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测试卷
出卷:黄丽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眼睑(jiǎn) 悲怆(chuàng) 窥伺(sì) B.剽悍(biāo) 束缚(shù) 困窘(jiǒng)
C.缀行(chuò) 假寐(mèi) 意旨(zǐ) D.旷野(kuàng) 鬃毛(zōng) 翘起(qiáo)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 不动声色 蹦来蹦去 临空跃起 目瞪口呆
B. 斑斑驳驳 生意葱茏 进退维谷 略胜一筹
C. 眼花嘹乱 秩序井然 石破天惊 慷慨以赴
D. 遒劲有力 相得益章 面面相觑 团结玉侮
3、结合句意解词不正确的是( )
A.(华南虎),是屈辱的心灵在抽搐吗?
抽搐:指(心灵)因痛苦而颤抖。
B.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
石破天惊: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又不可名状的奇境。
C.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
羁绊:指马笼头。
D.老斑羚的跳跃能力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是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5、走进名著: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①( )借东风——巧用天时 ②( )进曹营——一言不发
③( )打宋江——过后赔礼 ④(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6、按要求默写。
神州六号是中国人飞天梦的实现,因为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的梦想,所以诗人们常以鸟为抒情的对象。请你写出两句与“鸟”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二、现代文阅读:
(一)珍珠鸟
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⑵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⑶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⑷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笼。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⑸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⑹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⑺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⑻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⑼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⑽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⑾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至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⑿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⒀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⒁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⒂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⒃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7、文章为什么单独用一段话来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8、你能说说作家冯骥才通过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吗?
9、文中说珍珠鸟“淘气地陪伴我”,请找出有关语句,概括一下珍珠鸟的淘气之处。
10、根据文中的描写,说说珍珠鸟为什么要“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才“飞回笼子”?
11、文中可以看出,只要人类善待动物,人和动物之间一定可以形成一种融洽的关系,请你设计一则广告词,宣传一下保护动物的主题。
12、第⒁自然段是对珍珠鸟 和 的描写,表现了鸟对人的
和人对鸟的 。
13、选文最后一段“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试结合你的感受谈一谈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怎样创造这种境界。
(二)珍珠与蚌
(1)一颗珍珠!
(2)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你可以想像: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一种如何的感觉。——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住在蚌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擦它,而且也以涎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
(3)哦,一颗珍珠完成了。
(4)一颗珍珠吗?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
(5)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却一样保有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
(6)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
(7)请你记住,从一粒砂到一颗珍珠的过程。
(8)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蚌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蚌;它在投入蚌壳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9)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它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安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
(10)采珠的人将珠取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11)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衰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珠的蚌却是不多的。
(12)于是我想起你来了。
(13)我说:让你的生命的唇坚执地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珍珠一样的永恒的光泽。
(14)……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14、读选文的第(2)段,摘录“珍珠孕育过程”的关键动词,依次填入口中。
15、第(2)段中有一个画曲线的句子“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结合上下文,说说“砂”改变了什么?
16、第(12)段中的“你”指谁?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17、第(10)段中写出了“蚌虽死,衷心却是得到安慰了”。请说说“蚌”得到了哪些安慰?
18、结合第(14)段,联系现实生活,你认为一个人的成长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三、文言文阅读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项刻两毙,禽兽之变作几何哉?止增笑耳。
19、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瞑( ) 隧( ) 尻( ) 寐( )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一狼径去( ) 意暇甚( ) 一狼洞其中( ) 屠暴起(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21、汉语里有关狼的成语比较多,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前狼假寐的姿势是: ②前狼假寐的神态是:
③前狼假寐的目的是: ④一狼径去的目的是:
⑤屠户毙狼的经过是:
23、给第一段文字拟一个四字标题:
24、写出选段中表现狼狡猾的句子。(不只一句)
25、下面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屠自后断/其股 B 恐前/后受其敌
C.其一/犬坐于前 D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6、与例句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一狼洞其中
A.恐前后受其敌 B.屠乃奔倚其下
C.屠自后断其股 D意将隧人以攻其后t
27、“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句话是说( )
A禽兽的欺骗手段比人差远了,只能让人笑话。
B任何阴险狡诈的人,他们的诡计总是有限的,当人们识破之后,只能付之一笑。
C敌人虽然狡猾,但欺骗的手段没有多少,只能给人们增添笑料罢了。
D、敌人总是阴险狡诈的,但是只要我们蔑视他们,敢于和他们斗争,就一定能战胜他们。
四、作文
28、题目: 的日子
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如快乐、闪光……),使题目完整。
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A 2、B 3、B 4、BDAC 5、孔明、徐庶、李逵、猪八戒 6、略
二、现代文阅读
㈠
7、 “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作者把这一点放在前面说,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鸟儿由“怕人”到‘信赖”人,是文章的叙事线索,在这条线索的牵引下,文章交代了‘我”对鸟儿的爱护和尊重;围绕描写对象的特点立意,使文章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大意正确即可)
8、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9、(1)蹦到杯上,俯头喝茶,偏脸瞧我。(2)放胆跪到纸上,绕笔来回蹦,小爪发声响。(3)小嘴啄笔尖,友好啄手指。
10、小珍珠鸟之所以"再三呼唤"才飞归鸟笼,是因为它已开始对“我”,对书桌的环境有一种依恋之情,而依恋的基础则是小珍珠鸟对“我”的信赖,它反映“信赖,往往产生美好的境界”,这个主题。
11、略 12、神态、动作,信任、喜爱 13、揭示中心,深化主题
(二)
14、砂:掉入 钉住 蚌:挤出 洗、浸、润滑
15、外形由有棱角,坚硬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自身价值,由不值一文的一粒砂变成了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有永久的价值了。
16、“你”指读者,内容上把物与人紧密联系起来;结构上承上启下。
17、孕育了一颗具有永恒价值的珍珠,同时,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和慰藉。
18、略 要求:能围绕本文和联系谈看法,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19、 míng suì kāo mèi
20、离开 神情 打洞 突然 多少
21、略
22、姿势:犬坐于前 神态:目似瞑,意暇甚
假寐目的:诱敌 径去目的:意将隧人以攻其后
毙狼经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23、屠户杀狼
24、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5、C
26、B
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