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卷

2014-5-11 0:10:33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3.答题可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但不能用铅笔或红笔。

 题次

积累与运用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卷面分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按提示默写 (10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1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1分)

(3)□□□□□□□,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2分)

(4)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希望两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共享美好月光的两句词是:□□□□□,□□□□□。(2分),

(5)默写韦应物的《滁州西涧》。(4分)

  □□□□□□□,□□□□□□□。

  □□□□□□□,□□□□□□□。

2.下面几行文字优美生动,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4)题。(1+1+2+2分)

    生命是开的花朵,绚丽多姿,灿烂芬芳;

    生命是隽永的诗篇,清新流畅,意蕴深长;

            ,音律和谐,婉转悠扬;

    生命是奔滕的江河,汹涌澎湃,浩浩荡荡。

(1)第一行中,加点字“盛”的读音为:      

(2)第四行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该为      

(3)第二行中,加点词“隽永”的意思是:                       

(4)仿照前后句式,把第三行句子补充完整。(写在下面横在线)

                                             

3.我们已经学习了《论语六则》《论语十则》。请根据你的了解,完成下列各题。(6分)

(1)用简要的文字写出与孔子相关的一个故事:(不超过20字)

                                           

(2)写出与孔子言行论著链接的一个成语:                      

(3)下面是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的一副对联,请为它对出下联。

   上联:先师功德垂青史       下联: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①万钟于我何焉(      )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  

5.翻译“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分)

                                              

6.“是亦不可以已乎?”该句中的“是”指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7.简述文中画线句的作用。(4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语文诗话 (16分)

①语文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实质是工具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语文功能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很熟练地进行语言交流,甚至有明显语法错误的表达也不影响双方的交流。我认为,语文的产生、发展决定了语文的浅层次表达是生活实践,具有工具性;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

②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热烈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怎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陶醉?……

③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

④“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关爱亲人反使诗情更怯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因诗句而彼此拉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寂寞因诗句而得以慰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情因友情而更酣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多少萍水相逢的人因此而更具人文关怀……

⑤语文不仅表达着热爱,悠悠千古,浩瀚的文学海洋,更浮涌着多少忧愁、郁闷甚至或是猛呼抗争。

⑥屈原忧愁悲思而抒《离骚》,愤懑情极乃发《天问》;东坡遭贬、壮志未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陈涉苦难深重怒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都缀满一个个“情”字,但也不乏冷静理性。

  ⑧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折射出冷静的人生选择;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政治家的深重责任感;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已经挣脱并超越了自己的苦难,显露出普度众生的情怀;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更是一代伟人对饱经沧桑的神州大地的历史性洪钟巨响……

  ⑨“我以我的歌感动上帝/正如山以瀑布/正如山以瀑布/感动遥远的大海”。泰戈尔沉沉的喉音唱出的诗,感动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用语文抒写你的心灵,便是你自己的呢喃情话,同时也感动了——你、我、他。

8.本文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2分)

                                            

9.第⑦段是个过渡段。从内容上看,它总括上文第___________  _段,同时又引出下文。(2分)

10.第⑧段画线的句子去掉行不行?为什么?(2+2分)

                                                     

                                                       

11.参照第②段画线句的形式,选取你熟悉的诗词(不能与本卷使用过的诗词重复),完成下面句子(只要求选答其中一道,如果全答且正确,可加奖2分)。(4分)

(1)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                         ”的           

(2)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                     

                 ”的          

12.简评第④段的语言特色及其作用。(4分)

                                              

                                              

           (二)送报的青年   (18分)

①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一阵轻捷的脚步声便急急地上楼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准时。门没有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的时候,他便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②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起床,为200多户人家送报,送的都是楼房住户,要爬18000多级台阶。

③骄阳似火,青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片,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烁着一双清亮的大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④7月下旬的一天,青年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青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爬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

⑤我既高兴,又对儿子那种少爷作派很不满,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呼呼作响。每天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啜饮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⑥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⑦我说:“你看看人家送报的青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⑧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青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衣服湿透了,像个落汤鸡,胳膊上有一道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做错了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不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⑨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了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打点行囊准备上学了。一天早上8点刚过,送报的青年准时出现在门口,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⑩我随口问:“那你呢?”青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11我惊得不知说什么好。那青年补充道:“我爸是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请您多包涵!”

12青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2年第21期

13.送报青年是临时顶替父亲送报的。文中哪一句话能直接说明这一点?(2分)

                                             

14.第②段行文中出现了三个具体数字,请联系全文概括出它的二点作用。(2+2分)

  (1)                                      

(2)                                      

15.第⑦段画线句表现了“儿子”的什么心态?(4分)

                                              

16第③、⑤段分别描述了二青年“无忧无虑”的生活状况,但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却是不同的。请指出。(2+2分)

(1)送报青年:                                     

(2)儿子:                                       

17.用一句话表达你阅读完本小说后在做人方面的感受(不超过25字)。(2分)

                                             

18.选出对本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2分)

A 小说塑造了两个青年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 11段画线句的“惊”字,流露出“我”一直认为送报青年不应该考上北京大学的心态。

C 从小说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对“儿子”的不满之情。

D 这篇小说没有离奇的情节,语言也非常平实,而留给我们的却是沉甸甸的思考。

四、作文(50分+4分卷面分)

有人说,九年级是枯燥的,尝到的是辛苦,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九年级是金色的,经历的是充实,收获的是希望;有人说,九年级充满了竞争,友情似乎在你追我赶中淡薄;有人说九年级充满了友情,情趣似乎在你帮我助中浓厚------也许,九年级的心情是复杂的,九年级的生活是多彩的,九年级的感受是独特的,九年级的思考是深入的。人在九年级,身临其境,你一定有许多想要倾吐的东西。

请以“九年级”为话题范围,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有关九年级的故事,或抒写有关的九年级的心情,或发表有关九年级的见解,或展望有关九年级的前景。不少于550字。

题目:           

附加题 (10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至(3)题。(6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节选自《荀子·劝学》

①神明:最高的智慧。 ②圣心:圣人的思想。③跬步:半步。④良马。⑤功:成功。⑥锲:雕刻。⑦镂:雕刻。⑧黄泉:地下的泉水。⑨八跪:八足。⑩冥冥:形容深沉,此指专心致志。昭昭:显著。惛惛:义同“冥冥”。赫赫:巨大。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标点的位置。(2分)

蚓 无 爪 牙 之 利 筋 骨 之 强 上 食 埃 土 下 饮 黄 泉 用 心 一 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2分)

                                                 

(3)概括文段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超过20字)

                                              

2.法国作家勃纳德写过一部只有两句台词的戏剧《流亡者》,内容如下:

  流亡者:不管你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正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                               

  (流亡者马上离开了,全剧结束)

请你给原句填完整台词,要求能较好地照应剧情的发展。(4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按提示默写

(1)青草池塘处处蛙。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说明:多、漏、错一字扣0.5分,直至本小题分值扣完为止。)

2.(1)shènɡ   (2) “滕”应该为“腾”(各占0.5分)  (3)(言论、文章)意味深长

  (4)如“优美的旋律”“美妙的乐曲”等 (答案切合“生命”话题,语意与后面文字连贯,句式与前后的相同,即可得分)

3.(1)如“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站江边,慨叹‘逝者如斯’”、“周游列国”、“杏坛讲学”等等。

  (2)如“温故知新”、“不亦乐乎”、“不耻下问”、“学而不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等等。

  (3)如“儒学精华照五洲”(内容应与孔子相关,句式结构应与上联相同,平仄可以放松)

二、文言文阅读

4.①增加,指带来好处。(单独释为“好处”算对) ②天性,天良。

5.这二者如果不可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大义。

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多答扣分)

7.(1)设喻引出中心论点;(2)对论点作比喻论证。(每一要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

8.语文的高层次表达则是精神万象,具有精神性。(或 “语文具有精神性。”“语文具有工具性,更具有精神性。”  )

9.②③④⑤⑥

10.不能去掉(2分),如果去掉就不能与⑦段中“古今中外”的“今”照应了(2分)。(意思相近即可)

11.(答题要求:所填诗词与前一分句内容呼应,后一横线所填不能与文中的内容重复。课内外均可)如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澎湃激情。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磅礴气势。

12.大量引用诗句,并用排比句的形式铺陈(2分),从不同角度证明了“热爱我们人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或“语文应该是热爱”) (2分)

(二)

13.“万老师,从明天起,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答全文第一句或11段青年说的话都不能得分)

14.(1)送报的艰苦 (艰辛) (2)表现了送报青年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

15.对人的轻蔑和不可一世的狂妄。或 视自己为“天之骄子”,看别人为毛毛一虫。或 自以为是,看不起别人。(“对己”、“对人”两方面各占2分)

16.(1)坚毅、乐观 (2)懒散  (意思对即可)

17.(答题要求:紧靠内容,关于做人的,字数不超。)如:“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孝敬。” “人是平等的,不论如何不能看不起别人。” “不论生活如何艰辛,都要乐观面对。” 

“宽厚待人,是一种美德。”

18 B  (应理解为“我对送报青年考上北京大学感到意外”)

四、作文(略,按中考标准评分)

附加题

1.(1)蚓 无 爪 牙 之 利/ 筋 骨 之 强 /上 食 埃 土/ 下 饮 黄 泉 /用 心 一 也;

(多画或漏画每处扣0.5分,直至扣完本小题的分值为止)

(2)没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执着追求,就不会取得卓越(巨大)的成就(成功)。

(3)学习要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只要言及两方面就可得满分)

2.“悬赏是多少?”(答“我实在不敢收留你。”、“我实在是无能为力。”的可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