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A

2014-5-11 0:09:45下载本试卷

初一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题A

A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狼(jí)确(záo)菜(wā)耀(xuàn)

B不(xiāo)见(kuī)蓄(zhù)洁(jiǎo)

C汗(kě)决(zì)之(nì)市(wǎn)

D油(zhuó)澹澹(dàn)机(zhù)家(p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蹒跚  琐屑  随声附和

B祈祷  园弧  人声鼎沸

C吹虚  惩罚  骇人听闻

D滑稽  诧异  谈笑风声

3、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学而不思则(迷惑)

B北固山下(停泊)

C西蜀之南海(距离)

D齐鲁青未了(不明白)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

A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B以我酌油知之

C无他,但手熟耳

D屏弃而不用

5、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或国籍)排列有误的一项是(  )

A《狼》——蒲松龄——清代小说家

B《木兰诗》——《乐府诗集》——南北朝时的民歌

C《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童话家

D《最后一课》——都德——德国作家

6、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简直就是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B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7、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

B会当/凌/绝顶

C其一犬/坐于前

D故人/具/鸡黍

8、为空白处选择正确的一组词(  )

①  小草也青得___你的眼   ②水___起来了

②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着    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___出来

A①逼  ②涨  ③闹  ④钻

B①刺  ②升  ③吵  ④冒

C①刺  ②涨  ③叫  ④钻

D①逼  ②升  ③闹  ④长

9、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一致的是(  )

A学而不厌,悔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B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D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10、结合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属于贬义的一项是(  )

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C妈妈的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D无论谁从石像下经过,都要站住,恭恭敬敬地鞠个躬。

读下面一段古文,然后做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盖以诱敌。

11、给文中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xiá  bì  kāo  mèi

B  xiá  pi  kōu  mèi

C  xiá  pi  kāo  mèi

D  xiá  bì  kōu  mèi

12、与“刀劈狼首”中的“”字意思相同的是(  )

A告富者

B徐杓酌油沥之

C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D是谓之“文”也

13、与“一狼其中”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恐前后受其

B其一坐于前

C屠自后断其

D盖以诱

14、“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的正确译文是(  )

A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屁股,也杀死了它。

B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后,也死了。

C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屁股后,也死了。

D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15、归纳本段大意。

A屠户遇狼

B屠户惧狼

C屠户御狼

D屠户杀狼

二、填空:(10分)

16、辛弃疾的《西江月》用                      一句,侧面烘托出对农家丰收在望的欢乐之情。

17、出自《扁鹊见蔡桓公》的成语是         。《木兰诗》里引申出来的表示事物纷繁复杂的成语是          

18《书湖阴先生壁》中用了拟人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 ______ _______;

19、《论语》中对别人的优缺点应如何对待有明确的阐述:                              

20、《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志趣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三、文段阅读 (30分)

(-)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21.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l)菜(  )(2)桑(  ) (3)斑(  )(4)(  )

22.百草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可是在作者笔下,通过对各种人体感觉的调动,它被写成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儿童乐园。根据文中描写的顺序,请将作者所调动的四种人体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依次排列起来:①__   ,②__   ,③__   ,④___   ,⑤____   (5分)

23.这段文字中的哪句话可以概括百草园的特点?(2分)

答:

24.这段描写说明了百草园在作者心中有怎样的地位?(2分)

答:

(二)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清也。”③居五日,桓候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④桓侯遂死。

25.这段文字选自__         , 作者是    时期的___   , 他所著的书,集先秦___ 家学说的大成。(4分)

26.这段文字共有四句话,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中(      ) (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l)居:       (2)故:      (3)及:      (4)齐:

28.翻译下列句子。(4分)

(l)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翻译:

(2)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29.“扁鹊望桓候而还走”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1分)

30.本段文字阐述的道理是                    。(2分)

B 能力迁移

一、      填空:(8分)

1.不知细叶谁裁出       

2.        早有蜻蜓立上头。

3.东边日出西边雨,        

4.青山遮不住,         

二、      选择题:(6分)

5.“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遺风。”

  写的是:

  A 苏轼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陆游

6.“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志心。”

  写的是: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7.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写的是:

  A 孟子   B 彭瑞淑   C 蒲松龄   D 干宝 

三、       仿照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写几句话:(3分)

8.例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四、       阅读古文,完成各题:(12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触株,(A)折颈而死。(B)因释其来(lĕi、农具)而守株,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9.补出文中A B两处省略的内容:(2分)

  A             、   B           。          

10.解释加点词(4分)

  ①走:       ②释         ③其        ④冀

11.翻译画线句:(2分)

   而身为宋国笑:

12.此文包含的成语是:(2分)

13.这则短文的寓意是:(2分)

五、阅读下面语段,做文后的题。(21分)

甲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  我特别喜欢夏天。夏天,大地山川,一片壮丽,它使人想起那蓬蓬勃勃的新春,想起那如火如荼的年华。天,根在创造,叶在创造,花在创造,动物在创造,人类在创造,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在创造——为了秋得果实,他们不惜献出自身的一切。在这令人崇敬的创业季节里,有血汗和骄阳的拼搏,有创造与给予的欢欣;而在这个季节里,热与凉、动与静、艰苦与欢乐、奋斗与享受,才会这般对立,又这般调和!人生要能如夏天一样进取与创造,该有多好!

丙  我常爱作秋天的思索。我想,秋天是明净的,秋水长天,明月清风,它让人们舒怀畅神,心旷神怡。秋天是忠实的,人们付出多少汗水和智慧,它就给人们多少收获。秋天是丰盛的,它充盈的笑声让人们久久萦怀。秋天是严峻的,它让一切枯枝败叶、虚浮矫饰清理得干干净净。秋天是勤勉的,它让人们从一次的收获想到永远的收获,从而不懈地在秋天秋色中忙碌着耕耘春天、播种未来!秋天,给予我太多的思索。

丁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门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4.甲段写春花的文字,突出了春花三个方面的特征,他们是                。(3分)

15.甲段写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2分)

A 桃李争春,蜂蝶闹春,野花伴春,春色宜人。

B 有花就是春,是春遍地花。

C 看着春花,想着秋果。

D 春雨纷纷落,春花处处开。

16.在甲段写春花的文字中,实写是描写春景,虚写是运用想象。请你反这段文字中虚写的句子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7.在乙段抒写夏天的文字中,作者所要突出的主题是(  )(2分)

A 强调夏天如同蓬蓬勃勃的青春。

B 赞扬夏天进取创造的精神。

C 强调夏天对立与调和的关系。

D 赞扬夏天的一片壮丽。

18.在乙段抒写夏天的文字中,运用了修辞上的       句式,这种写法的好处是                              。(2分)

19.丙段写秋的文字,作者所要强调的一个中心点,就是秋天的     精神(2分)

20.在丙段写秋的文字中,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大致相同,这种写法叫做   

          。(2分)

21.丁段写冬的文字,在写景的顺序上,是按(  )(2分)

A 时间顺序安排

B 空间顺序安排

C 时空结合顺序安排

D 景物主次顺序安排

22.丁段开头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结尾说:“就是下小雪吧……”这下小雪的“妙”处是(   )(2分)

A 小雪可以给山穿上“花衣”。

B 小雪可以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C 小雪可以点缀得那些小山更加秀美。

D 小雪可以反射出小山的各种色彩。

23.比较起来,甲乙丙丁四段文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似之点是(  ) (2分)

A 都是名人写作,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B 都描写了四季景色,都采用了夸张手法。

C 都抒写了季节特征,都运用了散文形式。

D 都描写了花草树木,都采用了排比句式。

六、 作文(30分)

1、 标题:初一生活点滴

2、 要求:①写一篇500-600字的记叙文

      ②有一定的抒情,议论语句;有具体的事例,并且注意详略得当。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A

总分

得分

B

作文

得分

A 基础知识

一、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      填空题

16.                           

17.                            

18.                           

19.                             

20.                                

三、      文段阅读

21.(l)菜(  )(2)桑(  ) (3)斑(  )(4)(  )

22.①__   ,②__   ,③__   ,④___   ,⑤____ 

23.                                 

24.                                 

25.                                  

26.选     

27.(l)居:    (2)故:     (3)及:    (4)齐:    

28.翻译:(1)                        

     (2)                        

29.                               

30.                              

B 能力迁移

一、填空题

1.不知细叶谁裁出,             

2.             , 早有蜻蜓立上头。

3.东边日出西边雨,             

4.青山遮不住,                

二、选择题

5.选        6.选         7.选        

三、仿写

8.                        

                            

                            

四、古文阅读

9. A             、   B             。

10. ①走      ②释      ③其      ④冀       

11.翻译                            

12.此文包含的成语是:          

13.寓意是:                            

五、文段阅读

14.                      

15.选       

16.                                 

17.选    

18.                                  

19.              

20.                                  

21.选        22 选        23 选       

参考答案

A卷 一、1. D 2.A 3.D 4. B5. D6.B 7. C8. A9.C 10.A 11. A12.B 13.A 14.D 15.D

二、1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17.讳疾忌医 扑朔迷离1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三(一)21.(1)qí(2)shèn(3)máo(4)cuán 22.视觉  听觉 视觉 触觉 味觉 23.有无限的趣味。 24.乐园。

(二):25.《扁鹊见蔡桓公》 战国 韩非 法 26.D 27.(1)停留(2)特意(3)到(4)剂 28.(1)扁鹊远远地看见桓候转头就走。(2)我因此也就不再说话了。29.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30.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否则会走向失败。

B 一、1.二月春风似剪刀 2.小荷才露尖尖角 3.道是无晴却有晴 4.毕竟东流去

二、5.C  6.C 7.C     三、略

四、9. A兔 B耕者  10.①跑 ②放下 ③他的 ④希望 11.自己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12.守株待兔  13.希望获得意外的收获

五、14.花多、花艳、花香  15.A  16.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17.B  18.排比,使文章语意连贯,更有气势,思想更加深刻。    19.勤勉  20.首尾照应 21.B 22.C  2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