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
1—2单元学习情况调查卷
说明: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一、积累运用(19分)
1.书写题。(本题不必书写,视卷面书写情况给分。)(2分)
2.古诗文背诵填空(8分)
(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 。沈复《童趣》
(2) ▲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曹操·《龟虽寿》
(3)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4)请写出一句含有“月”字(指月亮)的古诗: ▲ ,一句含有“花”字的古诗: ▲ 。
(5)猪八戒照镜子, ▲ 。
3.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一瞬 间(shùn) 痴想(chī) 尽快(jìn) 小憩(qì)
B.忍俊不禁(jīn) 酒酿(niàng) 绽开(zhàn) 花穗(suì)
C.瘦骨嶙峋(xún) 动弹(dàn) 糟蹋(tà) 迸溅(bèng)
D.盘虬卧龙(qiǘ) 茁壮(chū) 伫立(zhù) 鹤唳(lì)
4.名著阅读(2分)
《西游记》一书的作者是 ▲ ,请写出书中的一个故事 ▲ 。
5.请写一句名言警句贴在家里的书桌上。 ▲ (2分)
6.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使它们成为一组排比句。(2分)
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棵草的荒原;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滴水的河流; ▲ , ▲ 。
二、阅读理解 (41分)
(一)(10分)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沈复《童趣》
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 (2)以丛草为林 ▲
(3)以土砾凸者为丘 ▲ (4)怡然自得 ▲
8.翻译下列句子(2分)
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
9.作者小时候把什么当成“丘”、“壑”?从中可见他是怎样的一个孩子?(4分)
▲
(二)行道树(15分)
张晓风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许多朋友都说我们是不该站在这里的,这一点,其实我们知道得比谁都清楚。我们的家在山上,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旁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惟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但你们尽可以节省下你们的同情心,因为,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寞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但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无论如何,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
这时,或许有一个早起的孩子走了过来,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就是我们最自豪的时刻了。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的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10.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分)
▲
11.文章前后两次运用对比。第一次是 ▲ 和 ▲ 对比;第二次是 ▲ 和 ▲ 对比。(4分)
12.最后一句,“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忧愁什么?快乐什么?(4分)
▲
13.举例说明文中划线句的含义。(4分)
▲
(三)看不见的目标(16分)
夏季的一个傍晚,我出去散步。
在一片空地上,我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打出的弹子忽高忽低,每次都离目标很远。
我站在他身后不远处一直看,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子技术这么差的孩子。
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颗大小合适的石子来,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把石子夹在弹弓的皮套里,一颗颗打出去。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每次都瞄很久才打出一弹。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子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笑,说:“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那你为什么还带他玩这个游戏呢?”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呀。”
“呃……”我说,“可是他……不可能打中!”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的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递给他。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其实打得很有规律,抢打一弹,朝一侧移一点,再打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晚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累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啪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上,我对他们低声立说了句“再见”,然后转身朝回走。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14.在母亲告诉“我”孩子是个盲人前,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至少找出两处并说明理由。(4分)
▲
15.文中“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一句中“望”、“看”、“轻轻地说”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3分)
▲
16.母亲为什么要带孩子玩这个游戏?(3分)
▲
17.你认为文章的结尾有无必要,为什么?(3分)
▲
18.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3分)
▲
三、作文(40分)
同学们,经过一个来月的接触,你对你的同桌一定有所了解。请以《同桌的你》为题,写一篇记人的记叙文。选择恰当的典型事例,反映人物性格,写出人物的特点。(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 积累运用(19分)
1.卷面书写。视卷面书写情况酌情给分(2分)
2.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
(1)明察秋毫 故时有物外之趣 (2)老骥伏枥 壮心不已
(3)却话巴山夜雨时 (4)略 (5)里外不是人 3. B(3分)
4. 5. 6.略 (各2分)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10分)
7.(1)我 (2)把 (3)山丘 (4)舒适,愉悦的样子 (每空1分,共4分)
8.经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它和花台一样高,凝神细看。 (2分)
9.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是个富于想象,富于情趣的小孩子。(每答2分,共4分)
(二)(15分)
10.环境不断地受到污染,而市民对污染却早已麻木,这实在悲凉。行道树只是一种点缀,改变不了这种局面。 (说对一点给2分,共3分)
11.行道树 原始森林里的同伴 行道树 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中的市民。
(每空1分,共4分)
12.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意对即可,共4分)
13.如:居里夫人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研究放射性物质,历时数年,默默奉献,身心疲惫,最终发现了镭,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4分)
(三)(16分)
14.如:①“那孩子打出的弹子忽高忽低,每次都离目标很远。”因为目标只有七八米远,而那孩子的技术竟然如此之差,令人费解,因而可能是个盲人。
②“男孩子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男孩子停住了”,是因为听到了“我”的说话声,可他却不回头,“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因而可能是个盲人。
(能自圆其说即可,共4分)
15.“望”、“看”充分体现了母亲对盲孩子深深的关爱,“轻轻地说”说明母亲为了孩子的自尊,不想让他听到他们的对话。(3分)
16.“母亲”想让盲孩子过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或“母亲”想让盲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3分)
17.只要自圆其说即可。(3分)
18.如:①遭遇厄运是坏事,但可以锻炼人的意志。②只要坚持不懈,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以战胜的。③……(所言符合题意即可,共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