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训练(B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6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12分)
1.下列加粗汉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澄净(chénɡ) 腌渍(zì) 戛然而止(ɡá)
B.瞥见(piě) 虬枝(qiú) 旁逸斜出(yi)
C.绯(fēi) 甬路(tǒnɡ) 坦荡如砥(dǐ)
D.畸(jī)形 菜畦(qí) 潜滋暗长(qián)
2.下列加粗的字形义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简陋(丑陋) 即(就)合 非(不同)凡
B.魅(吸引)力 过(超过)度 荒谬(错误)
C.雄辩(辩解) 博(丰富)学 不已(停止)
D.繁琐(细小) 贪图(利益) 翘(向上)起
3.下列句子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B.特别是夏末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大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
C.……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政府必须下决心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否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能是空想。
B.在乾隆皇帝的地宫中,有着精美的结构布局及美丽动人的故事。
C.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将在上午10点发布重要新闻,请各位观众听众准时收听收看。
D.这个问题,市政府引起了高度重视。
5.下面对“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一句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反映作者对同胞们的愚昧麻木无可奈何。
B.表现了作者对同胞们的愚昧麻木非常痛恨、鄙视的思想感情。
C.表现作者对自己同胞的愚昧麻木强烈的愤激和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封建统治的深切痛恨。
D.反映作者对自己同胞的愚昧麻木的悲哀。
6.张斌要求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为她播放一首歌,说法恰当的是( )
A.我的同学小芳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祝愿她考试成功,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她吧!
B.我的同学小芳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祝愿她考试成功,我想您一定会乐意播放一首歌献给她的。
C.我的同学小芳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祝愿她考试成功,希望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她,好吗?
D.我的同学小芳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祝愿她考试成功,请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她,好吗?
(二)填空·简答(计14分)
1.选词填空。(4分)
(1)_________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_________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即使、那么、虽然、但是、如果)
(2)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_________无从插嘴,_________睡安稳了。(却、竟、仍、竟然、居然、显然)
(3)蝉是大自然的合唱团;以_________的音色,_________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优雅、优美、美丽、欢快、明快、明朗)
(4)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_________,给我_________的一个。(感激、感谢、感动、鼓舞、鼓动、鼓励)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怨天yóu人( ) ②jué铄( ) ③含辛rú苦( ) ④xuàn染( )
3.将画线部分改写,使之与上文构成对偶句。(2分)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水塘中闪闪的碧波,就像锦缎一样。
改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出下面诗句的上句或下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②汲幽泉以揉濯,________________。(苏东坡《菜羹赋》)
③日长睡起无情思,________________。
④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
5.以“一轮满月”为话题,写一段抒情性的话。(80字左右)(4分)
二、阅读理解(共34分)
(一)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这段的第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在文中的作用如何?(3分)
2.从文中画出三个比喻句(标上序号),并依次说明各是比喻中的哪种,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3分)
3.这一段除了比喻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举出例句说明,并谈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4.作者为什么生动地描述“清国留学生”梳辫子的细节,在辫子上大做文章?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男人梳辫子不伦不类,作者看不惯。
B.社会已发展到20世纪初叶,男人留辫子显得太陈腐落后。
C.日本男人不留辫子,中国留学生应入乡随俗,否则给中国人丢脸。
D.当时剪不剪辫子是反不反清朝、革命不革命的标志。这些留学生舍不得剪掉辫子,说明他们是清王朝的驯服奴才,回国后凭着一条辫子表示对主子的忠心,以便升官发财,所以鲁迅对他们给以辛辣的嘲讽。
(二)
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在宋诗集,不是王维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它们对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写成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自有其生命情调,有点近乎自然诗派的朴质,又有些旷达飘逸,更多的时候,尤其当它们不约而同地收住声音时,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
1.选文第一段中“衬字”的本义是什么?在这儿如何理解“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的含义?(2分)
2.蝉的歌唱是诗。语段是从诗歌的哪些角度进行比喻的?试具体说明。(2分)
3.文中画线的句子中“共同的情感”是指什么?(2分)
4.作者为什么说(蝉声)“也许,是一首抒情的边塞诗。”?(2分)
(三)
心田上的百合花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③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④a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b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c这时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⑤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⑥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⑦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作者(台湾)林清玄,文章有删节
1.“全心全意”和“默默”这两个词语用得恰到好处,请分别说说好在哪里?(2分)
2.根据上下文判断,“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这句话应放在第④段a、b、c哪个位置?(2分)
3.第③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展示了“百合”怎样的形象?(4分)
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2分)
5.文章以“心田上的百合花”为题,有什么含义?(3分)
6.百合已长出花苞,野草为何还嘲笑它?假如你是“百合”或“野草”,该怎样做?(2分)
三、作文(共40分)
一棵树未必就是自然界的那一棵。一棵树你肯定见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着时,心总会不由自主地一震,这样的一棵树你见过之后,必然会铭记终生。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呢?
请以“一棵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散文。
参考答案
一、(一)1.D 2.B
3.B(顿号应为逗号)
4.A 5.C 6.D
(二)1.(1)如果 那么
(2)竟 居然
(3)优美 明朗
(4)感激 鼓励
2.①尤 ②矍 ③茹 ④渲
3.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塘中碧波闪闪,像锦像缎。
4.①寄意寒星荃不察 ②抟露叶与琼根 ③闲看儿童捉柳花 ④山雨欲来风满楼
5.略
二、(一)1.表达了作者失望的思想感情,为后面写去仙台学习作了铺垫。
2.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明喻,本体:上野烂熳的樱花;喻体:绯红的轻云②头顶上……富士山。暗喻。本体:头上高高耸起的部分(或:头顶上盘着的大辫子和上面的制帽);喻体:富士山 ③也有……发髻一般。明喻。本体:解散辫子、盘得平平的头发;喻体:小姑娘的发髻
3.夸张,如:头顶上……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油光可鉴。反语:实在标志极了。作者用冷嘲热讽的笔触描写出“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对他们极端厌恶、鄙视的思想感情。
4.D
(二)1.曲子在曲律规定以外,为了行文或歌唱的需要而增加的字。文中的意思是:蝉是高明的歌者,蝉声如歌,曲韵自然。
2.从诗的字数句数,如绝句;从诗的表达方式,如抒情诗;从诗的内容,如边塞诗。
3.对夏的热爱与歌吟。
4.因为“我觉得它们胸臆之中,似乎有许多豪情悲壮的故事要讲”。
(三)1.“全心全意”表现了百合努力开花时一心一意、专心执著的特点。“默默”表现了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2.c
3.排比、拟人、反复。表现了百合信念坚定,追求执著的形象。
4.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或: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写作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
5.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或“百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6.第一问:答到“嫉妒、诋毁、心胸狭窄”意思即可。第二问:言之成理即可。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