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语文(下)第二单元试卷
班级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
一、语文基础知识:
1、《纪念白求恩》是____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文章,它的体裁是____。白求恩同志是不远万里,从____(国名)来到中国援助抗战的。
2、《小橘灯》的作者是____,原名____,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家、_____家。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威协 派遣 稳妥 繁忙 徽乎其徽
B、询问 刹那 懊悔 摩挲 漫不经心
C、清淅 苦恼 辗转 窗帘 如饥是渴
D、优遇 浸渍 暂新 典酒 望风而逃
4、下面四句话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B、学校门口有一个专门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
C、晚会上表演了音乐、舞蹈和气功等节目。
D、橘子、苹果、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5.将下列的成语、诗句或格言补充完整:
螳螂捕蝉,_____ 四体不勤,_____
__了事 __其谈 形形__ 楚楚__
世上无难事,______。
南国烽烟正十年,_______。
6.____是___(体裁)《七根火柴》一文中的主人公,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作者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别人,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别人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____,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____。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是___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____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的精神。
1、按原文给文中空缺处填空。
2、选出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正确的一项(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3、这段文字是典型的夹叙夹议写法,其中议论句有______;记叙句有_____。(只填序号)
4、这段话在赞扬白求恩的同时,用“不少的人”与之对比,请各写出三个词语,并说明对比的作用:
(1)赞扬白求恩:_______________;
(2)批评“不少的人”_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是____句,改为肯定句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
6、文中对比明显,与白求恩“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相对比
的是第_____句;与“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相对比的是第_____句。(只填序号)
7、这段文字是赞扬了白求恩_____________的精神。
(二)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好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是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了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个“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1、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线索人物是_____。
2、这一段对小姑娘的___、___等进行了描写;“圆圈”表示________,“大家”加了引号,其作用是_______。
3、第二段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和议论相结合 B、描写和议论相结合
C、描写和抒情相结合 D、记叙和抒情相结合
4、“我不知道说什么好”是因为( )
①“我”对小姑娘及其家庭遭遇的同情。
②“我”为小姑娘以后的生活担忧。
③“我”为对小姑娘爱莫能助而难过。
④“我”对小姑娘的聪明能干很赞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小姑娘送别时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是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对这些话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小姑娘幼小的心灵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憧憬未来。
B、说明小姑娘很懂事,她知道爸爸回来时,妈妈的病就会好了。
C、说明小姑娘渴望未来美好幸福的自由生活。
D、揭示小姑娘在艰苦困难的生活中,仍然镇定、勇敢、乐观。
6、对“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似乎”表明小桔灯虽然实际上照不了多远,但“我”的心灵确实有无限光明。
B、这一句话集中地概括了“我”从小姑娘的言行中所受到的激励和鼓舞。
C、这是虚实相结合的方法。
D、小桔灯象征胜利的曙光,因此我觉得“无限光明”。
7、段中写山路时用了“黑暗”、“潮湿”两个形容词加以修饰,其作用是( )
A.暗示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反映出灯光的明亮可贵。
B.揭示了敌人万分凶残的本质,反映出革命者的勇敢精神。
C.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没有什么特别含义。
D.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又暗示当时黑暗的政治环境,从而烘托出灯光之美好。
8.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
A.小橘灯虽然照不了多远,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
班级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
神给人予鼓舞,使人看到了光明。
B.革命的力量虽然不够强大,但却一代代地前仆后继。
C.小橘灯虽然照不了多远,但却指引我走上革命道路。
D.小橘灯的光虽弱,但它象征着希望和前途的光明。
(三)①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次面。②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③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④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⑤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⑦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⑧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这段文字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__句表达了作者遗憾的心情,第__句表达了作者歉疚的心情。
3、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和____等两种表达形式。
4、文中第⑧句运用____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___。
5、文中多次重复“一个……的人”起___,与文中的“_________”一句相呼应。
6、这一段可以分成两个层次,请你划分出来,并概括大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
么二层:_______________
7、这段文字的重点句是第__句。
8、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和白求恩,只见过一面”中的“只”表达了一种遗憾的心情。
B、“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表达了作者负疚和痛惜的心情。
C、“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语气沉痛,朴实地表达出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D、“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写白求恩经常写信打扰“我”。
9、文中加点的“这点精神”指的是___________。
三、作文:
题目:母爱
要求:(1)可以写母亲的爱,也可以写母亲般的爱。
(2)字数在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