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中段测试试卷 2006.05
(全卷共130分,另设附加题10分,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30分。全卷完成时间120分钟,所有的题目答案均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作废。)
一、基础知识(8分)
1、请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肿胀( zhǒng ) 花圃( pǚ) 烧灼( zhuó ) 荒谬( mòu )
B、沼泽( zhǎo ) 骇人( hài ) 木屐( jī) 重荷( hè )
C、伫立( zhù ) 萋萋( qī) 诱人( yòu ) 深邃( suì)
D、迸出( bèng ) 元勋( xūn ) 磐石( pán ) 弥漫( mí )
2、请选择书写正确的一组:( )(2分)
A、人迹罕至 人生鼎沸 亦复如是 鲜为人知 B、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家喻户晓 妇儒皆知
C、马革裹尸 鞠躬尽淬 锲而不舍 历尽心血 D、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义愤填膺
3、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 (2分)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4、选出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 )(2分)
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C、小王真是不可理喻,尽管这道题老师讲了多遍,但是小王还是做错了。
D、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就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⑤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5、解释加点的实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众妙毕备( )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曳屋许许声( )
6、翻译句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3分)
7、联系全文,说说“善”字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8、作者用什么手法把口技描摹得淋漓尽致?(2分)
9、请根据上面的文段内容填写对联。(2分)
上联:千种声响惊宾客 下联:__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过(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凤!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但是表现神和人,就是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来包括了。
10、第三自然段主要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___和___描写来展示其绝美的舞蹈。(2分)
11、作者在上面的描写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2、想想看,是什么原因使“语言不通”的我们“起了共鸣”?(2分)
13、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带给“我”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3分)
14、选文中哪一句话最能表现舞蹈者舞蹈时的最高境界?(2分)
(二)父亲的难题(12分)
①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②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③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缓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教益吗?”
④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着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⑤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途中睡觉。”
⑥“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自不量力,竟敢和兔子较量。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⑦“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着,“它是靠坚持不懈的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
⑧小保罗把两只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的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然跑不过兔子!”
⑨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15、阅读1、2自然段,写出与“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中的“又”字相呼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第4自然段中“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 一阵”中的“一阵”能否改成“一眼”?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7、第五自然段中“我没有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不超过3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对乌龟取胜的原因,小保罗的父亲认为是___________ __;而小保罗则认为是____ _______。(4分)
(三) 第十一位
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⑵ 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有一所小学校,因为各方面条件极差,一年内已经陆续走了七八位教师。⑶当村民和孩子们依依不舍地送走第十位教师后,就有人心寒地断言: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
⑷乡里实在派不出人来,后来只好请了一位刚刚毕业等待分配的女大学生来代一段时间课。不知女大学生当初是出于好奇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很快和孩子们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了。
⑸三个月后,女大学生的分配通知到了。村民们只好像以往十次那样带着各家孩子去送这们代课教师。
⑥谁知,无法预料的情形发生了——那天,在代课教师含泪走下山坡的那一瞬间,背后突然意外地传来她第一节课教给孩子们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⑺那声音久久回荡,年轻的代课教师回头望去,二十几个孩子刷刷地跪在高高的山坡——没有谁能受得起那天地为之动容的一跪。孩子们目光中蕴含的情感,顷刻间让她明白了:那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纯真而无奈的挽留啊!
⑻代课教师的脚步凝滞了。她重新把行李扛回小学校。她成了第十一位老师。往后的日子她从这所小学校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去读初中、高中、大学……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⑼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是女教师患病被送往北京治疗的期间。我一直想去探望她,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行。
⑽我终究没能见到这位乡村女教师。当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所小学校时,已经有一位男教师来接她的班。新来的教师对我说:她患了绝症,从北京回来的只是她的骨灰。我看到她的骨灰装在一个红色的木匣里,上面没有照片。
⑾临行时,男教师还告诉我,这所学校没有第十二位教师的说法。无论以后谁来接班,永远是第十一位。这是所有能在这里工作的教师的光荣,他说,还有就是这所小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他没有立即告诉我,当时他只是微笑地对我说:明天早晨,你就会知道。
⑿第二天,我早早从距小学几里的乡招待所起来,刚刚爬到院墙那座高高的山坡,就远远地听到白居易那首熟悉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⒀我想起,今天是新生开学的第一课。
19、为什么有人心寒地得出“再不会有第十一位教师能留下来”的断言?(2分)
20、代课的女大学生成了“第十一位”,是什么原因促使她留下来的?(3分)
21、第⑾段中画线句“说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是什么? (3分)
22、文章结尾再一次出现白居易的诗,有什么作用?(3分)
四、积累和综合性学习。
23、古诗文积累默写。(10分)
(1)山际见来烟, 。(2)春潮带雨晚来急, 。
(3)苍苍竹林寺, 。(4)江山代有才人出, 。
(5)《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两句诗是: , 。
24、综合性学习。(5分)
(1)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试就中国某一戏曲剧种作简介,并至少写出其剧种两个剧目。(3分)
(2)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是说说你的看法。(2分)
五、作文:在以下两道题目中任选一道进行写作。(60分)
1、岁月匆匆,十三四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请以“十三岁,我多了一分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雨雪;人生的道路上,有坦途也会有坎坷。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呢?请以“遭遇困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段,按要求答题。(6分)
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清康熙十九年),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比(及至)晚酒酣,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火寻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既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腹脏者,有买肉者。正在纷纷争闻不已,哗然一声,四座俱寂。
(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一友挟猫儿同至寓( ) 俄闻父呼其子曰( )
(2)翻译“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译: (2分)
(3)从选文中我们可得郭猫儿表演的口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2、按要求仿写。(4分)
“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这是田晓菲在北大求学时的感受。你有什么渴望?请你模仿这个排比句,表达自己的期盼。(句式:我渴望……,渴望……,渴望……)
七年级(下)语文中段测试答题卡 2006.05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附加题 | 总分 |
得分 |
|
|
|
|
|
|
|
(全卷共130分,另设附加题10分,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能超过130分。
全卷完成时间120分钟,所有的题目答案均填在答题卡上,否则作废。)
一、基础知识(8分) 1、( ) 2、( ) 3、( ) 4、( )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6、
7、 8、 9、下联:__________ 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10、 11、 12、 13、 14、 (二) 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 __ ____ _______。 (三) 19、 20、 21、 22、 四、积累和综合性学习(15分) 23、 (1) (2) (3) (4) (5) 24、 (1)
(2)
附加题(10分) 1、 (1)( ) ( ) (2) (3) 2、
|
七年级下语文中段测试答案
一、基础知识(8分,2分/题)
1、A 2、D 3、D 4、C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5、(1)都 (2)拉 (3)其中夹杂着 (3分)
6、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的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的逃跑。(3分)
7、“善”字总领全文,充分表现了口技人的技艺高超。(2分)
8、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口技人表演刻画的淋漓尽致。(2分)
9、提示:一张巧嘴乱真假(2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2分)
10、表情、动作(2分)
11、排比,渲染出卡拉玛舞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3分)
12、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是相通的(2分)
13、飞动的“美”,身体、神态、服饰(3分)
14、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2分)
(二)(12分)
15、总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16、“一阵”表明时间比较长,与“呆望”配合一致;而“一眼”表明时间短,与“呆望”相矛盾。
17、我没有说你会指望贝尔、托尼、萨里会象兔子那样在途中躺下睡觉。
18、踏实、韧性;完全靠运气。
(三)(11分)
19、因为这里各方面条件极差,已经走了很多老师。(2分)
20、那是这位老师对孩子们和她的教育事业有极大的热情。(3分)
21、每有新生开学的那一天第一课必背白居易的诗。(3分)
22、与前文照应,使人再一次想起女教师和她的贡献,读来亲切又感人。(3分)
四、积累与综合性学习(15分)
23、古诗文积累(10分)
(1)竹中窥落日
(2)野渡无人舟自横
(3)杳杳钟声晚
(4)各领风骚数百年
(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4、综合性学习(5分)
言之有理即可。
五、作文(60分)(略)
附加题(10分)
1(6分)(1)邀请、偕同 ;一会儿,不多时(2分)
(2)一会儿,许多鸡乱叫,它们的声音都互不相同,各自有别。(2分)
(3)模拟屠户杀猪卖肉的情景。(2分)
2、(4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