然发生了分歧,又无两全之计,就应该任其发展,不得束缚自由,而“我”却优柔寡断,最终委屈了儿子,使儿子心中有一种失落感,煞了风景,即使后来母亲改变了主意,儿子也再不会有散步观景的闲情逸致了。所以“我”的这一决定,实在不明智,你的看法如何呢?试作分析。(2分)

(二)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题。(13分)

(1)夜蛾的天敌“活雷达”蝙蝠紧追而来:它拍动着灰黑色的翅膀,步步紧逼。看哪,蝙蝠已经张开了 tānlán(    ) 的嘴巴……

(2)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只见夜蛾一个敏捷的急转弯,接着几个翻滚动作,随后又收起双翅,竖直落到地面, __________了。

(3)夜蛾得以__________,实在并非蝙蝠无能,而是夜蛾的武艺更高强。夜蛾有着一套精巧、可靠的反声纳系统,因而有效地对抗了蝙蝠的探测和追捕。这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灵敏的本能的反映,夜蛾胸腹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听觉器官,叫做鼓膜器,可以专门接收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当夜蛾截听到蝙蝠的超声波时,倘若还在安全距离之外,它就__________,如果蝙蝠已经发现夜蛾,它的叫声频串便突然上升,就像扫描雷达捕捉到目标后,自动增加发射的脉冲数,以便把目标控制在探测范围内一样。这时夜蛾也截听到频率升高的蝙蝠的叫声,就像飞行员从电子仪器中得知自己的飞机已被敌人的雷达“抓”住一样。要是蝙蝠近在zhǐ(  )尺,夜蛾的鼓膜神经会达到饱和频率,这说明已被死死盯住,灾难要临头了,必须当机立断采取紧急措施。这时,夜蛾便会急忙转圈子、翻跟头、曲折飞行以__________ ,或者干脆收起翅膀掉落在地上,钻进草丛隐蔽起来。总之,是想方设法使蝙蝠无法确定它的位置。此外,有些夜蛾的脚部关节上还有一种振动器,能发出一连串的超声波,干扰蝙蝠。有些夜蛾身上长有一层厚厚的绒毛,能吸收超声波,使蝙蝠收不到足够的回声而大大缩小了蝙蝠“活雷达”的距离作用。还有一种夜蛾,能模仿味道很坏的蛾子发出的超声波,使蝙蝠不愿捕食它。夜蛾正是采取这一系列比蝙蝠更胜一筹的措施,才有效地对抗了蝙蝠的探测和追捕的。由于夜蛾有这么一套奇特本领,英国皇家空军的 360 中队把一只夜蛾画在队徽的中央,来作为它执行电子干扰任务的标志,也就不足为奇了。

(4)蝙蝠小巧的“回声定位”系统具有高分辨率和灵敏度,以及优异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引起了声纳雷达设计人员的极大兴趣。而夜蛾的反探测系统的精致奥妙之处,也为军工设计人员提供新的设计思路。一门新兴科学仿生学,有可能把人们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用以制造先进技术装置的愿望付诸实现。

1、在文段中拼音后面括号内写出相应的汉字。(1分)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千钧一发:

更胜一筹:

3、依次横入文中四处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逃避追击   从容跑掉      溜之大吉       死里逃生

B、溜之大吉   死里逃生       从容跑掉       逃避追击

C、从容跑掉   逃避追击       溜之大吉       死里逃生

D、死里逃生   逃避追击       从容跑掉       溜之大吉

4、第四段第②句中加点的一个“将”字表述了什么意思?(2分)

5、第三段中说:“夜蛾正是采取这一系列比蝙蝠更胜一筹的措施”,请将这一系列措施列在下面,每条最多不超过 15 字。(4 分)

6、“英国皇家空军的360中队把一只夜蛾画在队徽的中央”,这表明(  )( 2 分)

A、夜蛾的奇特本领已被英国空军模仿利用。

B、好奇的英军对夜蛾的奇特本领特别感兴趣。

C、英国皇家空军的 360 中队具有抗电子干扰的能力。

D、360 中队在作战时的任务就是对敌方进行电子干扰。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文后的问题(13分)

汩 汨 的 乳 汁

刘增山

(1)我真是羡慕那些吮着母亲的乳头长大的孩子,我甚至羡慕我那在洁白醇香的乳汁的哺育下,长成玉树一般美丽的小女儿。

(2)我羡慕,是因为我没有那种天福。我还没有满月时,母亲就去世了。大人说,母亲断气后我一直嚎,没办法,只好又把我放到母亲身上,可那冰凉的乳头里再也不会流出一滴水,我哭得越发厉害。……母亲死后,奶奶就成了我生活中实际的母亲,她给我打糊糊喝,把馍馍一口口嚼碎喂我。

(3) 奶奶常说,要是我有奶吃,还会长得更高些;爷爷常说,要是我有奶吃,还会长得更壮些;后来连老师也受了感染,说,要是我有奶吃,还会长得更聪明些。

(4)后来,我在图书馆里“认识”了那位博学多识的鲍波尔(英国的历史学家、哲学家),他告诉我:“书籍是人类的母亲,知识是世界的乳汁。”从这时起,我似乎不再是一个失去母亲的孤儿了,我开始拼命地读书,而且拿到一本新书,我的眼前就会出现汨汩地流淌下的乳汁,那每个方块字似乎都是洁白芳香的一滴,那每一滴都流到了我的心中。书籍,使我看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使我懂得了人世间的诸多奥妙:我从《茶花女》懂得了下层人的高贵,我从《伪君子》懂得了世界上除了真诚还有伪善,一部《红楼梦》告诉了我旧制度存在的不合理,《一个人的遭遇》告诉了我为什么需要消灭战争,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使我认识了人生的真蒂,莱蒙托夫的《帆》使我记住了只有在寻求风暴中才会寻找到安宁!……

(5)我拼命汲取,

(6)因为我是饥饿的孩子。

(7)后来,母亲又告诉我:“汲取只是一半,汲取了又注意消化,才会真正获得营养。”

(8)于是,我开始注意对书上知识的咀嚼。

(9)一次,我读了一本《花镜》上关于枫树的介绍,说它“二月开花,旋即着实,形如龙眼,既不中看,又不能食。”我掩卷思索,觉得很耐人寻味。那时所读之书,大都讴歌枫叶傲秋的风骨,其实枫树到了秋天什么果实也不会奉献。渐渐的,那红红的枫叶在我面前变了,由一面骄傲的旗帜,变成了一张羞红的脸。我将这这个念头写成了散文《枫叶愧语录》。还有一次,我读了郭沫若的名作《银杏》,文中郭老赞颂银杏,主张将银杏定为国树。我想:一个炎黄子孙,难道仅仅只满足于在这国树的浓荫下歌唱乘凉吗?假若祖国真的是一棵银杏,我们应当站在什么位置上?于是我写下了《祖国,假如你是一棵银杏》。我要告诉人们,告诉我们年轻的一代:能做祖国这棵大树上的花固然光彩,但无幸做花而去做叶也是一种荣耀;有机会做树上的一片叶子固然是一种荣耀,但若不能做叶而去做一块树皮也自有重要的价值;即使树皮做不成了,那么就去做树根,也是大树的需要。总之,一个诚心报效祖国的人,总会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10) 反思,是我对书籍消化营养的最好形式。

(11) 消化吸收,渐渐增长了我的灵与肉。

(12) 过去,当人们得知我从小就失去了生身母亲时,总会对我表示一种怜悯,如今,我找到了书籍,这位宽厚而伟大的母亲。我可以骄傲地说,母亲会衰老,也会逝去,惟有我寻觅到的这位母亲,会永远年轻,她那永远也不会干涸的乳房里,会为我汨汩地流淌着享用不尽的乳汁。

1、本文作者通篇运用比喻的方法,叙述了自己少年时读书经历。作者把________________比作“母亲”,把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汨汨的乳汁”,形象地说明广泛阅读对青少年茁壮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2分)

2、本文作者叙述了自己少年时读书所经历的两个阶段:一是_______________阶段,一是_______________阶段。(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

3、作者深有体会地说“反思,是我对书籍消化营养的最好形式”。作者读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经过反思,写出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9)节中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

5、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第(9)节中划横线的句子的理解?(2分)

6、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对语文学习有哪些新的认识?请简要阐述。(3分)

得分

评卷人

四、作文:(40分)

同学们进入七年级以来,感觉到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六年级时相比较,有了变化吗?课堂对你们有吸引力吗?请通过具体的叙述,以“我所喜欢的××课”为题,把你的体会写出来。

要求:①字数在600字左右。②“××”应该是七年级所开的“语文、数学、外语、历史与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等”。③文中涉及校名请用“××××”代替。

2002—2003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从略。

二、1、聘、谧、硕、稽  hài  qiàng   luán  sài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震惊。塞翁失马:比喻虽然暂时吃亏,却因此得到了好处。  2、(1)骑—其 (2)鸡—机 (3)明—鸣 (4)蚊—闻  3、(1)凋:凋谢; (2)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委:舍弃; (4)筑:修补。(共2分,各0.5分。)  4、译: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评价只要理由充分,两种看法皆可。如答失礼,理由可参考:元方批评友人无理,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友人是父亲的朋友,属于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如答不失礼,理由可参考: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5、既要是比喻句,又要进行阐述,即可得分。未阐述给1分。  6、(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  (3)随心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共6分,每空0.5分,每错、漏、添一字扣0.25分) 

三、

(一)1、C   2、16、大路平顺  小路有意思 “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日子还长。” 既爱幼子,更体贴老母。(共2分每空0.5分)   3、在家里我听妻子的。    4、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等    5、“早已习惯”表明母亲与我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信服我,早已养成听从我的习惯。“还习惯”是我的儿子年龄还小,还不会违背我这个当父亲的意愿。  6、这种观点不正确,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儿子,两个都不能割舍。这是“我”用无声的语言,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

(二) 1、 贪婪、咫 (共1分,各0.5分) 2、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更胜一筹:(夜蛾)的武艺更高、更强。  3、B  4、说明对夜蛾反探测系统的仿生研究还没有开始。  5、(1)截听超声波,逃避追击;(2)发出一连串的超声波,干扰蝙蝠;(3)吸收超声波,使其回声定位失灵;(4)模仿味道很坏的蛾子的超声波。(共4分,各1分。如意思基本正确,超出规定字数扣0.5分。)  6、D 

(三)1、把“书籍”比作“母亲”,把“书中蕴藏的知识”比作“汨汩的乳汁”。 (共2分,各1分)  2、一是“拼命汲取”阶段,一是“消化吸收”阶段。 (共2分,各1分。)  3.读了《花镜》、《银杏》,经过反思,写出了《枫叶愧语录》、《祖国,假如你是一棵银杏》。 (共2分,各0.5分)  4、比喻、拟人、反问。任答两个即可得分。  5、只要有报国之心,就能找到报国之门,找到自己报国的地方。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读好书,为报效祖国作好准备。(基本意思相符即可给分。)  6、言之成理,认识较清楚,且语句通顺即可给分。

四、作文评分意见:

一类(好)(36——40分)

紧扣题目要求,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晰,有一定议论;语言流畅,用词准确。

二类(较好)(30——35)

符合题目要求,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具体;结构完整,条理较清楚;语句通顺,偶有语病。

三类(中)(24——29)

中心基本明确,内容不够具体;结构较完整,有条理;语句基本通顺,有些语病;。

四类(较差)(18——23)

中心不大明确,内容空泛;条理不太清楚;语句不够通顺,语病多;。

五类(差)(17分以下)

内容很空洞,或完全离题;文理不通;条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