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

2014-5-11 0:09:45下载本试卷

初一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

知识点

一、基础知识

1、掌握预习提示、课下注释中的字音

2、多音字的字音、组词

3、掌握预习提示、课下注释中的字形

4、掌握课下注释中词语的解释

5、掌握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7、理解褒义词及贬义词

8、辨析句子有无语病(语序不当、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

9、准确默写以下文章及段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

《济南的冬天》第三段

《为学》全文

《木兰诗》全文

《诗五首》及《诗词五首》

10、文学常识(作家、代表作、评价)

11、文言文句意理解  

二、阅读

学习本册教材的课文,应注意掌握以下知识要点:

1.对事情或主要内容的概括

2.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细节描写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4.区别不同的表达方式

5.材料的详略和文章中心的关系

练习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时(shà)     躇(chóu)    护(pì)         胆(qiè)

    B.板(dāi)      脑(suí)     人迹至(hǎn) 酝(niàng)

    C.步(duó)  憬(chōng)   无声息(qiǎo) 解(qǔ)

    D.污(diàn) 白(chì)     头(xián)    耀(xuàn)

2.下列多音字的读音都不同的是( )

   A.处所        处理           处分           处处

    B.应和        和弄           和稀泥         和面

    C.宿舍        住一宿         星宿           住宿

    D.一无是处    前仰后合       成绩差         差距

3.下列成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无精打彩    不可救药       随声附和       忠贞不渝

    B.白驹过隙     谈笑风声       不屈不挠       一视同仁

    C.花枝招展    五彩缤纷       人声鼎沸       情意绵绵

    D.一无是处    前仰后合       害人听闻       面面相觑

4.加线字或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不能自(停止)           狼藉(乱七八糟)       

       不(轻视,认为不值得)

    B.下(宫殿的台阶)          皎洁(月亮明亮洁白)

       广漠(广大空旷)

    C.人声鼎(开水)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诧异(惊奇)   

    D.人迹至(脚印)           赏(欣赏)

       红(红色)

5.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完全正确的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赶得上)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造酒)

    C.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这里指职务)

    D.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对)

6.依次填词语恰当的是( )

   ①每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              

    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      的书塾。

    ③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作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          

    A.安静    严厉       颓唐   

    B.安静     严格       颓唐

    C.寂静    严格       颓废

    D.寂静    严厉       颓废

7.下列句中加线词不是褒义词的是(   )

    A.多么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C.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D.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8.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认真学习,同学们普遍的觉悟都提高了。

    B.他干活肯动脑筋,投机取巧,总比别人干得多干得好。

    C.做作业不是为了应付老师,而是为了巩固课堂上的知识

    D.自愿献血的人是人道主义的最高表现。

9.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苹荚树,光滑的石井栏,紫红的桑葚……

    B.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C.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D.万里赴戒机,关山度若飞。

10.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B.《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内容记录孔子的及弟子的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狼》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D.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我们学过他的散文《背影》、《春》。

11.填空:

    ①                ,带月荷锄归。

    ②待到重阳日,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                

    ④             ,花木成畦手自栽。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水何澹澹,                        

二、阅读

(一)

    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⑵可是他穿过铁道,要抓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⑶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⑷我赶紧试干了泪。⑸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⑹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⑺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抓下,再抱起橘子走。⑻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⑼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⑽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⑾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⑿我望着他走出去。⒀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⒁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2.选段中写父亲背影的三句是(   )

       A.⑴⑶⑹      B.⑹⑺⒁      C.⑴⑺⒁      D.⑴⑶⒁

    3.给这段文字起个小标题:                

    4.这段着重实际情况了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两处“背影”,这样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选段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为父亲             。段末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作结,其作用是                                           

(二)

    雨是常下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A),像(B),像(C),密密地(D)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详和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根据课文,在原文空白处填空:

    (A)          (B)          (C)          (D)         

    2、文中连用三个比喻,写出春雨                  的特点。

    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用的修辞手法是         

    4、文中通过侧面描写,描绘了春雨润物的意境。请把侧面描写春雨的句子摘抄出来。

                                                                                                                           

(三)

    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贴,贴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  )“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贴挂在他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时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       )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那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文中“字贴”的“贴”字的正确读音是( )

    A.tiē      B.tiě      C.tiè

    2、在文中的“()”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画浪线的句子在描写方法上属于(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5、画浪线的句子表现了“我”对敌人的           

    6、文中“又柔和又严肃”中的“柔和”和“严肃”两个词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7、文中两个“最后”的含义是: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D       2.D       3.C       4.B       5.C       6.A       7.C

8.C       9.C       10.B

11.①晨兴理荒秽

    ②还来就菊花

    ③谁家新燕啄新泥

    ④茅檐长扫静无苔

    ⑤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山岛崃峙

二、阅读

(一)

    1、行动(或动作)描写。

    2、D

    3、车站买橘送别

    4、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亲对儿子的挚爱等,可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出来,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5、身体很胖(或是个胖子);增添背影的感人力量(或突出父爱深情)

(二)

    1.牛毛;花针;细丝;斜织

    2.密(或多);轻;细

    3.比喻(这是暗喻,是说那又密又轻又细的雨像薄烟。把“笼着”换成“像是”就成了明喻。)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三)

    1.C

    2.:!

    3.这些字贴……飘扬。

    4.C

    5.憎恨和嘲讽

    6.不矛盾。韩麦尔先生对孩子们充满爱意,所以很“柔和”,他宣布的是十分沉痛的重大消息,所以很“严肃”。

    7.表达了韩麦尔先生沉痛愤慨的心情;提出了希望“用心学习”的原因,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