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上第三单元测试卷(新教材)

2014-5-11 0:09:51下载本试卷

初一上第三单元测试卷(新教材)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1)丝绦(ti2o)                 袅娜(nu$)

   凝(n0ng)妆               谚(y2n)语

(2)收敛(li4n)                 屹立(y@)

   铿锵(k5ng)               婀(6)娜

(3)奸谗(ch2n)                 娇(ji2o)健

   海市蜃(sh8ng)楼           忠心耿耿(g7ng)

(4)丝绦(ti1o)                 袅娜(nu$)

   铿(k5ng)锵               奸谗(ch1n)

2.为下面加粗词选择正确的释义

(1)夏                                          [  ]

A.第二个

B.一季的第二个月

C.地位居中的

(2)晒                                          [  ]

A.烤

B.热

C.烤熟的肉

(3)广                                          [  ]

A.沙漠

B.冷淡地

C.空旷

3.加粗的三个字读音都不同的是                         [  ]

(1)范            样         劳

(2)气            泥         一唱一

(3)乔武          丽         繁

(4)便宜            方便         大腹便便

4.“两个孩子高兴得跳了起来”中应读轻声的是              [  ]

(1)个       子      得       了

(2)子       得      了       起来    个

(3)子       得      了       起来

(4)子       得      了       来

5.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

(1)奸谗       俨然       金碧辉煌

(2)花卉       矫健       一幅漫画

(3)凝妆       屹立       雅雀无声

(4)娜动       谚语       拙手笨脚

6.形声字形旁相同的一组                             [  ]

(1)屹峦仙            (2)凝凉汔

(3)忠悟慕            (4)咂吾围

二、判断题(20分)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1)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嘻闹声,响遍了整个海滩。   [  ]

(2)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致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  ]

(3)它(满月)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  ]

(4)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  ]

2.指出没错别字的一句                                [  ]

(1)仓郁的树,在江中投下了绿油油的倒影。

(2)他们是勇士,而不是儒夫。

(3)尤其惊心动魄的是江心。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簿烟。

3.判断正确的一项                                   [  ]

(1)汉字构字方法最重要的是形声。形声,就是一个字由形旁和声旁两个部分组成。

如:煦、照、曦、明等。

(2)每个汉字的笔画都有固定的数目。如“臣”字是六画,“长”字是四画。

(3)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折、捺、提。

(4)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机敏”这一词条必然会排在“机能”这词条之前,四个字的词条必然排在两个字的词条之后,例如“绿色植物”必然排在“绿化”之后。

4.判断加粗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欣欣张开了眼。                                [  ]

①这样②然而③地

(2)呼朋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  ]

①牵引②伸着③招引

(3)一年之在于春。                                [  ]

①计算②主意、计划③打算、做计划

5.判断正误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  )

(2)“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这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  )

(3)《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散文,作者原名舒庆春,字老舍。  (   )

(4)傍晚,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的薄雪上,这景色使作者联想到“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这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  )

(5)“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  (   )

三、填空简答(20分)

1.阅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然后填空

(1)第一段概述北中国的冬天,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因为它:____、____、____。

(2)第二段描写阳光照耀下的____和____,写出济南冬天的____。

(3)第三、四段描写____,写出济南冬天的____。

(4)第五段描写济南冬天的水,写出了它____的特点。

2.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为什么在这一段写北京的冬天和伦敦的冬天?

答:________

(2)下面是对“毒”的几种解释,哪个解释适合“日光是永远那么毒”中的“毒”? [  ]

A.有危害性质的东西          B.毒害

C.凶狠                     D.强烈

(3)在“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中,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答:________

3.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副词

(1)一会儿,风平云散,天空____明净,碧蓝。

(2)雨后的天空显得比平时____晴朗。

(3)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____了!

(4)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是____好看。____像一片火似的,红得耀眼。

(5)月亮出来得____晚,____像一位等待观众平静下来____姗姗出台的仙女。

4.填入最恰当的一项                                 [  ]

(1)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       [  ]!

(2)除此之外,就是                                 [  ]。

(3)人,最(  )的是生命。

(4)拥抱之后,他就(  )地问我:“带来了吧?”

①秀颀       肃静       珍惜        真切

②秀美       幽静       可贵        急切

③秀丽       安静       珍贵        殷勤

④秀气       寂静       宝贵        殷切

5.各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1)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  ]

(2)那么为什么又是“基本”属实呢?因为老实地说,有这么回事实在有点不好意思。给它来个“基本”,打个折扣。                                               [  ]

(3)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当它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受其利。                                                      [  ]

6.画横线的词语的感情色彩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1)偏偏画了一个像煞有介事的挤奶者。

(2)能想出这样的艺术展现手法,应算是难能可贵的高招了。

(3)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

(4)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

四、阅读答题(20分)

①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②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1.第①节中表现霞光色彩变化的词语是____。

2.第①节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本体和喻体。

3.第①节文字着重写了启明星的____和____的特点。

4.第②节中的“明灯”是指什么?引号有什么作用?

5.第②节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6.仿照第①节文字,写一段话,描写夏夜的星空,要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字数在200字以内。

五、作文(20分)

题目:《我们的学校》

要求:(1)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2)600~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