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备考训练

2014-5-11 0:10:31下载本试卷

初三语文文言文复习备考训练

根据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一、    文言文考试题型包括: 

1、选择题 2、翻译句子 3、简答题

二、考试内容包括:

1、解释重点词语、识记通假字及意思、辨析一词多义现象2、翻译文言句式3、概括重点内容

(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本文选自      ,是我国的第一部     通史, 作者            

(朝代),    家,     家。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A.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         ) B. 扶苏以谏故  (        )

C天大雨,道不通  (         ) D. 天下秦久矣  (        ) 

E. 又令吴广之所旁丛祠中(         )  (           )

F. 陈胜、吴广喜,鬼 (      )    G. 今闻无罪,二世杀之 (        )

3.面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皆当行  之所旁丛祠中    B.乃丹帛曰 得鱼腹中

C.上使外兵 王侯相宁有种乎   D.多应者 功为王

4.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屯长  或以死,或以为亡  B.扶苏数谏故 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行卜  丹书帛曰“陈胜王” D.楚人怜之 然足下卜鬼乎

5.下列句子中不含词性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夜篝火,狐鸣呼   B. 大楚兴,陈胜王 C. 吴广以为然  D.此教我先威众耳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置人所罾鱼腹中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④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7.文中点示的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8.陈胜认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9.用四字简要概括陈胜吴广起义前做了那些舆论准备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之(       )

(3)秦王色  (      )      (4)臣未尝也(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①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译文:                                         

②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译文:                                        

③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4.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三)阅读下面《隆中对》中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苑、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豪杰并  (       )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   (        )   

尽南海  (       )    ④民殷国富而不知存  (        )

⑤将军既帝室之 (       )  ⑥ 总英雄       (        )

⑦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⑧如是    (        )

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自董卓已来 B. 名微而众寡 C. 国险而民附  D. 保其岩阻

3.翻译下列语句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译文:                                       

                                              

B.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译文: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译文: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译文:                                         

4.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①曹操:                                      

②诸戎、夷越:                                   

5.诸葛亮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6.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文言文阅读复习答案

(一)1、《史记》 纪传体 司马迁 字子长 西汉 文学家 史学家

2、A“適”通“谪”,发配 B 屡次 C适逢,恰巧碰到D 苦于E私自,偷着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F考虑、思索G有人

3、D 4、C 5、C

6、翻译句子

①   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都是死,倒不如为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

②(把绸条)放进人家网起来的一条鱼的肚子里。

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的看着陈胜。

7、天下苦秦久矣

8、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9、鱼腹藏书  篝火狐鸣

(二)1、“仓”通“苍” 青色 2、道歉 3、屈服 4、听说

2、①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②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③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以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用布衣之怒来,点出“士之怒”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看出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人。

4晏子使楚 蔺相如完璧归赵

(三)、1、①起兵、起事 ②图谋 ③物资 ④爱抚、爱惜 ⑤后代 ⑥招致 

⑦亲自 ⑧果真           2、A

3、A曹操于是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挟持天子来命令诸侯各国,(我们)的确不能与之争强夺势。

C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夺取它的意思吗?

D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来迎接将军你呢?

4、此不可与争锋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6、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5、诸葛亮舌战群儒,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