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二中2001—2002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40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甘霖(lín) 婆娑(suō) 纤维(qiān) 惴惴不安(zhuì)
B. 绽开(zhàn) 温馨(xīng) 奢侈(shē) 相濡以沫(xū)
C. 希冀(jì) 薄暮(bó) 怅然(chàng) 南辕北辙(zhé)
D. 吓懵(mēng) 和煦(xù) 迸溅(bìng) 盘虬卧龙(zhā)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枕戈待旦(兵器) 相濡以沫(唾沫)
B. 无足挂齿(值得) 不堪重压(能忍受)
C. 稍纵即逝(消失) 蔚然成风(形容茂密,盛大)
D. 垂暮之年(向下) 乔装打扮(假)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 忍俊不进 弃置不顾 小心翼翼
B. 五风十雨 赡前顾后 惊心动魄
C. 奄奄一息 楚楚动人 枕戈待旦
D. 凶神恶杀 谆谆告诫 春寒料峭
4.句中画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详写和略写巧妙搭配,使得文章浓淡相宜,错落有致。
B. 进一步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当务之急。
C. 可视电话使得你和远方的朋友虽天各一方,却交谈甚欢,如近在眼前。
D.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2 分)
A. 一位汽车出租司机把捡到的一千元钱交给了失主。
B. 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五月四日的青年节。
C. 事后,他诚恳地接受了大家的意见。
D. 柴油价格已下降一倍。
6.下面这段话的语序已被打乱,调整后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的腿。
②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这飞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
③我呵着气,送给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
④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
⑤它是给刚才那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
⑥在这阴睛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A.①③⑤④②⑥ B.⑥⑤①②④③ C.③⑤④①②⑥ D.③①②⑥⑤④
7.如何理解下边句子中加点的字的含义,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2 分)
他们也还是带着那种迁就的微笑,漫不经心地用筷子挑上几根荠菜……
A. “迁就”表明他们怕得罪长辈,便假装顺从长辈的意见。
B. “漫不经心”表明他们吃荠菜时无所谓,想吃又不想吃的心态。
C. “挑”说明他们吃荠菜时只吃好的,不吃差的,没有节约的作风。
D. “迁就”表明因不了解长辈的苦心而又不得不保持对长辈尊重的礼貌。
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B.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
C. 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
D. 数字在我国却有着独特而悠久的发展史。
9.为下列句中画横线处选择准确的词语(把字母填入横线上)。(4分)
①她……把那小橘碗四周 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
A.相对 B.相互 C.相应
②我忽然想去 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
A.探望 B.看望 C.探访
③我提着这 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A.灵巧 B.灵活 C.小巧
④他吝惜地 着这块面包,心里不由得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没有发现它!”
A.拿着 B.捏着 C.握着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B. 口里小声地数着:“一,二,三,四……”
C. 他着陆的地点,是在一个整洁的,收拾得挺漂亮的果园里的一堵石墙附近。
D. “对,有福气。”将军重说一遍:“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1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2 分)
俯 贴耳 忍 不禁 迫不 待 不胜 举
12.下面一段话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3)
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悠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于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妆扮它们。
应写作 ; 应写作 ; 应写作 。
1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课文《提醒幸福》中“提醒”是“别忘了”的意思。
B.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纬度、经度、高下和古今的差异。
C. 《卧看牵牛织女星》和《月亮上的足迹》都是介绍天文知识的科学小品文。
D. 《七根火柴》写的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故事。
14.修改下面病句(注意:只改一处,在原文上改)(2分)
白求恩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15.填空:(5分)
①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 ,
。(2分)
②《小桔灯》的作者是 ,《七根火柴》的作者是 ,
《白蝴蝶之恋》的作者是 。(3分)
③此去泉台招旧部, 。(1分)
④投身革命即为家, 。(1分)
16.用下面几个词语写一小段话,要求意思连贯,不超过100字。(4分)
惊异 无聊 开朗:
。
二、阅读。(40分)
(一)(13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飞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分别找出能代替句中加点词的同义词。(2分)
答:①各种花 开放; ②燕子 归来。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子的意思。(2分)
①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
簌:
②年年如是。
是:
3.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大意。(2分)
。
4.第二段文字为了说明大自然的“语言”现象,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3分)
。
5.选文最末一句“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里的“语言”指的是(2 分):
。
6.第一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主要说明方式是 (2 分)
(二)(8分)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至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根据上段的语气和感情,文中空白处应补入的一个最恰当的句子是:( )(2 分)
A.我没有想到 B.我痛心疾首 C.我是很悲痛的 D.我有些伤心
2.对“只见过一面”中的“只”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愧疚 B.难过 C.悲伤 D.遗憾
3.“从这点出发”中的“这点”指的是:(1 分)
。
4.用“‖”将这段文字划分为两个层次(在原文是画)(1 分)
5.归纳这段文字的大意:(2 分)
。
(三)(7分)
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1.小序中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是:(3 分)余: ;得: ;旋: 。
2.“旌旗”本来的意思是 ,在诗中的意思是 。(2 分)
3.这首诗表现了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2 分)
。
(四)(12分)
①倡导读书,也就是倡导文明,是对中外古今仁人志士读书成才、读书受益、读书进步的高度概括。刘向将书比作药:“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医愚。”凯勒将书比作船:“一本书像一艘船,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海洋。”列宁将书比作动力:“书籍是巨大的力量。”高尔基称“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够医治愚昧,扩大视野,使人开拓进取,攀登高峰,这有铁的事实,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②倡导读书,革命导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列宁一生读过许多书。据统计,仅在《列宁全集》中,他引用自己读过的书就有一万六千多种。读书是毛泽东同志最大的嗜好,他读过的书不计其数。在他逝世的前两年,仅借阅书籍就达一千一百多册。他生前的卧室里、睡床上、书柜中到处都是书,整个住房就像是个小小的图书馆。江泽民同志也是读书的楷模,从他报告中的渊博知识,谈话中的
,诗词中的引经据典,运筹帷幄中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可以看出他是如何博览群书的。
1.第②段中的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博闻强记 B.博古通今 C.博学多才 D.博学多闻
2.用文中的词语填空。(2 分)
第①中引用刘向、凯勒、列宁、高尔基的话是说明读书能 、
、 、 。
3.分别用文中的句子概括各段的内容。(4分)
第①段: ,
。
第②段: 。
4.两段文字在运用材料和阐述观点过程中有什么特点?(2分)
。
5.给上文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
。
三、写作。(40分)
科技在飞速发展,过去人类的许多幻想,今天都一一变成了现实。试想20年后我们的生活。以“我在二0××年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忆叙文,不少于500字。
初一语文第二册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C,2D,3C,4D,5C,6C,7D,8D,9A、A、A、B,10B,11俯首贴耳、忍俊不禁、迫不及待、不胜枚举,12“悠”应写作“攸”、“于”应写作“予”、“妆”应写作“装”,13C,14去掉“精神”,15①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②冰心/谢婉莹,王愿坚,刘白羽。③旌旗十万斩阎罗。③血雨腥风应有涯。16略。
二、 阅读
(一)
1.①依次/先后 ②轻盈/翩翩 2. ①纷纷落下的样子。①指四季交替/指代上面的文字。3.简要说明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4.杏花开,桃花开,布谷鸟叫。5.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二)
1C,2D,3毫无自私自利之心。4……感人至深‖我们大家……。5记叙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论述学习白求恩同志的意义。
(三)
1.我,完成,不久/随即。2.旗帜,部队。3.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革命精神。
(四)
1B,2.医治愚昧,扩大视野,使人开拓进取,攀登高峰。3.第①段:倡导读书,是对中外古今仁人志士读书成才、读书受益、读书进步的高度概括。第②段:倡导读书,革命导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4. 第①段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观点;第②段举出领袖善于读书的事例来证明观点。5.倡导读书。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