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语文练习题

2014-5-11 0:09:44下载本试卷

 

初一语文练习题1

(1)    字词

1、注音(加点的字)

⑴游 ⑵耶路冷 ⑶不 ⑷ ⑸决 ⑹罚 ⑺ ⑻沉 ⑼家 ⑽ ⑾ ⑿ ⒀准尔 ⒁ ⒂ ⒃

2、写汉字

⑴安然无yà ng(  )⑵告jiè(  )⑶干hé(  )⑷保yò u(  )⑸yù(  )告⑹统chó u(  )⑺一切就xù(  )⑻不无bì(  )益⑼万事jù(  )备

(10)错zong(  )复杂 (11)充pèi( )(12)sì nüè( )( )  (13)葱ló ng

⒁丘xū(  )⒂干zà o(  )⒃蒸liú(  )⒄cuī(  )毁⒅qiá n(  )隆

3、解词

①游弋  ②干涸  ③卑之无甚高论  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⑤肆虐  ⑥丘墟

⑦不毛之地  ⑧葱茏

(二)说明方法

1、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B.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工了。

C.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十到五十厘米。

D.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

E.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F.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

2、煮一碗面,开水没有,锅要洗,碗筷要洗,火生了。还要拿面条、配汤料,最后一步是盛面条。仿照《统筹方法》一课,画三张箭头图。

(三)句子的主干

1、用符号法标出句子成分

A.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

B.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C.这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D.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

2、找出下面句子的主干

A.死海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B.统筹方法的实用范围极为广泛。

C.当风速达到每秒五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

D.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

3、找出各句的主干,指出其中哪些句子在结构上或句子成分搭配上有毛病,并改正过来。

A.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教育工作重要性,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B.每当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就又重现在我眼前。

C.这本书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

D.思想懒惰,使他养成了学习上不动脑筋。

(四)阅读理解

参看课本《向沙漠进军》的第五节:

1.对选段中加点的四个词语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要”一词表明“减少风的力量”是防护林作用中最突出的一种。

B.“必须”一词如果删去,不影响原意表达。

C.“并行”一词说明了防护林排列的方式。

D.“许多”一词如果删去,就不能说明林带的数量。

2.对这段文字中的意思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防护林的主要作用。

B.说明了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

C.说明了防护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D.说明了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和培植草皮。

3.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

4.对这段文字说明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举例子  作比较

B.列数据  分类别

C.分类别  作比较

D.列数据  举例子

(五)课外阅读

森林的作用(节选)

  ①森林能起其他植被及工程措施替代不了的护土保水作用。它通过树冠、树干和枝叶      

(缓解、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减少沙土流失;又因森林植被的残落物和林木的庞大根系,使森林土壤形成涵水能力很强的孔隙,落在林地的雨水能迅速下渗贮存起来。据统计,森林土壤的根系空间达到1米深时,每公顷森林可贮水500至2000立方米。这样,每2000公顷森林的贮水量,至少相当于一个10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从这个意义上,人们称森林为“绿色水库”。

②值得强调的是,森林在特大暴雨下能起削弱洪峰      (缓解、缓和)险情的作用。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的洪汝河、沙颖河和唐白河流域连降特大暴雨,3天内降水量达800至1000毫米,使板桥和石漫滩两座水库大坝决口,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同一条件下的薄山、东风两水库,却经受住了洪峰的冲击,没有出现险情。据事后调查,认为水库的失事

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密切相关。那两座失事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而安

 

然无恙的两座水库上游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0%。正因为如此,前两座水库每年因暴雨淤积的

泥沙最高可达40厘米,使库容日减,终于niàng成大灾。从中可以看出,森林在消除水患方面的重要作用。(本题15分)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niàng)    成大灾。

2.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从括号内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

 ①它通过树冠、树干和枝叶    (缓解、缓和)降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

 ②森林在特大暴雨下能起削弱洪峰   (缓解、缓和)险情的作用

3.解释“库容日减”在文中的意思:             

4.第①段中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里列数字是为了具体准确地说明       。

5.第②段中“同一条件”指的是     

6.第②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7.这篇短文说明了                  

答案

(一)字词

1、注音

⑴yì⑵sā⑶xù ⑷dí⑸chǔ⑹chéng ⑺xié⑻diàn ⑼juàn ⑽yú⑾chěng ⑿dèng ⒀gá⒁jí⒂bǎn ⒃qián

2.写汉字

⑴恙⑵ 诫⑶涸⑷佑⑸谕⑹筹⑺绪⑻裨⑼俱⑽综⑾沛⑿肆虐⒀茏⒁墟⒂燥⒃馏⒄摧⒅乾

3.解词

①游弋:(兵船)巡逻。这里指游来游去。

②干涸:水干,枯竭

③卑之无甚高论:这是谦虚的说法,意思是,没有什么高明的理论。

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三国演义》,比喻什么东西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的一个重要条件。

⑤肆虐:任意干残暴的事件。

⑥丘墟:废墟。

⑦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⑧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二)说明方法

1、提示:每一句话,不一定只有一种说明方法。

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举例子  E.列数字和作比较  F.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

2、图一:

图二:

图三:

(三)句子的主干

1.

2.

D. 形成是结果。

B.范围广泛。

C.沙粒移动。

D.方法是培植防护林。

3.

D. 主干是“我们要提高重要性,要有使命感和紧迫感。”。句子结构不完整,“要提高”与“重要性”搭配不当,缺少“认识”、“水平”等词语作宾语。所以应在“重要性”后边加

 “的认识”。

B.主干是“笑容、教导重现”。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教导”只能听见,不能看见。应该改成“……他那和蔼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又重现在我眼前,又在我耳边回响”。

C.主干是“书塑造事迹”。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把“事迹”改成“形象”。

D.主干是“思想懒惰养成不动脑筋”。句子结构不完整,谓语宾语搭配不当,应在“不动脑筋”的后面加上“的毛病”。

(四)阅读理解

1.B  2.D  3.C  4.B

(五)课外阅读:

1.酿

2.①缓和 ②缓解

3.水库存水量每天在下降

4.突出森林是绿色水库这一特征。

5.森林植被状况

6.作比较 列数字 作用是说明水库失事与否,与上游的森林植被状况密切相关

7.说明了森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