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检测题(三)
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1、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草长莺飞 长叶开花 B.连翘和榆叶梅 翘首相望
C.不计其数 也会数数 D.不胜枚举 胜利归来
2、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B.……而自己却被禁闭在深宫里,永远度着孤寂的时代。
C.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
D.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3、句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我们 喜欢这无忧无虑, 希望它们漂亮美丽的; 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 忽视了装扮它们。
A.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B.不仅 还 但 却
C.之所以 是因为 即使 也 D.既然 就 如果 就
4、“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这句话应放在下面一段话的( )
①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②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③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④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⑤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⑥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⑦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A.第①句之前 B.第②③句之间 C.第⑦句之后 D.第④⑤句之间
5、从说明方法看,不同类的一句是:( )
A.当到达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8.6公里。
B.例如,1994就表示一共有4个“一”、9个“十”、9个“百”、1个“千”。
C.大约4000年前,地中海东海岸的腓尼基人发明了字母。
D.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公里。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4分,计20分)
6、将句中加线部分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
① 可是这个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见识少,遇到平常事情也感到奇怪。
( )
②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消失了鸣叫声,藏起了形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声。( )
7、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动词。(不少于4个)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8、给下面加点的词语各写一个反义词。
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去都富有感情。
①活跃( ) ②灵巧( ) ③轻盈( ) ④富有( )
9、概括下面一段话中有关“研究物候学的意义”的几个要点。(不少于4个方面)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答:研究物候学的意义:① ;②
;③ ;④
。
10、根据上下文,填空简答:
①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句中“只”字说明 ,“就”字表示 。
②“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就是说,春天提前9天。”句中“前者”指 ,“后者”指
。
二、阅读能力(每小题2分,计30分)
(一)
①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②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③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④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⑤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⑥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⑦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⑧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⑨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1、这段文字中“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种比喻说法,作者把 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是因为 。
12、第②句与第③句间的句号能否改为分号?为什么?
答:
。
13、给“物候学”下个定义: 。
14、第一段文字主要在于说明:( )
A.“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之间的关系。
B.劳动人民十分注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C.“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A、C两项兼而有之。
15、第一段用“ ”、“ ”、“ ”三个词语,以表明是大自然的语言,这样写,显得 。
16、第二段文字“言之有序”的“序”表现在( )(有几项选几项)
A.从古代到近代 B.从起源到发展 C.从知识到科学 D.从农谚到农业
17、品析上面两段文字,有误的一项是( )
A.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三个例子,这几个例子是依时节推移列举的。
B.“什么”在句中是疑问代词,不是不定指代词。“劳动人民”具体指农民。
C.“许多”一词限定数量,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D.“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桃花开、燕子来”短语两两成对,组织用心。
(二)
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田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爱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18、这段文字中描写莺时,用了大量的褒义词,如“ 、 、 ”(不少于三个),这些词语流露出作者 之情。
19、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20、这段文字的主要特点是( )
A.生动形象 B.平实准确
21、仿照下面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
造句:……并非……也不……
。
(三)
任何一个百花园都是一座美丽的时钟,不信吗?仔细观察一下,各处植物开花的时间常常是一定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牵牛花大约在清晨打开喇叭;芍药要在七点才张开笑脸;午时花要到中午才显出它的美貌;“怕羞”的夜来香,常常在傍晚八时才放香……百花不但能 (显示、表示、暗示)时间,还能告诉你季节。a桂花飘香迎中秋佳节,b与飞雪争俏的是梅花,c熟季花报告夏日麦收,d在春风中散香的是梨花。就是植物的叶子也可以报时,花生叶总是迎着朝霞开放,当夜幕降临时,它就要“睡觉”了。你看,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不是美丽的时钟吗?
不仅植物如此,留心一下你会 (发觉、发现、看到),公鸡的报晓啼鸣,老鼠的深夜出洞,候鸟的南来北往,各种生命的活动都有规律。
大量事实证明,光照、潮汐等只是生物节奏的外因,在生命内部还有一个类似钟表的结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生命之钟我们叫它“生物钟”。从视而不见的微生物到高等的珍禽异兽,包括人体在内,都有活着的生物钟:有和昼夜相适应的“日钟”,有和潮汐相适应的“潮汐钟”,有和地球公转相适应的“年钟”。高等生物体内的生物钟有几十种。
22、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前的横线上。
23、文中a~d四个句子的正确语序是( )
A.bdca B.dcab C.cadb D.dbca
24、本文第1自然段与《大自然的语言》的第1自然段相比较,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
A.从说明方法看,都用了举例法。
B.从修辞来看,都用了拟人和比喻。
C.从结构来看,都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D.从写法上看,都是从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说起,运用了较为生动形象的写法,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
E.从体裁看,都是文艺性的说明文。
25、本文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 )
A.生物的时间节律有外因,也有内因。
B.生物的内部有一个时钟。
C.一切生物都有生命之钟——生物钟。
D.高等生物体内有的生物钟有几十种。
三、口语交际和写作(40分)
(一)说话、写话(10分)
26、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根据下面一组词语所提供的情境写一段话。(要求:①150字左右;②可颠倒词语顺序,但每个词语必须用到文中,不能只是连词成句。)
2069年7月21日 太空 我看到了美丽的地球
1
(二)作文(30分)
27、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写法,抓住事物的特征,介绍一种小动物。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