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下期末语文复习综合卷

2014-5-11 0:09:50下载本试卷

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复习综合卷

班级        姓名        学号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 基础训练1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   )古   (   )灭  zhù(   )立   苍qióng(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在表中订正:(4分)

  成群集队 呕心沥血  喜出望外  锐不可挡 红装素裹  金碧辉煌

  扶摇直上 含辛如苦  经久不息  循序渐近 人声鼎沸  融为一体

错别字

正确字

3、古诗句积累:(4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               

(2)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4)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把答案填在括号里。(2分)

①     老斑羚哀咩一声,像颗流星似的笔直坠落下去。(   )

②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

5、仿照所给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2分)

〔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答:风筝:                

    友情:                       __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一)(11分)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6.从文中摘出相关内容,解说“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少年们娴熟的驾船本领是如何表现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说“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能反映“我”心情的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然而又自失起来”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这四段内容,用一句话来表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散学了,--你们走吧。”

11.这段文字选自小说《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3分)

12.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后为什么会变得“脸色惨白”?(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弗郎士为什么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起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语段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2分)

15.韩麦尔先生最后“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法兰西万岁”,这一举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2分)

退刀记

 [新加坡]西尼尔

干了多年的店员,遇到的怪事可真不少。

就说前些时候吧!一位老人来到了柜台前,硬说要把东西退回。

“老太太,这把刀你已经用了一个星期了,退不得的呀!”

“可是……可是这把刀子太阴冷,用了令人厌恶、心寒!”

“哼哈,老太太,你看看,这类牌子与款式,市面上流行得很啊!”

“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以前被用来杀了不少人呢。”

“不可能吧?这是最新设计的。”

“有,有,杀了人……”

“您看见了?”

“哦,这……倒没有,我若看见了,我也没命了。”

“那可别乱说,小心警察找你问话。”

“但是,我老伴,还有幼弟全家是被杀过了!”

“全家!真的!报警了没有?”

“没有!不可能的……凶手还歪曲了真相……

“哦……”

我不知如何接下去才好。老妇人看到我态度坚硬,没有意思接纳她的退货,也就怅然离开了。

临走时,我想想,不可能吧!这么一把小刀,杀不了这么多人的。我拉开喉咙问道:“老太太,是在哪发生的啊?”

“南京。”

“什么?南京街?”

我蹲下柜台,把那种款式的刀子取出,研究了好一阵子。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刀锋较光亮了些吧!还有一排小小横行的字样:

日本制造。

16.老妇人退刀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据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日本制造”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老妇人是怎样一个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说说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妇梦中咳嗽。(1)宾客意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袖出臂,两战战,几欲先。(14分)

22、解释画线加粗词的意思。(6分)
虽:___________  指:___________    名: ___________  

奋:__________  股:         走:_____________
23、与“中间力拉崩倒声”的“之”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学而时习 B蜀鄙有二僧 C.志士不饮盗泉水 D.于厅事东北角
24、翻译文中画线句。(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 2段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找出第二段中属于侧面描写的一句。在文中用波浪线标出。(2分)
四、作文(40分)

题目:生活告诉我――     

要求:1、在题目的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短语或俗语,构成自己的作文题目,比如:做人要诚实、做人要有爱心、做事要有毅力、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得尊重别人等。

2.写一篇不少于600 字的记叙文,要有适当的抒情和议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答案

3、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风半夜鸣蝉  草色遥看近却无  忽如一夜春风来 

11. 最后一课 法 都德

12. 因为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结束,阿尔萨斯人民被迫与祖国语言告别,他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感到悲愤与哀痛。

13.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起来。

14. 动作、语言、神态

15. 对祖国深切热烈的爱和祖国必胜的信心

16.因为“这把刀子太阴冷,用了会令人厌恶、心寒!”“不过,以前被用来杀了不少的人呢。”

17.解答上文中的悬念。

18.凶手不肯承认他们杀了人,推脱责任。

19.爱国、爱家,对敌人充满痛恨。

20.一位老妇人经过南京大屠杀事件,要求退还日本制造的刀子,表现出老妇人对侵略者的不满与痛恨。

21.本题言之有理即可。

22、( 1)即使(2)指:指明(3)说出(4)卷起(5)大腿 (6)跑

23、A 

24、(1)客人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人也渐渐坐端正了。

(2)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声。

2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