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一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试卷

2014-5-20 5:36:39下载本试卷

2005年秋季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7分)

1、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憔(cuì) 风(zhēn) 杀(lüè)
   B、寒(zhàn) 谎(sā) 脸(jiá)
   C、芽(lènɡ) 散(cāi) 分(qì)
   D、告(dǎo) 花(pàn) 笑(nì)
   2、句中加点的词语可以换成括号中的词语且换后表达效果更好的一项是(  )(2分)
   A、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傻乎乎(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B、我从来不肯妄弃(抛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C、后来发生了分歧(意见):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淡淡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3、句中( )处不能用问号(“?”)的一项是(  )(1分)
   A、我也不知道他后来怎样了( )
   B、我还能希求什么呢( ) 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C、“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 )”妈妈突然问我。
   D、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 )
   4、下列句子中有毛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C、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D、每次上体育课,每当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时,就觉得对不住她。
   5、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悲哀归去。(这里的“爱”指对母亲的爱,其“悲哀”是指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
   B、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慢慢地”、“稳稳地”表明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都很细心,都很稳重。)
   C、我母亲又过了一个冬天。(“熬”字可以让我们想像母亲过冬的艰难,也可想象“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D、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条的严冬,所以“惊异”;又因为“我”想起了小时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这一幕永远无法弥补,所以“悲哀”。)
   6、下列几组句子中表意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这能全怪我吗? 这能怪我吗?
   B、四年租金为三万元。 四年租金各为三万元。
   C、你的判断难道会准确吗? 你的判断不会准确的。
   D、我们难免会失败。 我们永远不会成功。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谢太傅雪日内集(      )    (2)俄而雪骤(       )
   (3)陈丘与友期行(        )    (4)相而去(        )
    二、阅读能力(55分)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22分)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慌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8、小兄弟的秘密被发现后,他的神情是         ,体现的语句是:

                 ,表现了他         的特点。(3分)
   9、“我”发现小兄弟的秘密后,对“我”运用了       描写,体现的词语有            ,表现了“我”当时的         心态。(4分)
   10、“即刻伸手抓断”中的“即刻”一词表示的意思是         ,其作用是               ,“得到完全的胜利”中的“完全”一词表示的意思是            ,其作用是            。(6分)
   11、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不超过12个字)               

     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12、“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本体是 

              ,喻体是            。这个句子说明玩具对儿童                            。(4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9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与友行(        )   ②去后至(        )        
   ③相(        )   ④下车之(        )        
   14、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尊君在不,通   ,含义是        。(1分)
   15、用原文填空。(4分)

①客人发怒的原因是                        
   ②客人不守信的原因是                         
   16、元方的话表现了他年龄虽小却                 。(3分)   

(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9分)

①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②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③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7、“我”决定走大路,委屈儿子来照顾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2分)

答:                                    

18、②段中,母亲改变主意要走小路时,为什么要“摸摸孙儿的小脑瓜”?   (2分)
  答:                                        
  19、“我”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中年人。请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语句,写在下面。(2分)

答:                                            

20、②段中画线句子描写了母亲放眼小路所看到的景象。试想一想,母亲看到这些景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3分)

答:                                 
  (四)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12分)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站口。她 甲 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
  乙 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21、请从备选词语中分别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1分)

甲:A、也许 B、一定 C、急于 答:选    

乙:A、无可挽回 B、到此结束 C、真相大白 答:选   

22、奶奶刚开始为什么“想说”又“没有说”?(请揣摩奶奶当时的心理作答。)(3分)
  答:                                         
  23、后来,奶奶所说的“这样多不好”一句中的“这样”是指              

       ,奶奶认为“不好”的原因是              。(5分)
  24、选文结尾写到孩子“推开妈妈的糖盒”,你认为她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                                  

三、作文。(48分)

以“理解”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