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期末阶段测试卷 B 卷(新教材)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头xi2n( ) ②b@下( ) ③b@护神( )
④屈尊y&贵( ) ⑤决z@( ) ⑥山岛s%ng峙( )
⑦久而不d4i( ) ⑧p8i头( )
2.根据查字典的一般方法.完成下列表格。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
①指说话或作文时选用词句。( )
②古代君王谦称自己。( )
③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
④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
4.下列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 ]
A.浓烟 早晚 永远 渺小
B.所以 动物 排除 木头
C.茂盛 嫩绿 清新 矮小
D.墙角 银星 真实 完全
5.为下面句子空缺处,选出搭配准确的一组 [ ]
①这嫩芽,刚出土,一碰就会断,很______。
②他大病新愈,身体还很______。
③她虽然刚从农村来,但并不是______可欺的。
④奶奶老了,精神和体力都很______。
⑤他性格______,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
⑥小玉瘦瘦的,黄黄的,______的身体,经不起病痛的折磨。
A.①软弱③脆弱③虚弱④懦弱⑤衰弱⑥柔弱
B.①衰弱②软弱③柔弱④懦弱⑤虚弱⑥脆弱
C.①柔弱②虚弱③衰弱④柔弱⑤脆弱⑥懦弱
D.①脆弱②虚弱③软弱④衰弱⑤懦弱⑥柔弱
6.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
A.通过老师的帮助,我很快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
B.他很顽强,不肯接受同学们的正确意见。
C.只要有了决心,任何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D.这种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必须更正。
7.指出下列语句中运用反义词最多的一项 [ ]
A.他从烟囱里冲出来,总是大模大样,张牙舞爪,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地朝天空飞去。
B.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C.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
D.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8.分别选出下列不同类的一项。
①作家:A.袁珂 B.严文井 C.宗璞 D.安徒生
[ ]
A.王湾 B.杜甫 C.陶渊明 D.白居易 [ ]
A.叶圣陶 B.孟浩然 C.王安石 D.曹操 [ ]
②体裁:A.《皇帝的新装》 B.《花的话》
C.《古代英雄的石像》 D.《盘古开天辟地》
[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B.《皇帝的新装》
C.《蚊子和狮子》 D.《浓烟和烟囱》
[ ]
A.《扁鹊见蔡桓公》 B.《归园田居》
C.《过故人庄》 D.《书湖阴先生壁》
[ ]
A.《次北固山下》 B.《望岳》
C.《钱塘湖春行》 D.《过故人庄》
[ ]
9.下列划线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
A.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B.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C.我们要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一辈子人民的“傻子”。
D.我们全党全民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
10.写出下列语句的修辞方法。
①(花儿们)彼此学习着怎样斜倚在枝头,怎样颤动着花蕊,怎样散发出各种各样的清雅的、浓郁的、幽甜的芳香,给世界增添几分优美。( )
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④丁香真像许多小小的银星。( )
⑤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11.下列语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这篇童话运用夸张的写法,揭露了两个骗子唯利是图、骗取钱财的卑劣手段。
B.《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解释宇宙起源、天地形成的想象丰富而奇特的神话故事。
D.《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这首叙事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12.选出与课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可汗问所欲,木兰不做尚书郎;原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B.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D.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1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例:但手熟尔:“尔”通“耳”。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______
③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
④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______
⑤屏弃而不用。______
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______
⑦路转溪头忽见______
⑧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______
14.选出下列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
A.谁家/新燕/啄/春泥
B.惊起/一滩/鸥鹭
C.莫笑/农家/腊/酒浑
D.故人/具/鸡黍
15.为下列句中“之”、“其”、“以”、“而”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之:A.无实在意义; B.的; C.去; D.代词。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②何以谓之“文”也( )
③蜀之鄙有二僧( )
④吾欲之南海( )
⑤睨之,久而不去( )
⑥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
以:A.因为; B.凭,靠; C.拿; D.把; E.认为。
⑦投以骨( )
⑧臣是以无请也( )
⑨以刀劈狼首( )
⑩何以谓之“文”也( )
(1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而:A.表顺承;B.表转折。
(12)人不知而不愠( )
(13)学而时习之( )
16.选出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项 [ ]
17.填出相应的文言文。
(1)《为学》 ①边境( ) ②凭借、倚仗( )
③及,赶上( )
(2)《〈论语〉十则》 ④怨恨( ) ⑤教导( ) ⑥满足( )
(3)《扁鹊见蔡桓公》 ⑦寻找( ) ⑧不问( ) ⑨怎么办、怎么样( )
(4)《木兰诗》 ⑩早晨( ) (11)军机、军事( ) (12)过( )
18.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______。
②举出《〈论语〉十则》论述学习方法的语句______论述学习态度的句子______(至少写出两句)。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学》的中心语句是______。
④《游山西村》中的流传最广的两句是______。
⑤《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桓侯固执、盲目自信的一句话______。
二、阅读
(一)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回答问题:
(1)上文出自课文______,作者______,______朝人,代表作______。
(2)注音。①少时( ) ②瞑( ) ③暇( )
④隧( ) ⑤尻( ) ⑥寐( )
(3)解释加粗字:①暴( )②股( )③黠( )
(4)选出对“其一犬坐于前”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5)选出“止”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两项的 [ ]
A.一狼得骨止 B.止露尻尾 C.止有剩骨
(6)选出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项 [ ]
(7)选出加粗字翻译时词性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 [ ]
A.一狼洞其中 B.意将隧入
C.盖以诱敌 D.其一犬坐于前
(8)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犬坐于前”的狼,“目似瞑,意暇甚”,其目的是“______”
②“______”表现屠户善于抓住时机,不失时机奋起反击。
③“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
④狼“诱敌”的作法是(用二字词语回答)“______”。
⑤屠户在柴堆后看到了“______”
⑥作者讥讽狼的愚蠢的语句是:“______”
(9)以上文字表现了狼的______,屠户的______。
(10)以上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
①东市买______,西市买______,南市买______,北市买________。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③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这节诗选自课文______,是______朝民歌。
(12)按照原文在横线处填上正确的词语。
(13)注音。①鸣溅溅( ) ②燕山( ) ③胡骑( )
(14)解释加点词。①旦——②爷——③但——
(15)对文中第①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木兰为代父从军分别到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买东西,准备行装。
B.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出发前急切而井然有序地做好从军准备。
C.木兰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
D.“东市”的“市”与上文的“市鞍马”的“市”意思相同。
(16)文中第②③句话主要描写了______。
(17)这节诗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A.排比,反复 B.排比,拟人
C.反复,拟人 D.对偶,夸张
(三)
狮王决定在猪、猫、狗等家畜中选拔一名大臣。为此,他专门召集虎、狼开会商议。
“我完全拥护大王这一英明决定,”虎首先发言,“不过,我觉得猫出任大臣是不太合适的。虽然他也曾抓过老鼠,但有好几次差点儿把油瓶撞翻。严格说来,这近乎于破坏行动。还有一次,他以捕鼠为名跳上床,在主人洁白的床单上留下了几个肮脏的脚印,严重影响了环境美……虽然猫以前当过我的老师,但我也不赞成他当大臣。我觉得荐贤应出以公心,不徇私情……”
“是的,是的,虎兄言之有理!荐贤的确应该不徇私情。”虎刚说完,狼便抢着嚷道,“譬如说狗吧,他是我的本家亲戚,但我就不赞成他当大臣。大王,您听他成天‘汪汪汪’乱叫一气,这哪里是在赶强盗,分明在狂妄放肆、目中无人、自我表现……更何况他晚上也叫,破坏了大自然的宁静,惊醒了人们的好梦,甚至还扰乱了不少诗人、作家极美妙的构思,使世界上少了多少优秀的作品!选他当大臣,其他动物怎么服呢?”
“那么说来,只有猪合适了?”
“是的,是的,大王高__(zh1n)远瞩,一语中敌!”唬狼抢着回答,并先后陈述了猪的几大优点:“一、猪很胖,足见其心胸开阔,心宽体胖嘛!心胸开阔便是不搞阴谋鬼计,君子坦荡荡嘛!二、猪足不出户,可见他从不搞串连,拉关系,结宗派。三、猪走路慢吞吞的,这更说明他胸有成竹,办事老练,态度稳重,行动谨慎而不急躁冒进……”
“好,我赞成你们的意见。”狮子当场拍板,同意让猪出任大臣。同时,他还高度评价了虎狼不徇私情的__(l7i)落行为。
当然,虎狼也很高兴。因为老虎从猫那里学到了手艺后就想害猫,但终于没有害成;狼有一次进村叼羊羔,也被狗轰了出来;而猪呢,每次虎狼干坏事时,他都闭着眼,还起劲打呼噜……
(18)选出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 ]
A.谁当大臣 B.“不徇私情”的虎狼
C.狮王选大臣 D.猪当大臣
(19)根据拼音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写上相应的汉字:______ ______
(20)第⑤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______、______
(2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徇私情: ②目中无人:
③心宽体胖: ④胸有成竹:
(22)把下列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正确的一项 [ ]
①召集 ②英明 ③破坏 ④肮脏 ⑤强盗 ⑥稳重 ⑦陈述 ⑧美妙 ⑨决定 ⑩行动
A.②⑥⑧/①⑦⑨⑩/③④⑤
B.①②④⑦⑧/③④⑤/⑨⑩
C.③④⑤⑨/①⑦/②⑥⑧⑩
D.①②⑦⑨/③④⑤/⑥⑧⑩
(23)这篇童话中虎、狼、狮王(猫、狗、猪分别象征了哪些人?
答:
三、作文
题目:一件开心事
要求:写成500字左右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