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语文(下)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
一、语文基础知识:(18%)
1.同学向你问一道难题,你又很忙,不能马上帮他解答,你比较得体的回答应当是( )(2%)
A.请等一会儿,我忙完就来帮你。
B.我哪有空闲时间给你讲题。
C.不行,我很忙,我绝对不可能帮你。
D.没看到我正忙着,别打扰我!
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
(1)单位时间内的某种物体所走的路程,叫做_物体的速度。( )
A.一种 B.这种 C.某种 D.这些
(2)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情的经过_____,你们就不必再问啦。( )
A.一窍不通 B.一筹莫展 C.一无所知 D.一团漆黑
3.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2%)
A.怜悯 翱翔 蠕动 沁人心脾
B.踌躇 粗糙 怅惘 漫不经心
C.破绽 隔膜 薄暮 稍纵即逝
D.折服 丰盈 纤维 淳淳告诫
4.在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填上适当的词语:(2%)
联欢会上,他弹奏的曲子,像冲出山峡的溪水一样欢畅,像_____一样欢快,宛如带着人们来到了__________。
5.把下列成语、诗句补充完整:(6%)
口__心__ 继__开__ __长__短
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
只可意会,______。 欲加之罪,______。
二、阅读理解:(40%)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试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A.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B.那颗种子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乙)不过,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这倒不是因为生之艰辛与苦恼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我自认为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为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时光不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12%)
1.(甲)段的作者是我国____(地名)作家____;(乙)段是___(国名)散文家____写的。(2%)
2.两段同在抒写“生命”,但从表达方式上看,(甲)段侧重于_______;(乙)则侧重于_____。(2%)
班级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
3.(甲)段划线A句中的“生命”指的是________;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4.请说说你对(甲)段划线B句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乙)段作者为什么说“生之本质在于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6%)
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⑴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我不爱吃。”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了我的“囊”中之物。可八岁时由吃引起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⑵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准是又有好吃的啦!”我想着,便偷偷地藏在爷爷卧室的门外看。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了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爸,这是你最爱吃的鲜荔枝!”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⑶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我感到很奇怪,便问道:“爷爷,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喜欢吃荔枝吗?”“噢……爷爷以前爱吃,现在不……不爱吃了!”“太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我吃。
⑷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鲜荔枝给吃了?”说着就把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爷爷的床边。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爷爷赶紧说:“没关系,我--我不爱吃……”
⑸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并非爷爷不爱吃,而是他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
⑹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优势让给了我。而我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我也不喜欢,留给您自己吧!
⑺一串鲜荔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2%)
A、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B、文章记叙的是“我”八岁时发生的一件事。
C、文章是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移来记叙的。
D、文章运用第一人称写法,“我”是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
2、语句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2%)
A、“我”贪吃爷爷“不爱吃”的东西,这是“我不懂事”的表现。
B、爷爷看“我”吃荔枝时“默默地笑”,体现了他对“我”的疼爱。
C、第⑶段中“我感到很奇怪”的原因,是因为爷爷说的话和
班级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
姑姑说的话互相矛盾。
D、“我”也学会了“撒谎”,表明人们都撒谎,“我”也不得不这样做。
3、对爷爷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2%)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和蔼
4、本文描写人物方法有哪三种?请写在横线上:A、____;B、______;C、_____。(3%)
5、对本文所用的写作手法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2%)
A、文章采用了顺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手法。
B、一串鲜荔枝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主要围绕这一条主线来写。
C、作者借鲜荔枝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D、文章的表达方式以抒情为主,辅之以描写、议论和叙述。
6、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文章第⑵段是事件的____部分,第⑷段是_____部分。(2%)
7、文章中的“我”通过这件小事明白了什么道理?(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甲)我独自一个___(散步、闲游、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___(桔红、琥珀、金黄)色的晚霞渐渐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林子啦,坑洼啦,好像一下子都掉进了___(无边、神秘、恐怖)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___(着急、焦急、急切)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第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
(乙)……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12%)
1.给(甲)文中空缺处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2%)
2.(甲)段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晚归图,而(乙)段写的则是一幅_________的图画。(1%)
3.(甲)文中写“羊儿”归圈和“乌鸦”回巢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从作者的心情来看,(甲)段是_____;(乙)段则是______。(2%)
5.给段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5%)
处( )___ 薄( )____ 圈( )___
( )___ ( )____ ( )___
重( )___ 称( )____
( )___ ( )____
三、作文:(42%,其中书写7%。)
题目:《__终于笑了》
要求:(1)选择“爸爸、妈妈、老师、我……”等词语,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少于500字。
语文第一单元答案卷
班级____ 姓名_____ 座号___
一、基础知识:
1.( ) 2.(1)( ) (2)( ) 3.( ) 4.像______________ 来到了________________
5._ _ _ _ _ _ ________
______ 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1.____ ____ ____ ____ 2._____ _____ 3.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 )2.( )3.( )4.____ ____ ____ 5.( ) 6.______ 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____ ____ ____ 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 _______
5.多音字注音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