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人教版)

2014-5-11 0:09:52下载本试卷

     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字的注音,每组有一个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1——4)

1.A.黑黝黝(yōu) B.杨朔(shù)  C.蜇(zhē)  D.分泌(mì)

2.A.提(tí) 防  B.身量(liang)  C.海棠(táng ) D.无垠(yín)

3.A.硕(shuò)大 B.老鸹(guā)   C.鹈鹕(tíhú)  D.退避三舍(shě)

4.A.潋滟(liànyàn) B.猬(wēi)集    C.虬(qiú)干 D.愚氓(méng)

5.选出解释没有错误的一组:

  A.颇:很。 猬集:比喻众多丛聚。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   诛伐:杀死。

  B.凄清:形容凄凉冷清。 (村)落:得到。 (荒)诞:荒唐的。 硕大:非常大。

  C.钟(爱):特别。 抿:合拢。(无所)事(事):做。(久)违:离别。

  D.珍爱:重视爱护。 恭顺:恭谨顺从。 巴(不得):盼望。垠:边际。

6.下列各组中,有一组的两个句子的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把它选出来:

      她从不打骂我们。          每逢看见蜜蜂……总不怎么舒服。   

   A.                 B.

      她正在打电话。           今天他身体不太舒服。[user1] 

      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      四周的建筑物似乎也矮了几分。

   C                  D

      他的回答很模糊。          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

7.选出对下面句子中三个“把”字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

  你不要老是把住门,还是拿一把锁把门锁上吧。

  A.介词 名词 动词    B.介词 量词 动词

  C.动词 量词 介词    D.动词 量词 动词

8.选出标点用得错误的一项:

A.小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 

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啰。

  B.我想起一个问题,就问:“一只蜜蜂能活多久”?

  C.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

  D.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

9.选出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

  ①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②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

  ③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④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A.①比喻、排比②拟人③排比④设问

  B.①比喻、拟人②拟人③夸张④反问

  C.①拟人、排比②拟人③排比④设问

  D.①拟人、比喻②拟人③排比④反问

10.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一位汽车出租司机把拣到一千元钱交给了失主。

  B.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五月四日的青年节。

  C.事后,他诚恳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D.柴油价格已下降一倍。

11.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依次填写最恰当的动词。

  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____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____。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____了我那童稚的心。

  A.减叫 回答 深入            B.叫喊 应答 钻进

  C.呼唤 答应 潜入            D.呼叫 答声 进入

12.如何理解下边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他们也还是带着那些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上几根荠菜……

  A.“迁就”表明他们怕得罪长辈,便假装顺从长辈的意见。

  B.“漫不经心”表明他们吃荠菜时无所谓,想吃又不想吃的心态。

  C.“挑”说明他们吃荠菜时只吃好的,不吃差的,没有节约的作风。

  D.“迁就”表明因不了解长辈的苦心而又不得不保持对长辈尊重的礼貌。

13.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A.表现了对蜜蜂的喜爱、赞美之情。

B. 表现了对蜜蜂的向往、爱慕之情。

C.表现了对蜜蜂的向往、赞美之情。

D.     表现了对蜜蜂的学习、向往之情。

14.你正排队买东西,一个后来的插到你前面。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认为委婉得体的说法

  A 你高声喊:“按顺序排队,请到后边去!”

  B 你小声说:“真好意思!”

  C 你说:“您如有急事,请站到我这儿,我到后边排队去。”

  D 你说:“别插队!自觉点!”

15.排列顺序:①日啖荔枝三百颗②卢橘杨梅次第新③不辞长作岭南人④罗浮山下四时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④②①③

二.改正错别字(5’)

慢不惊心  车水马龙  留连忘反  司空见惯  毛骨悚然                         

蠕蠕    糟蹋    谗丫头   两全其美  莫名其妙                   

 错    字

 正    字

三.填空:(29’)

  1.《荔枝蜜》是我国作家杨朔写的一篇________,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课文通过赞美蜜蜂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的__________。(1’*7=7’)

  2.《荔枝蜜》中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感情变化的触发点。(1’*5=5’)

  2.《挖荠菜》是______写的一篇散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贯穿全篇,通篇运用了______手法,希望青少年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5’)

  3.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

  4.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8’)

四.阅读理解(51’)

             (一)12’

①经过一个没有什么吃食可以寻觅、因而显得更加饥饿的冬天,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日子重新来临了!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觅、发灰莱、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把它下在玉米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是无上的美味啊!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篮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大棒子凶神恶煞似的追赶我,我甚至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上吱吱喳喳飞过去的小鸟,树上绽开的花儿和蓝天上白色的云朵。那时,我的心里便会不由地升起一个热切的愿望:巴不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像荠菜一样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

②多少年来,每到春天,我总要挑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带上孩子们到郊区的野地里去挖荠菜。我明白,孩子们之所以在我的身旁跳着、跑着,尖声地打着唿哨,多半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和煦的阳光,绿色的田野,就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似的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的身心全都感到愉快。他们长大一些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正像那些恭顺的年轻人,迁就他们那些因上了年纪而变得有点怪僻的长辈一样。这时,我深感遗憾:他们多半不能体会我当年挖荠菜的心情!

③等到我把一盘用精盐、麻油、味精、白糖精心调配好的荠菜放到餐桌上去的时候(小的时候,我可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那可爱的荠菜会享受到今天这样的“荣华富贵”),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看着他们那双懒洋洋的筷子,我的心里就像翻倒了五味瓶,什么滋味都有。因为我知道,这种赏光似的迁就,并不只是表现在对挖荠菜这一桩事情上。它还表现在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些见解和行为上。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有些见解和行为,都像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出土文物——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太远了,不顶用了。自然,我也并不认为我们的见解和行为就完全正确。只要他们不觉得厌烦,我甚至愿意跟他们谈谈我们在探索人生方面曾经走过的弯路,以便他们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隔膜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

1.“我”童年时候挖荠菜的心情是__________的,从两个词中可以看出,形容词是____,动词是______。(3’)

2.我所产生的热切愿望实际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3.文中三个划线的“迁就”的词性分别是:(    ) (2’)

A.动词 名词 动词

B. 名词 动词 名词

C.动词 动词 名词

D.       名词 名词 动词

3.“我”童年时吃荠菜觉得是“_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们吃荠菜时候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孩子们对荠菜的感情却是_____,这说明了______.。(2’)

5“我”带孩子们挖荠莱、吃荠菜的目的是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3’

  ①寒假开学,爸爸执意要送我到千里之外的大学。我不无感激。只是想到爸爸腰疼的老毛病,我就于心不忍。我坚持要自己走,——快二十的人了,再不锻炼一下,将来何以安身立命!我自信不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尽管我属鼠。

  ②“楚楚,我送你去,咱父女俩儿一路上也可以说说话。要不,你一个人多寂寞。”

  ③“不嘛——去年刚入学时,您不是已送一回了吗!这次该我‘独闯江湖’了!”我态度坚决。

  ④“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妈妈稍有愠怒,但又带着几分怜爱,“你是什么性格,妈还不清楚?天生和你爸一样:老实……”

  ⑤这话不错。我的确老实。小时候,别的小孩为非作歹,打得我鼻青脸肿,我居然一招未出,站在那儿挨打,而且从未“上诉”。进学校,上考场,别人都使出浑身招数,我却连接受同桌“援助”的勇气都没有。于是,谁都说我老实,老实得见了蚂蚁都不忍踩死,更不用说去做那些骗人的勾当,连在脑子里想都没想过。但对爸妈,我就有“资格”不老实——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不耍点脾气,还能算是“公主”吗?

  ⑥终于爸妈拗不过我,只好作罢。我得意忘形,又赢了一回——虽然赢得不光彩!

  ⑦火车启动时,我把头伸出窗外,挥手与爸妈告别的瞬间,忽然看见妈妈眼里含满泪花,冲我挥了挥手,急忙伏在爸爸的肩头,深怕我看见那晶莹的泪光。而爸爸那深 suì__ 的眼里也蕴含着无限( a 迷恋 b 依恋)。在车窗突然越过月台的刹那,我忽然才觉得一丝怅惆涌上心头,不禁泪眼迷离……原来自己还是( a 迷恋 b 依恋)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那一刻,才感到一个人将远行,孤清、冷寂袭击心胸……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深  suì___ 。 (1’)

2 .选词填空: (2’)

  l )爸爸那深 suì 的眼里也蕴含着无限______( a 迷恋 b 依恋)。  (   )

  2)原来自己还是______( a 迷恋 b 依恋)那温暖的屋檐。     (   )

3 .“我”坚持要自己走的原因是: (4’)

( 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爸爸执意送“我”的原因是:(2’)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等几种。上述文字中的第 5 段是属于_______,目的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6 .根据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

  ⑴上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援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独闯江湖:_________________

7.“那温暖的屋檐,为我遮风挡雨。”这句话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屋檐”指_______________,“遮风挡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3’)

8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a 表示引用; b 表示特殊含义或特定称谓; C 表示着重指出;d表示讽刺或否定。请说说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3’)

  ⑴我却连接受同桌”“援助”的勇气都没有。(  )

  ⑵对爸妈,我就有“资格”不老实。   (  )

  ⑶不耍点脾气,还能算是“公主”吗?  (  )

9 .说说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3’)

  A.解释说明 B 意思的递进 C 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D 语音的延长

( l )我就有“资格”不老实——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    (    )

( 2 )我得意忘形,又赢得了一回——虽然赢得不光彩。     (    )

( 3 )我自信不是那种胆小如鼠之人——尽管我属鼠。      (    )

                (三)16’

  ⑴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

  ⑵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

  ⑶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

  ⑷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她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腔水去喂猪。

  ⑸女儿说:"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

  ⑹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

  ⑺"我给它们喝柠檬汁,给它们喝牛奶。"女儿一脸稚气歪着头回答。

  ⑻后来妈妈问她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儿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

  ⑼"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

  ⑽"不喝!"

  ⑾不过那晚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而是因为妈妈训斥了她。这户老乡家数月来仅有的蔬菜便是土豆,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特地买了韭菜。但当小女孩看到他们用雨水洗菜、揉面时,她拒绝吃饭。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

  ⑿每天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最终都破灭了。土地已干得裂出了道道缝,农民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

  ⒀母女俩要回京了。女孩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

 

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因为他们从未尝到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的泪。 挥手告别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身后,却会把一种体会留在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我想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告诉他们"我要献爱心啦",也不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是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4’)

  干[user2] .(  )  剔(  )  莹(  )  夷(  )

(2)本文记叙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3)为什么说本文写的这位母亲“特别”?结合现实生活来谈。(2’)

(4)本文主要运用________描写手法写小女孩,小姑娘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2’)

(5)“爱心”的含义是什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文中画横线句子写的内容作能联想到鲁迅的哪两篇文章?(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一.B A D B D D C B C B C D A C D

二.慢——漫 惊——经 留——流 反——返 谗——馋

三.1 散文 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 辛勤劳动 无私奉献 辛勤劳动 无私奉献 劳动人民 

2 不大喜欢 动情、向往 赞颂 学习 吃荔枝蜜

3 张洁 我对荠菜的特殊感情 对比 什么是幸福 怎样才能得到幸福

4 5  略

四.(一)1。坦然/欢快 轻捷 奔 2。渴望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3。B 4。无上的美味 带着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 5。厌食 两代人之间有隔膜

(二)l .邃  2 .( 1 ) a ( 2 )b 3 .略  4 .略  5 .插叙我的确老实 6 .( 1 )汇报老师或家长( 2 )主动告知答案( 3 )一个人去大学 7 .比喻父母的照顾为我排难解忧 8 .( 1 ) b ( 2 ) d ( 3 ) b 9 .( l )A( 2 )C( 3 )C

(三)(1)hé tī jīng1 bǐ (2)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到贫穷落后的农村体验

没有水的感觉。 (3)现实生活中父母大多给子女创优越的生活 条件,而这位母亲却带着女儿到贫穷的地方去体 验生活,所以说她特别。 (4)语言描写,天真、幼雅。 (5)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 在。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 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6)①教育父母要给孩子以磨炼。②教育人们要 尊重和帮助生活条件不如自己的人。③要珍惜自己的生活。 (7)《社戏》《故乡》 (8)路



.


 [user1]

 [us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