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语文期考试

2014-5-11 0:09:51下载本试卷

初一语文期中测试题

武汉市新洲区三店一中  程刚齐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新林中学初一(二)班学生小乐,想利用双休日与同学去进行一次社会调查。但他的妈妈认为小 乐可利用双休日好好实习功课,另外,出外活动,家长也不放心。小乐怎样才能说服妈妈,请你帮他说出前两句话。(4分)

                                               

                                                 

2、学了《短文两篇》,你认为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2分)

3、《勇气》一文中,作者提到了两种“勇气”:美国青年的勇气和法国妇女的勇气。你认为作者更看重哪一种勇气?为什么?(4分)

4、将下列文言文译成现代文。(6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两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哪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感受。(4分)

二、阅读(35分)

(一)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家时,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一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时,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地拿起它,   

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给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

“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去看它,“那么多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真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中的黄金。

6、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请在过渡处第4自然段          内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2分)

7、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                          

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         ;表现她遭拒绝而失望、沮丧的一句是“                                         ”;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           ”的心理。(4分)

8、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一张“好看的画”呢?(3分)

9、“我望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一句中“不同”之处在于:大人是           ,而“她”则是                   。(4分)

10、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内容和结构上看分别起了什么样的作用?(3分)

11、全文的标题“爱的礼物”蕴含了怎样的深刻含义?(2分)

12、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心目中的黄金”有何含义?(2分)

(二)父亲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 ?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

父亲说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    给了他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童年。

父亲在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

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

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再呻吟,不认识似的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这就这样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单身宿舍躺下了。           中突然听到一声“崇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

我赶回县城,跪在父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手臂,把手帖在我的脸上……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13、文中的横线处应选填的词语依次是(  )(   )只填序号(2分)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朦胧    E、依稀   F、模糊

14、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这一点?(2分)

                                                            

                                                             

15、“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2分)

16、“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2分)

17、“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自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现。(2分)

18、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19、本文与朱自清《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文侧重写                  

    ,体现了父恩难忘。(2分)

三、写作(65分)

(一)按要求修改文章(15分)

(1)张小强同学学习勤奋,却善于动脑。(2)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学习非常刻苦。

(3)他在学习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做法。(4)早晨,他总是起得很早,穿好衣服,就到操场跑步。(5)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下来,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但他全然不顾,坚持跑完五圈。(6)锻炼之后,他抓紧时间读语文,背英语,一年四季,从不间断。(7)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他总是倒背如流。(8)晚上,他经常做大量的数理化习题,所以,一般的题目都难不倒他。(9)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认真的完成,做作业一点儿也不马虎。(10)遇到难问题,他不耻下问,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直到弄懂为止。(11)他还常常帮助同学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从不嫌麻烦。(12)有一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补课,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可喜的收获。刚进初中时,他的成绩一般,到了初三,成绩已在班上名列前茅了。老师和同学都夸他是个好学、会学,成绩优秀的好学生。

20、关联词使用不当的是第      句(只填序号,下同);应当把句中的“      ”改为“      ”。(3分)

21、语意重复的句子是第       句,可以删去“                  

      ”(2分)

22、前后顺序不合理的句子是第           句,应调整为           (2分)

23、用语不得体的句子是第        句。(1分)

24、文中有两处内容与中心无关,应当删去,请分别指出。(填写起止语句)(4分)

(1)从“                 ”到“                   

(2)从“                 ”到“                     

25、从完整地表现本文中心考虑,还应当补写有关张小强同学在学习上如何善于动脑方面的内容,请你试写几句。(60字左右)(3分)

(二)作文

26、有首歌词唱到:“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提到家,就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之感。家是我们人生的起点,也是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和归宿。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家,小到血亲之家,大到一个集体,一个国家,扩而广之,乃至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整个生物群。我们每个人都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角色,充当着不同家庭的成员。

根据提示,请你围绕“家”这个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