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07.11
考生须知:全卷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书写 | 总分 | |||
㈠ | ㈡ | ㈠ | ㈡ | ㈢ | |||||
得 分 | |||||||||
阅卷人 |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转弯mò 角 张huáng 失措 tuí 唐
长途bá 涉 毛骨sǒng 然 取dì
2.根据语境,从备选词语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空格处。(3分)
生活中不同的开始方式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陌生人彼此在凝视中用笑脸相迎,是 的开始;市民和进城民工在心中用尊重握手,是 的开始;看到口渴难耐的漂泊者,递上一瓢水,是 的开始;送人玫瑰,发现手有余香,是快乐的开始。
【备选词语:平等 仁爱 沟通】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B.屋子里放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D.谁也不会承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4.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少壮不努力, 。(《乐府诗集》)
(2)《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完全相反的一句是:
, 。
(3)《春望》一诗中写战事而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迫切心情的诗句是:
, 。
5.名著阅读。(3分)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时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人类而奋斗!”
上面是前苏联作家 (作者名)的小说《 》 中的 (人物名)说的一段话。
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2分)
金风玉露喜相逢,稻花香里说年丰。10月18日,南浔嘉宾云集,欢歌笑语。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时刻,2007中国·南浔经贸科技洽谈会在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隆重举行。10月19日,一批批中外客商将在签约桌前“千金之笔”,开始在南浔的投资兴业之路。这是南浔区用实力诠释动感南浔、促进全面合作的一次经贸盛会,更是南浔区向党的“十七大”献上的一份贺礼。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12分)
①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是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是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②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③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7.作者与父亲南京游逛了一天,文中只一笔带过,惜墨如金;父亲买橘子的细节,却大写特写,泼墨如云。这是为什么?联系全文回答。(3分)
8.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2分)
9.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分别说明了什么。(4分)
(1)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他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3分)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二)(10分)
难能未必可贵
①以公司冠名的摄影比赛吸引了一大批参赛作者,我们特意邀请了一位德高望重、在国内屡获大奖的老摄影家做评委会主席,把我们初选出来的作品请他过目。
②他的目光停留在附在作品的一张信笺上,良久才抬起头来问我们:“这是他通过初选的理由?”
③说实在的,那幅作品并不是什么上乘之作,构图一般,用光也没什么可取之处,但是那封信却写得非常感人。作者是一位残疾人,从小腿就瘸了,他在信里历数了自己为了摄影而付出的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和把摄影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决心,让我们几个评委都非常感动:太难能可贵了。
④老摄影家轻轻地把那幅作品抽出来:“如果你们是因为这封信才将他入选的话,我持反对意见。”
⑤难堪的沉默。良久,一位评委才咳嗽了一声,说:“如果我们不给他评奖的话,是不是就打击了一颗追求美、追求上进的心?”
⑥平素慈眉善目的老摄影家却表现出反常的严肃:“如果这么轻易就被打击了的话,那他就不应该把摄影作为他的事业来追求!”
⑦我也是为他的作品投赞成票的评委之一,所以也试探着谈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对于一位残疾人来说,能有这样的作品,的确已经很难能可贵了。”
⑧老摄影家叹口气:“如果你们坚持的话,可能会误导他走上一条完全不适合他的道路。如果他一直靠博取别人的同情来取得成功的话,那他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⑨ “至少对于我来说,”老摄影家摇摇头,语气却出奇地严厉,“选择摄影是我最后悔的选择。付出同样的努力,我完全可以在别的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难能虽然可敬,但却未必可贵。”
⑩老摄影家弯下身,轻轻卷起自己的裤腿,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条不锈钢的假肢。
(原载《意林》2007年第9期)
11.第②段中“这是他通过初选的理由”一句中,“这”是指什么?(2分)
12.“我们”明知那幅作品不是上乘之作,为什么还要让它通过初选?(2分)
13.人物的动作、神态往往能显示其内心活动。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想法。(4分)
(1)老摄影家轻轻地把那幅作品抽出来
(2)老摄影家叹口气
14.老摄影师为什么坚持不给自称为残疾人的选手的作品评奖?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解】①暝:夜色。 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③春芳:春草。 ④歇:干枯。
1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16.用自己的话将“竹喧归浣女”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1分)
(二)(7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要: 咸: 无论:
18.翻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2分)
1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什么人感叹、惋惜?为什么?(2分)
(三)(7分)
头尾之争
昔有一蛇,头尾自相与争。头语尾曰:“我应为大。”尾语头曰:“我亦应大。”头曰:“我有耳能听,有目能视,有口能食,行时最在前,是故可为大。汝无此术,不应为大。”尾曰:“我令汝去故得去耳。若我以身绕木三匝,三日而不已。”头遂不得去求食,饥饿垂死。头语尾曰:“汝可放之,听汝为大。”尾闻其言,即时放之,复语尾曰:“汝既为大,听汝在前行。”尾在前行,未经数步,堕火坑而死。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头语尾曰( ) 是故可为大( )
21.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头”为什么最后承认“尾”为大。(2分)
22.读了这则寓言,你得到怎样的启示?(3分)
四、写作(40分)
23.请以“心事”为题写一篇少于500字的作文。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 |||||||||||||||||||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2007.11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8分)
1.(3分,每字0.5分)抹 皇 颓 跋 悚 缔
2.(3分)沟通 平等 仁爱
3.(2分)D
4.(5分)①老大徒伤悲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3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6.(2分)示例:10月18日,2007中国·南浔经贸科技洽谈会在南浔隆重举行。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一)(12分)
7.(3分)南京游逛跟主题关系不大,所以略写;而买橘子的过程能充分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所以详写。
8.(2分)穿 爬 攀 缩
9.(4分,各2分)①再三:惟恐还有什么没嘱咐清楚,表明父亲对儿子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的。 ②赶紧:此时的“我”已体察了父亲对自己的爱,并深深感动,迫不及待地搀扶父亲,说明了儿子对父亲的心疼。
10.(3分)言之成理、文从句顺即可。
(二)(10分)
11.(2分)指“信”。
12.(2分)因为“我们”读了作者的信,得知一个残疾人为了摄影而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后,认为作者难能可贵,出于敬重、同情、鼓励,大家决定将其列入下一轮评奖作品之中。
13.(4分)①老摄影家认为该作品质量达不到要求,不同意进入评奖下一轮(或“不同意给这个作品评奖”)。②为“我”和其他评委的不当认识和行为感到惋惜。
14.(2分,说出两点即给满分)①这样能促使对方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和从事摄影工作的艰辛,有利于激励他进一步奋发努力。②这样可避免误导他走上一条完全不适合他的道路。③维护比赛的公正性。
三、古诗文阅读(17分)
(一)(3分)
15.(2分)D
16.(1分)示例: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欢歌笑语,那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衣归来了。
(二)(7分)
17.(3分)略 18.(2分)略
19.(2分,意近即可)桃花源人为外面的人感叹、惋惜,因为外面战事频繁,生灵涂炭。
(三)(7分)
20.(2分)语:对……说,告诉。 是故:因此。
21.(2分)头是迫不得已,不承认尾为大,尾就绕在树上,不让头去吃东西,就得饿死。
22.(3分)示例:人应该相互支持,不应妄自尊大。
四、写作(40分)
评分细则如下:
作文可以从语言、内容、结构三方面考虑给分。如果确定为抄袭文章,以15分以下给分。错别字三个扣一分,不重复扣分,最多扣2分,扣完为止;不够字数,每50字扣1分。
评分可参考下面等级:
【一类文:36——40】
语言流畅优美、条理清楚、能采用多种表达方式。特别优秀的文章,鼓励给满分。
【二类文:32——35】
语言流畅、病句少,条理清楚。
【三类文:28——31】
语言通顺,表意清晰,有明确的中心,有一定的条理。
【四类文:24——27】
语言一般,有一定中心,能基本说清意思,有废话,不吸引人。
【五类文:23分以下】
病句多,表意不清,条理混乱。
五、书写(3分)
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否则酌情扣分。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给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