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卷

2014-5-11 0:09:50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6+4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l)             ,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                     

(5)《次北固山下》刻画破晓日出,江上春早,抒发诗人情怀的诗句是:

                                 

(6)《春》中运用联想,由春花写到秋实的一句话是: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写出与下列成语有关的人物或作者。本题(5)-(8)小题为附加题,学生可做可不做,做对加分。(4+4分)

  ⑴温故(  )新           ⑵老骥伏(  )        

⑶(    )安知非福        ⑷明(  )秋毫          

⑸卧(  )尝胆           ⑹负(  )请罪        

⑺三顾(  )庐           ⑻完(  )归赵        

3、为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的选项。(12分)

⑴选出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嫌恶(è)    匿笑(nì)  妥当(tuǒ)     炫耀(xuàn)

B、丫杈(chà)  寒颤(zhàn)  骸骨(hái)    匀称(yún)

C、陛下(bì)   澄澈(chéng) 分歧(zhī)    静谧 (mì)

D、瑟缩(sè)   霎时(shà)  踉跄(liàng)   女娲(wō)

⑵选出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苦心孤诣 绝别 宛转 绵延   B、豪不犹豫 喧嚣 妄弃 嬉戏

C、津津有味 葱茏 弥漫 攥着   D、更胜一筹 花瓣 潦亮 爱慕

⑶选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说法错误的一项:  (   )

A、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夸张)

B、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比喻)

C、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反复)

D、我要悄悄的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拟人)

⑷选出作家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 (   )

A、辛弃疾——宋朝著名爱国词人——《西江月》

B、老舍——著名作家——《济南的冬天》

C、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D、沈复——清代文学家——《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⑸选出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 (    )

    A、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B、山郎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⑹选出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我听见有人在啜泣,正在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纳罕:惊奇,诧异)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请我与你唱和吗?(唱和:歌唱时此唱彼和,互相呼应。)

 D、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酝酿:指造酒的发酵过程。)

二、阅读理解(7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4—8题。(11分)

《论语》十则

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⑶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⑷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⑸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⑺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⑻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⑼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⑽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C、思而不学则殆        D、是知也

   5、下列句中而字的解释与其它三项不一致的一组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时习之

 C、任重而道远     D、学而不思则罔

6、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习之(按时)        为人而不忠乎?(计谋)

B、学而不思则(迷惑而无所得)   人不知而不(怨恨)

C、不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经)

   D、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啊)

   7、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天气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三个人一起行走,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在其中。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所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按要求用原文填空。(3分)

⑴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一个句子:

                                         

⑵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一个句子:

                                         

⑶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一个句子: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2题。(20分)

孟轲(战国思想家孟子)之母也,号孟母。其(房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安顿你)也。”乃去,舍市旁,其嬉戏为贾人衒卖(沿街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搬迁)学宫(学舍)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处借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打拱作揖)。孟母曰:“此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6分)

(    )舍(   )墓    孟子之(    )也

(    )居之     (   )成大儒(    )名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⑴嬉游为墓间之事                                  

⑵此可以居吾子矣                              

11、文中的六艺具体指哪六种经书?请写出来。(6分)

                                         12、与这则故事相应的成语是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4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7题 (13分) 

⑴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

⑵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⑶“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⑷“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⑸“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给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⑹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⑺“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⑻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⑼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⑽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⑾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⑿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3、第⑴段描写了“我”什么样的心理?请用一两个词语加以概括。(2分)

                                      

  14、文中与“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相照应的一个句子是:(2分)                                

  15、这段文字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人?请列举出来。(3分)

                                      

  16、“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一句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7、“可是,这能全怪我吗?”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4题 (30分)

              零点降生

(1)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里就有一个零点出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是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2)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我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由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急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满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3)母亲怔住了。

(4)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是因为你的心太浮,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5)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6)8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一这时我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了。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的20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7)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8)“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 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9)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愚蠢啊!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开掘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

18、文中加点的“无所事事”是什么意思?请加以解释并写出三个同义成语。(4分)

      解释:                               

      同义成语:                            

  19、从文中看,“母亲”有两个方面的特点,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4分)

    答:①                               

       ②                             

20、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原文词句作答。(不超过规定的空格)(4分)

    答:□□□□□□□□□□□□□□□□□□□□□□□□□□□□□□

 21、为什么说愧疚不安的应该是我?(4分)

    答:                                 。

  22、母亲怔住了为什么怔住了?(4分)

    答:                                 。

  23、试着根据故事的主旨写出有关的名言警句(自编的警示性的语言也可以)。(4分)

    答:                               

  24、有人说,上帝如果给你关上了一扇门,那他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为你打开一扇窗。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三、作文(50分)

       ,我明白了

还记得临出门时被妈妈拦住“逼”你喝牛奶吗? 还记得坐在电脑桌前被爸爸强行关机“押”回书桌吗?还记得你在大嚼田园汉堡时妈妈喝着红茶微笑地注视着你的神态吗?还记得你做错事时老师严厉的目光吗?……爱是絮絮叨叨,琐琐碎碎,爱是细微未节,鸡毛蒜皮。请在横线上填上妈妈或爸爸或老师,使题目完整,然后作文,注意要写出真情实感,字数在500字以上。

期末考卷答案

1、(1)绿树村边合 (2)枯藤老树昏鸦(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4、(1)知  孔丘 (2)枥 曹操 (3)塞翁失马 刘安 (4)察  沈复 (5)薪 勾践 (6)荆  廉颇 (7)茅 刘备 (8)璧  蔺相如 5、(1)B (2)C (3)C (4)C (5)B (6)D 6、C 7、D 8、B  7、C  8、略,符合要求即可。  13、无可奈何(被逼无奈) 14、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15、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16、这是环境描写,衬托出“我”当时的悲伤、失望的心情。 17、答案略,言之成理即可。18、什么事也不干。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游手好闲 19、①关爱子女;②善于引导、教育子女。 20、不能听天由命,要用自己的双手开掘出幸运之泉。 21、自己不努力,整天无所事事,却还要埋怨母亲,埋怨命运,让母亲承受这么大的精神压力。 22、母亲对我的种种表现感到吃惊,感到迷惑不解。 23、命运把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