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2014-5-11 0:09:52下载本试卷

初一语文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5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起(jué)  然(zoù) 声(táo)  收(lián)

B、陷(lún)  见(biē) 狂(lán)  好(shì)

C、干(chuì) 土(dūn)  障(píng)  幼(zhì)

D、祸(rě)  竹(lì)   荡(dí)   弄(n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光耀门眉 贫弱不振 仿碍  B、飘飘渺渺 拔地而起 气概

C、如癫如狂 如饥似渴 书藉  D、气势磅礴 浩浩荡荡 宛转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实 急 火      B、拧  里  虚作假

C、血 湖 停泊     D、勉 辩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扬长而  相不远    B、刻不缓 义不

C、漫山野 读了一    D、不以为 全不顾

5、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4分,每小题1分)

(1)……把美的东西发掘出来,宣扬出去,让所有的人都受到教育_______(A、启迪B、感动 C、感化 D、启示)。

(2)你那英雄的_______(A、身躯 B、体魄 C、气概),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3)仗着我命大,好几次都是死里逃生,可这更_____(A、激发  B、激励  C、激动  D、激情)了我对探险的兴趣。

(4)战士们______(A、悲愤B、悲伤C、悲痛D、悲惨)地说:“我们要替亲人报仇!”

6、根据下列语意,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每小题2分)

(1)形容草木清翠鲜嫩,几乎流滴汁液。 (      )

(2)事情紧急,不能拖拉。 (      )

(3)在极危急的处境下侥幸获得出路。 (      )

(4)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    )

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是(   ) (3分)

A、我赞许道:“他们可得谢谢你呢!”他好像啥也没听见。

B、“叔叔,你别笑嘛。”他撅撅嘴巴儿,“真的呢,村里人都管我爷爷叫老黄牛,……”

C、周恩来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便问道,“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D、接着,他向我讲起了为什么天空像个大海呀!为什么黑色的云朵是雨的故乡呀……

8、本单元第二课作者以《春笋》为题的原因是(   ) (3分)

A、因为春笋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B、“我”和放牛孩子相遇在长满春笋的山上。

C、“我”和放牛孩子相遇在春笋生长的季节里。

D、以春笋比喻少年,以雨后春笋的蓬勃向上的生机比喻少年—代茁壮成长。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是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的。

B、汉语拼音拼写,一句话开头的字母,人名、地名的第—个字母要大写。

C、u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加w,如wu、wo。

D、《出塞》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写的,表达了他关心边防、期望能胜任的将领来守卫国土的思想感情。

10、下列几句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3分)

A、这漫山遍野的春笋,好像听到了我的心声。

B、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一蹦蹦到我的面前。

C、每次执行任务,我除了把被子、衣服、牙具等带在身上外,总要带上几本书,像《被开垦的处女地》、《高尔基短篇小说》等。

D、许多人表示要像革命老先辈一样,忠于人民忠于党,把自己的一切都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11、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文的最后是以抒情性的语言,赞颂少年周恩来的宽广胸怀和伟大志向的。 

B、《春笋》一文是以“我”的见闻(所忆、所见、所感)为线索,采用“以物喻人”的写法,把放牛娃和拔地而起的春笋联系起来写的。

C、《长江之歌》把歌唱大自然的雄伟景象与人们对祖国的内在情感融合在一起,表现民族的豪迈气概和祖国的壮丽辉煌。

D、普及推广普通话是具有为今后的生活带来方便这样深远的意义。

12、填空(13分,每格1分)  

(1)你从远古走来,_______________;你向未来奔去,________________。你用纯洁的清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新的时代。

(2)干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段阅读(48分)

(一)(16分)

 ①突然,他“啊哟”一声(  )起来。一看,原来山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爬到土墩上来,把他的裤权浸了个透湿。

  “怎么山水跑到这儿来了?”他(  )大眼睛,使劲地搔着耳朵根,②把夹在腋窝底下的蓝条子衬衫“嗖”的(  )到我的手上:“叔叔,给我当保管员吧,别让雨淋湿哟!”话音未落,他便倏然消失在雨水模糊的翠竹丛中。

  我出神地望着孩子消失的方向,不意把他的蓝条子衬衫给弄湿了,赶忙抖开,一看,里边忽然跳出一本用红领巾包裹着的《天象观测记录》,每一页都画满了各种各样的图画。我被几幅好像电影《孙悟空大闹天宫》里那样缥缥缈缈的奇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及至阵雨过去,夕阳点燃天底的云彩,我才着急起来:这孩子怎么还没回来呢?

  幸而,他留下了一行深深的脚印,引领着我穿过葱翠欲滴的竹林子,沿着山脚寻去,果然看见前边的沟渠里,一个浑身泥水的孩子正在(  )着腰,使出吃奶的劲儿,把一块大石头抱起来。我心里全然明白了。没来得及开口,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一蹦蹦到我的面前:“叔叔,这回一滴滴山水,都得乖乖地跑到水库里去啦!”

13、句中括号处依次应填的词是(    )(2分)

A、叫 瞪 送 弯       B、跳 瞪 塞 弓

C、喊 睁 塞 猫       D、嚷 睁 交 弓

14、文中划线的两句是起伏笔作用的,请找出与此相照应的句子。(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段描写了放牛孩子的事例是(请用六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__,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描写手法,表现了他有______________的好品质。(4分)

16、辨析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每题1分)

(1)《天象观测记录》的每一页上都画满了“缥缥缈缈的奇景”,说明放牛孩子不仅热爱科学,而且热爱艺术,喜欢画画。(    )

(2)放牛孩子“像一条快活的泥鳅”这一比喻形象地刻画出他贪玩、调皮的性格特征。(     ) 

(3)“用红领巾包裹”《天象观测记录》,说明这孩子是个少先队员,他非常爱科学。(    )

(4)随身带着《天象观测记录》,说明这个孩子正在积极研究天象;穿着裤衩,冒着雨去疏通沟渠,说明这孩子非常关心集体。(     )

17、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夕阳点燃天底的云彩。

A、他便像一条快活的泥鳅。

B、使尽吃奶的劲儿。

C、我被几幅好像电影《孙悟空大闹天宫》里那样缥缥缈缈的奇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D、山水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爬到土墩上来。

(二)(13分)

啊!黄河!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从你这儿发源,           啊!黄河!

多少英雄的故事,          你一泻万丈,

在你的周围扮演。          浩浩荡荡,

啊!黄河!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你是伟大坚强!        

18、这段诗歌节选自《_____________》,它的词作者是_________,音乐家_____________作曲。(3分)

19、解释词语。(2分)屏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诗中的“黄河”象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用“//”给这段诗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层次大意。(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9分)

  ①人各有志。②干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答案。③“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④许多人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⑤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去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⑥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⑦周恩来根本反对只是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⑧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⑨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的问题。⑩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11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紧逼一天,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⑿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啊!在他的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有了这样的胸怀,才能产生伟大的志向,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22、③句中用了引号表示引用,11句中周恩来说后面用冒号表示停顿,为什么说的内容不用引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⑤句中“门敲开了”中的“门”是(   )(2分)

A、指一般的用来供人出入的门。

B、指所有供动物进出的门。

C、指人所追求的名利。 

D、指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24、⑥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5、①至⑿句叙述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突出周恩来的读书目的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方法。周恩来的读书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6、对①至⑿句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⑿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⑿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⑿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⑿

27、上述两段文章中的“渺小的目的”指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恩来的“宽广的心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作文

28、题目:我的爱好

   要求:①扣住“爱好”来写,内容具体真实。②字数4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