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兴趣班第一次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30分)
1.请将下面一段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边的方格内。(4分)
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斫痕( ) 砭骨( ) 戛然而止( ) 归省( )
教诲( ) 悲怆( ) 怏怏不乐( ) 窘困( )
3、请根据前后所给词语的提示,写出每个词中所缺的字。(5分)
人声( )沸 扑( )迷离 妇( )皆知 鞠躬尽( ) 可歌可( ) ( )而不舍 毛骨( )然 忧心( ) 风( )露宿 疲惫不( )
4、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名篇中的诗句。(12分)
(1)山际见来烟, 。(2) ,明月来相照。
(3)夜发青溪向三峡, 。(4) ,凭君传语报平安。
(5)春潮带雨晚来急, 。(6)有约不来过夜半, 。
(7)《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2分)
(8)《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
“ 。”(2分)
(9)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2分)
5、本学期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写出书名、作者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写出它的主要内容。(5分)
二、文言文阅读( 48分)
(一)(13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枉于法,则免于相 免: 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尽:
其弟子谏曰…… 谏: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唯: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3.公孙仪为什么将“受鱼”与“枉法”联系在一起?这表现了公孙仪什么样的思想性格?(6分)
(二)东坡画扇 (宋)何薳 (12分)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非故负之也 负 姑取汝所制扇来 姑
至懊悔不胜而去 去 某家以制扇为业 某
2.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3.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5分)
(三)(25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⒈解释加点字(6分)
⑴具答之( ) 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⑶ 屋舍俨然( )
⑷各复延至其家( ) ⑸乃不知有汉( ) ⑹便要还家( )
⒉下列加点字与“皆叹惋”句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是( )(3分)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⒊有些成语出自本文,请写出三个 、 、 (3分)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代和现代的含义。(6分)
阡陌交通 古 现 无论魏晋 古 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 现
⒌翻译句子(6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6、以“桃花源美,美在……”写几句赏析性的话。(4分)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难忘的游戏(12分)
那是一个夏日雷天的傍晚,窗外的浓浓乌云使整个天空变得黑沉沉的,真叫人害怕。我不敢独自一个人在房里呆着,便去找爸爸。
跨进爸爸的房门,只见他正在聚精会神地伏案写作。我不愿打扰他,便悄悄地坐在一旁,呆呆地看着窗外。
突然间,闪电像一条金蛇在天空飞舞,耀眼的亮光,刺得我睁不开眼睛。紧跟着“啪啦啦”、“轰隆隆”震耳欲聋的巨响,把年仅六岁的我吓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爸爸转过身来,把我搂到他的怀里,安慰我,叫我别怕。他慈祥地看着我,问道:“你知道天上为什么会打雷吗?”
“是雷公发火,要劈不孝的人啊!”
“是吗?!是谁告诉你的?”爸爸惊奇地看着我说。
“隔壁老奶奶讲的呀!”我认真地告诉他。
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他摇摇头说:“打雷,不是雷公发火。这是阴电和阳电相遇时放电的结果,懂吗?”
我摇了摇头。
他见我不懂,便耐心地向我解释说:“你看,我的左手上是阴电,右手上是阳电。两种电相互作用就像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样。”他边说着边“啪”的一声,把两个巴掌拍响了。爸爸的表演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
“那电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它们会放电呀?”我睁大眼睛问道。
“电可以通过物体间的摩擦产生,人们常讲‘摩擦生电’就是这个意思。夏天天热,云层飘动时与周围空气摩擦,就产生了电。有的云块带阳电,有的云块带阴电,它们相互吸引,当它们碰到一起时就发生放电,发出火光和声音。”
爸爸的解释十分形象、生动,但我还是没有弄懂,随口就问道:“摩擦真能生电吗?”
爸爸见我有兴趣,就请妈妈来一起做个游戏给我看。他要妈妈找来一块玻璃板,还请她剪一个小小的纸人儿。于是,他用两本书把玻璃板架在桌面上,将纸人儿放在玻璃板下。接着他就用擦眼镜的绸布,包在我平时玩的一块长方形积木块的外面,快速地在玻璃板上擦动着。一种有趣的现象竟然在我的眼前发生了,只见随着绸布在玻璃板上的擦动,板下的小纸人儿在桌面和玻璃板之间一会儿上、一会儿下地跳动着。我出神地看着,不禁鼓掌叫起好来!
“这个游戏叫做‘跳舞人形’,”爸爸认真地对我说,“绸布和玻璃摩擦就产生了电,电吸引纸人儿向上蹦!”
那天,爸爸趁兴给我讲了许多关于电的故事。他使我懂得,物体不仅和玻璃摩擦可以产生电,和干燥的毛皮、纸张等摩擦也都可以产生电,人们还用专门制造的发电机发出电来点灯、取暖,以及开动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等。电的用处可真大呀!
爸爸的“游戏”,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后来在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和指引下,这一颗科学的种子,终于发芽滋长起来,使我逐步走上了科学之路。回顾过去,我深深感到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人的一生有极为深刻的意义。为了“科教兴国”,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我国的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真应该为少儿科学文化的教育多贡献力量才是!(作者:原北大校长、中科院院士陈佳洱)
1. 本文题目是“难忘的游戏”,“游戏”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做这个“游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 文中画曲线处“爸爸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爸爸”笑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简要分析第13段画线语句中“出神”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爸爸的“游戏”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了上文,你是否欣赏“爸爸”的这种教育方法?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珍贵的废书(10分)
一天,收拾屋子,找出两本布满尘土的小学课本。女友说还不扔了?我抚摩着书半晌没说话。
书是我上高中时妈妈为我买的。妈妈是个一字不识的苗家妇女。家乡有种风俗,一个女人在去世时,口里必须含银(或金)才能入土为安。所以在贫困人家,攒钱置办一件小小的银饰便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那一年,妈妈起早摸黑喂了两口猪,终于置了一对银手镯。
在临近高考的那段日子,妈妈时常进城给我送些吃的。她知道我复习忙,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去。有一天,妈妈去了不久却又回来,拉我到僻静处:“孩子,我替你买了两本考大学的书。”
“什么!”我心里格登一下。常听人说学校外面时常有人用假书、假资料来骗那些来自山区一字不识的家长。
“人家说,只要用这书,考大学包中。”“哪来的钱?”“镯子换的。”
我抢过书,撕去包装,一阵巨大的绝望顿时袭上心头:两本小学课本竟然骗走了妈妈的镯子!
“孩子,行吧?”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
后来我考上大学,妈妈高兴极了,说是两只镯子花的值。她甚至想找卖给她书的人道谢!
“你妈后来知道真相了吗?”女友问。“没有。我永远都不会让她知道。”
1、 文章题目中“最珍贵”与“废”矛盾吗?为什么?被“我”珍藏的废书,珍贵在何处?(3分)
2.妈妈被骗的原因是什么?而“我”不将实情告诉妈妈,骗她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
3、望着满怀期望的母亲,我强压下泪水和屈辱,“行,妈,行的!”揣摩此时我的心理,把它写下来。(不少于40字)(2分)
5、在你的生活中,肯定也有值得纪念的物品,请选择其中最有意义的一件并交代它的来龙去脉。(不超过8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