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第5单元[上学期]

2014-5-11 0:09:45下载本试卷

初一(上)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书写(4分)

把薄伽丘的名言端端正正地抄写在方格中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值得永远赞扬。它是慷慨和荣耀的母亲,是感情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贪婪的死敌。它时刻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二、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jué­­__别  dàng yàng ____  宽shù__  水波línlín____   dǎo__告  nǐ__笑   寂mò__   霎__时  苦心孤诣__   瑟__缩

2、按课文原句填空(5分)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____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 ___ ,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②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

③墙角的花,你                  

3、古诗文积累(4分)

①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渡,             。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           

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公大笑乐。

4、读对联,结合所学课文,回答问题(4分)

苗寨黔山黄果树酒乡赤水  川肴蜀绣锦官城花径草堂

下联中的“锦官城”指哪里?哪首古诗写到了它?这一联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马致远的一首小令的两句也用这种技法,你能说出来吗?

                                     

5、猜一猜歌德会怎么说(2分)

歌德有一天在一条小径上散步,碰见了一个曾经把他的所有作品都贬得一文不值的批评家。两人对面站着,那位批评家傲慢地说:“我绝不会给一个傻子让路!”而歌德却微笑着说:“

                  。”然后站到了一边。

6、《水浒》中最能表现“官逼民反”的主题的人物是    ,他的绰号叫     ,有关他的故事有:                。(3分)

7、下面三个词是从句中抽出来的,怎样还原才适合?请将其序号填入句中的横线上(3分)

智者的智慧往往在于:他最善于利用生活中很多能够照出自己的真实表象的镜子,______________。

①完美自己    ②剖析自己   ③调整自己

8、借鉴仿写一句,不可重复相同的内容。(2分)

例句:父亲一棵树,一棵伟岸的树,为我遮蔽风雨。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奇迹的父亲(13分)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男人摔倒时,刀子扎在他胸口。男人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乌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去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他慢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尚不能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

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

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妈!妈妈!”

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惟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根据本文内容选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4分)

A.本文谱写了一曲伟大父亲的颂歌,使人在直白的叙述中体会到深沉、悠远、坚韧、博大的父爱。

B.文中的“他”多活了三天,惟一原因是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C.在写事中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语言行动中揭示内心世界,这是本文特点之一。

D.全文选取“父亲”生命中短暂而漫长的三天中的几个镜头,让我们看到他的隐忍和爱心,这是本文选材精妙的特点。

E.文章结尾一段与开篇的第一自然段相呼应,使全文结构更趋谨严。

2.文中画横线的两个描写性句子各有什么深刻含义?请作简要分析(4分)

3.文中的男人为什么没等到与妻子会面便倒下了?请你说说你的看法(2分)

4.奇迹的名字为什么叫父亲?结合本文内容加以说明(3分)

  

(二)一碗馄饨(17分)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里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3分)

2、 文中加点的两个“又”字的作用各是什么?(4分)

3、 文中第7自然段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3分)

4、 第6段为什么独自成段?(3分)

5、 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四、文言文阅读(18分)

(一)(10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3分)   

乃:    舍:    引:    顾:      尊君:       家君:

2、 翻译句子。(2分)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

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至八层,如星点。

B、   窗扉皆

C、   君家君期日中

D、  未若柳絮风起

4、请你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作客观的评价(3分)

            

 (二)(8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 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4分)

与诸小儿游(    )      诸儿竞取之(     )

人问(     )        取之然(      )

2、请给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          (2分)

3、古代像王戎那样的孩子很多,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再介绍一个(课文中除外,2分)

四、写作(40分)

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1、美的瞬间            2、那一刻,我读懂了------

附答案:

二、知识积累与运用

4、“锦官城”指成都,杜甫的《春夜喜雨》写到了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我却刚好相反。”(类似的意思即可)

6、林冲,豹子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7、②③①

三、现代文阅读

  ()

1.BE

2.(1)父亲担忧自己不能坚持到船抵达之时,他伤心即将离开女儿的事实,但他又生怕这一切给女儿的心理带来影响,他在用一颗深深爱女儿的心硬撑着。

(2)三天的支撑,眼看着女儿跑向了妈妈,这位父亲顿觉完成了任务,心情稍一放松,他的精神支撑点消失了,血流如注……从女儿的角度看,她眼前一片血,表明父亲流血很多;从表现这一罕见的奇迹看,运用了夸张手法,渲染出一种撼动心灵的爱,这爱充满了人间。

3.这更表明支持他生命的力量是对女儿的爱,是要将女儿送交妻子手中的决心。

4.因为全文表现出的医学史上这一罕见奇迹是由父爱创造的。

  (二)

1、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

2、第一个“又”字,表明女孩与母亲发生的争吵不止一次,从而反映出女孩对母亲的误解之深。第二个“又”字,是第二次流泪的意思,表现出女孩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3、表现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女儿回来后的欣喜,从而突出母亲爱女情深。

4、突出了女孩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起强调作用。

5、结合自身经历谈理解。例: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我们应该认识到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四、文言文阅读

(二)

  1、曾经   2、跑   3、他,指王戎   4、确实

  2、王戎不吃李、王戎早慧(其它能点明主题的均可)

  3、例: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救小孩、文彦博灌水救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