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A卷)

2014-5-11 0:09:45下载本试卷

初一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A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共3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忍俊不(jìn) 相濡以(mò)

B.轻怕重(niān) 晨光微(xī)

C.销声迹(lì) 静安详(tián)

D.不枚举(shènɡ) 无之谈(jí)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采英撷粹  缀玉连珠  见异思迁

B.稍纵即逝  以身洵职  麻木不仁

C.一张一翕  毫不迟疑  风雪在途

D.北雁南飞  俯首贴耳  孤独寂寞

3.与“见义勇为”的“义”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情深义重                      B.义不容辞

C.义愤填膺                           D.义无反顾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开展这项活动旨在提高全社会保护环境的风气。

B.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C.家乡是我生身立命之地,乡亲们待我恩重情深。

D.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5.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银行投入大量资金,才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

B.诗人以匠心独具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月夜图。

C.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静。

D.李明当时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就不要再问啦。

6.选出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A.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B.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C.这银河系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八万多光年。

D.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

7.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朝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刘禹锡——宋朝

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杜甫——唐朝

8.句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可以对宇宙大声说

②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

③我很幸福,因为我们曾经生活过

④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

⑤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

⑥因为我们还有一颗健康的心

A.①④⑤③⑥②                       B.④⑥②③①⑤

C.②⑤④⑥①③                       D.①④⑥②⑤③

(二)语言积累与应用(共10分)

1.中秋之夜,仰望一轮明月,你不禁会想起苏轼两句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仿写句子。(2分)

例句: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

3.用你所知道的古今中外诗文给同学写两句临别赠言。

①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1分)

5.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1分)

二、阅读(共26分)

(一)(共11分)

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

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

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  戏了。

1.加“△”号的4个字依次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zhào  zhōnɡ  zhònɡ  shì

B.zhuō    zhònɡ  zhōnɡ  shì

C.zhào  zhōnɡ  zhònɡ  sì

D.zhuō  zhònɡ  zhònɡ  sì

2.对这段文字的出处、作者及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故乡的豆好吃,戏好看。

B.节选自《社戏》,作者鲁迅,本段是看戏后的余波,也写了“我”对吃豆看戏的感受。

C.节选自《故乡》,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故乡是乐园。

D.节选自《社戏》,文中的“我”即作者鲁迅,本段主要写“我”对吃豆看戏的感受。

3.“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的话有四层含意,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

A.“是的”承认偷豆一事,表现双喜诚实的品质。

B.“我们请客。”说明偷豆的理由是请客,并非不光彩的事情。

C.“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意思是偷你家的豆是看得起你,说明双喜聪明,很会说话。

D.“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埋怨六一公公说话声音太大,把虾吓跑了。

4.“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句话怎么理解?(3分)

5.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应如何理解?(2分)

(二)(共15分)

①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个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里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②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里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③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一个花篮。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灵成熟起来。

④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挪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画,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在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更似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⑤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⑥小院的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直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趣。慢慢地说,小院成了大伙儿的小  院了。

⑦以后我参加工作,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想接她到城里一起生活,可母亲执意不肯,她说离不开小院,丢不下小院。从此,我想到小院,就想到了母亲的人生。我想,母亲不就是那小院吗?朴素得再不能朴素了,但她正是用这种朴素,将一片爱心献给了这个世界,将那干干净净,且带着泥土芳香的情捧给了人间。

⑧母亲啊,我也是您那小院中的一颗树呀!

1.①段主要写小院的_______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的。(3分)

2.简要概括②段的段意,并找出五个表现小院的生命活力的词语。(2分)

3.③段中,小院“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从文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2分)

4.⑤段中说“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对这句话的含意怎样理解?(2分)

5.⑥段写香椿树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分)

6.用波浪线画出⑦段中的抒情语句,并指出其深刻含意。(2分)

7.对全文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2分)

三、作文(共40分)

  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家乡、养育自己的父母、教导自己的老师、学习成长的集体。请你从中选取一个方面把题目“我和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

②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一)1.B

2.A(洵—殉;在—载;贴—帖)

3.A 4.C 5.D

6.D 7.C 8.C

(二)1.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2.家是温馨的集体,在这里,老师用谆谆教诲为学生架起一座理想的桥。

3.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问渠那得清如许

二、(一)1.A  2.B  3.D

4.并不是那夜的豆格外好吃,那夜的戏格外好看,而是通过写豆和戏突出那夜的生活终生难忘,表达对乡间少年朋友的诚挚情谊。

5.六一公公并无责怪双喜及小朋友的偷豆行为,而是为踏坏了庄稼而感到可惜。

(二)1.干净 母亲的勤劳 村里人的夸奖

2.嫩嫩的叶,昂着头,爬上,密密地,立了起来。

3.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

4.母亲讲的传说故事十分生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香椿树给人芳香和温馨,母亲也如此,她关心人,给人一种真挚的情,朴实的爱。

6.抒情语句是:我想,……捧给了人间。以物喻人,赞美母亲把纯真、质朴的爱献给人间的精神。

7.说明“我”在母亲的爱抚下成长,也同样有着她的那种朴素的真情。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