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Learning is the eye of the mind. 学问是心灵的眼睛。
初一语文(下)第二单元测验
一、 给加点字注音以及根据拼音写字:
攒成( ) 锡箔( ) 秕谷( ) 殷红( ) 捋( )
凉飕飕( ) 兀地( ) 倔强( ) 酿成( ) 绺( )
zuàn niè rú nì suǐ jiá
( )千( ) ( )味 脑( ) 脸( )
二、 改正错别字:
人声鼎弗 人迹罕至 声色俱历 丰功伟迹 蹑手蹑脚 签赏
著作等身 宿儒 不堪设想 风靡 颓唐 鲜为人知 菜畦
错别字 | ||||
正确字 |
三、 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不必说 , , , ;
也不必说 , , 。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2、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 。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
3、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又酸又甜, 。
四、一家诊所的招牌上写着“推拿 针灸 诊所”,现在你发现原来是把“针灸”错写成“针炙”了,你准备怎么样去劝告这家诊所呢?
答
。
五、 语段阅读:
(一)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②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秕谷,捧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 )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1、在上文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词。
2、第一段详写了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收获、经验等,这样写的作用是
。
3、第一段话的中心是( )
A.写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 B.写冬天雪地捕鸟的乐趣
C.写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的体会。
4、第二段回忆闰土父亲关于捕鸟的答话,对答话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我”捕鸟不能性急。 B.告诉“我”捕鸟要有耐心,要等鸟雀走到中间去。C.闰土父亲的话启迪“我”遇事要沉着冷静,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启蒙教育,所以作者难以忘怀。
5、给第一段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二)
林子里今天格外美丽。一绺一绺的阳光,像金色的丝绸。一只大花蝴蝶(A)撞在我额上,又[B]飞走了。赶忙追上去,书包在屁股蛋上“咣咣当当”跳,练习本、铅笔、橡皮,从里边飞出来,撒了一路。我顾不得去捡,一股劲儿向前追去。
大花蝴蝶[C]落在一朵蒲公英上,我正想猛扑过去,忽然发现前边的草丛中一个黑乎乎的人影,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我赶忙在一棵大杨树后面躲起来,从浓密的草丛缝隙里偷看。
那人慢慢地站起来,手里拉着一棍桦木削成的棍子,微风吹着他[D]的身体,似乎一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
我慢慢地认出他来——是村东头的三叔。听说他在外地工作,当过教师,后来又在农科所工作,还干过别的事情。
他是前两天从单位回到村子的,听人说是回家养病来的。
他仿佛没有看见我,慢慢地抬起右臂,将手向阳光里伸去,手指上,捏着一朵野豆角花,仔仔细细地望,好像在望一个紫色的灯盏。
“小狗!过来呀!”他忽然回过头轻轻地喊我。
原来他已看见我了!我走过去,问:“三叔,你看什么?”
“一朵小野花。”他又凝神望着这朵花,半晌没有理会我。突然又转过头来问:“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吗?”
“野豆角花,谁不认识!”
他狡猾地一笑,又问:“它有几个花瓣?几根花蕊?”
这种花开得满地都是,我玩时不知踩倒过多少,但从来没有仔细看过它。三叔提出的问题,我一句也答不上来。
“真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孩子!他微微一笑,露出白亮亮的牙齿” ,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
他拉着我,坐在一根伐倒的树干上,把这朵花擎在我的眼前,说:“仔细看看,仔细看看,时间已经不多了!”
“什么?”我听见他的声音有点怪异,不由心里惊诧起来。
“时间不多了。”他又重复了一句。
什么时间不多了?我丝毫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好吧,不说这个问题了。你看这朵花,真是有意思透了,它只有一个大花瓣,像一件紫色的外套披在外面;里边又有两片小花瓣,像衣服的领子,护着一个耳坠一样的小苞。这真是有心计的植物,它把花蕊藏在这个苞里,所以谁也没有见过,连蜜蜂也被它瞒过了。你用针尖将小苞挑破,才能看见这个害羞的家伙。它共有7根小花蕊,围绕着一个大花蕊。小花蕊也有9根的,也有5根的,一律都是米黄色……”
“你看得这么仔细!”我惊讶地叫了起来。
“我还看过它的叶子,每片叶子上有12道叶脉,左右两边各6道……”
说到这里,他的眼睛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瘦瘦的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我把这种花叶拿过来一数,果然一点不差。
“我还仔细看过香蒿、拉拉草、莽儿菜、蒲公英……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太迟了!”
“什么太迟了?”
“太迟了——”
他又一声叹息,拖着怪异的声音。随后朝森林深处走去。
我呆呆立了一会儿,忽然感到很乏味。这时学校放学的钟声响了,就慌忙向家里走去。
到了家,从爸爸妈妈那里,我才知道三叔得了癌症,已经活不了多久了。啊,怪不得他把花花草草看得那么仔细,也怪不得他说“太迟了”!临死的人大概都很留念这个世界,甚至留恋世上的一草一木,这是我小时候发现的人生的一个很大的秘密。
6、一般写阳光总以“缕”为量词,为什么文中却以“绺”为量词呢?
7、请将下面的叠词短语填到文中的空白处。
①慌慌张张 ②颤颤摇摇 ③飘飘荡荡 ④冒冒失失
[A] [B] [C] [D]
8、“原来他已看见我了”照应的是上文的“ ”
9、请写出下面这两句话所包含的潜台词。
(1) 谁又不是这样呢?
(2)“时间已经不多了!”
10.“那两只眼睛,像开得大大的窗户,嘴唇发紫,像成熟的桑葚。”这一比喻句,表现出“三叔”什么样的状态?造个比喻句将你见过的印象最深的一种眼神形容一下。
(三)一位母亲写给世界的信
亲爱的世界:
① 我的儿子今天开始上学,在一段时间内,他都会感到既陌生又新鲜。我希望你能对他温和一点。
② 你知道,直到现在,他一直是家里的小皇帝,一直是后院的主人。我一直在他身边,为他料理伤口,给他感情上的慰藉。
③ 可是现在—一切都将发生变化。
④ 今天早晨,他将走下屋前的台阶,挥挥手,踏上他伟大的冒险征途,途中也许会有战争、悲剧和伤痛。要在他必须生存的世界中生活需要信念、爱心和勇气。
⑤ 所以,世界,我希望你握住他稚嫩的手,教他必须知道的一些事情。教他——如果可能的话,温柔点儿。教他知道,世界上有一个恶棍,就有一个英雄;有一个奸诈的政客,就有一个富有奉献精神的领袖;有一个敌人,就有一个朋友。教他感受书本的魁力,给他时间,去安静地思索自然界中永恒的神秘:空中的小鸟,阳光下的蜜蜂,青山上的花朵。教他知道,失败比欺骗要光荣得多;要坚信自己的思想,哪怕别人都予以否定;可把自己的体力和脑力以最高价出售,但绝对不要出卖自己的灵魂;对节暴徒的嚎叫置若罔闻,并且在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站出来战斗。以温柔的方式教导他,世界,但不要溺爱他,因为只有烈火才能炼出真钢。
⑥ 这是个很高的要求,世界,请你尽力而为。他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小伙子。
母亲:XXX
X年X月X日
11、信中“我的儿子”是怎样一个人?
答:
12、母亲在信中三次提到要世界对儿子“温柔”(温和)些。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下面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含蓄地体现母亲对即将走上社会的“儿子”的关爱。
B. 暗示人生征途对“儿子”的考验将是严峻的。
C. 隐晦地说明“儿子”踏上人生征途之初是脆弱的。
D.衬托出“儿子”在家庭的生活是温馨和安全的。
13、在信的第⑤节中,母亲希望世界教给儿子“必须知道的一些事情”。对这些起事情,信里分三层作了阐述,可以概括为三类,他们依次是:
(1)
(2)
(3)
14、结合现在的家庭教育谈谈对第⑤段中“只有烈火才能炼出真钢”一句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