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10:34下载本试卷

初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6、7、8班使用)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题(4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

事实上,对于我们的感觉能力来说,(A)五官即使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这至高无尚的称号,应当留给大脑。在五官废寝忘食的sōu jí( )外界信息的同时,大脑的神经细胞更为忙碌,他们通过横向的连接和反馈的回路,飞速地传递有用的信息,(B)它们无时无刻地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大脑fù yǔ( ) 我感觉多彩的性质和多种多样的本领,它所发挥的作用,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所有这些,科学家们还只是刚刚开始破解。

①   、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sōu jí(   )       fù yǔ (   )       (2分)

②、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谁能够比得上它,如果改用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可以是                           (2分)

③、文中划横线的A、B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

A句改为:                B句改为:             

2、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3分)

A、苏霍姆林斯基,法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的研究。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

B、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词,“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这首词气势恢弘,意境壮美。

C、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傅雷家书》包含他对儿子的拳拳父爱,同时也是一部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D、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将雨塑造成温柔可亲的使者形象。诗中五次以“雨说”为提示语,是“雨”的诉说的内容变化和情感递进的线索。

3、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中,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甲、乙两学生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甲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做秀!”请你站在乙的角度,对甲的话进行反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三年级,我们迎来了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交流会《雨的诉说》,同学们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请你参与:

(1)   感受雨的情丝,填写“雨”的佳词妙句。(4分)

A、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          

B、        赵师秀的《约客》:           ,青草池塘处处蛙。

C、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D、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            ,浊浪排空。

2、品味“雨”的意蕴:指出下列带点“雨” 的含义。(2分)

A、不经历风,怎么见彩虹。(含义:             

B、屋漏偏逢连夜。(含义:               

3、用你的笔描绘四季的雨。(4分)

秋雨: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

春雨:                           

夏雨:                        

5、诗词填空(3分)

①《沁园春﹒ 雪》中能够表明作者写作主旨和豪迈心情的句子是               

②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之中与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构思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③   今夜偏知春气暖,                  。

6、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提炼出几个观点,并用精练、准确、有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4分)

材料:1919年,徐悲鸿为了学习西方绘画艺术,到欧洲留学。有一次,一个洋学生对他挑衅的说:“中国人愚昧无知,生来就是亡国奴的材料,即使把他们送到天堂里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迎上前去,大声说道:“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祖国,等学业结业时,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他进入巴黎国立高等艺术学校之后刻苦钻研,孜孜不倦。进校第一年,他的油画就受到法国艺术家弗拉蒙的好评,并在数次竞赛中都获得了第一名,使得那个看不起中国人的洋学生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可提炼的观点:A、                        

B、                         

C、                         

D、                           

7、欣赏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了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①、   阅读全诗,简要说说诗中的“野花”有着怎样的优秀品质?(2分)

                                 

②、   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简要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8、名著阅读:一位同学在读了《骆驼祥子》后,撰写了阅读心语:(4分)

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请你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繁星》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旨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文段选自《    》,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     通史。选文记载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作者     ,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文学家,史学家。(3分)

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文本框: A.辍耕之垄  使外将兵         B.乃丹帛曰    得鱼腹中

C.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楚人怜   D.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上使外将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分)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2分)

                                   

                                     

4.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2分)

                                

                                

5.怎样理解陈胜、吴广的“乃行卜”和“置人所罾鱼腹中”的做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1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马付才

①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

②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

③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

④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⑤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⑥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大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⑦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⑧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⑨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⑩黄春苹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⑾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3分)

                                                                

2、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浯的理解,(4分)

(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2分)

                         

⑵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F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2分)

                         

3、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3分)

                           

4、请谈淡你对第⑩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3分)  

                           

5、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3分)

                            

6.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足;是杰出,还是平庸,在比较中,我们往往都会感到自己的处境不如意。亲爱的同学,读了本文后,你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新的认识,对人生有新的感悟,请以“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为题,写一段话。(50字左右)(4分)

          感谢你,岩石下的小花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2—27题。(20分)

破茧成蝶

单士兵

①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①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②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

③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2)。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磐的凤凰③。

④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  

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注]①羽化:昆虫由蛹变为成虫。

  ②化蝶的传说: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梁祝为爱殉情,双双化蝶。

  ③涅磐(niè pán):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在文中指通过死亡获得新生。

1.阅读第①②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说等待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本身就是诗意的”?(用文中相关语句回答)(3分)

                            

2、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1)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2)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

                            

3、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④段画线句“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过虚与实的空间”的含义。(3分)

                              

4、请分析第⑤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3分)

                             

5.根据文章内容,写一句话来表达你对“破茧成蝶”的理解。(不能引用原文)(3分)

  示  例:破茧成蝶——不固执于自满自足的空间,才会有自由生命的飞翔。

  你的精彩:破茧成蝶——

6.请联系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第⑤段“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这句话中所说的心灵之“茧”的?你认为该如何冲破心灵之“茧”?(4分)

                                

                            

四、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分)     

小溪面对小山坡的阻断,机智地掉转头来,依附着小山坡,不动声色的拐了个弯,缓缓回流了过去,继续前行了十多公里,终于找到了出口,汇入了另一条河流;野蚕自下而上吃光了一个枝条上的树叶后,总会转过身去,将后方变成前方,将来路视为出路,重新出发,去寻找下一个蚕食与生存的空间。有时候,转身就是方向。当被高山阻隔,被天堑拦截,无法直接逾越极限的时候,我们不妨尝试着转一下身。方向的转换,也许可以助你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通向成功之路。

请以“转身就是方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答案:

一:1、搜集 赋予

无与伦比      A改为:五官虽不愧为大功臣,但绝对不能被封为君王。

B改为: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计算。

2、A

3、略4、略,5略

6、A 为国争光不仅是一句口号,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B、动力越高尚,成功越大。C、一个人的角色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是不同的。

E、        敢为祖国争风流。

7、乐观,平凡,自信有顽强的生命力。

8、略。

现代文。(20分)

16.(3分)“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提示:“我”羡慕城里人的生活1分,黄春草的奋斗经历1分,“我”的认识1分)

17、(4分)(1)“质问”: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2分,意合即可)   (2)第—个“竟然”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第二个“竟然”突出了小花顽强的生命力;(2分,各1分)

18、(3分)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19、(3分)“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阳光虽然没有照到小花身上”是指还没有过上美好生活,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是指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存在)(1分)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2分)

20、 (3分)形象点明了文章的工旨(2分.如果不写“形象”扣1分)  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或者“黄春草”)(1分)

21、(4分)提示: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语言流畅(如不结合实际扣1分)

(二)(20分)

22、(3分)因为在等待中,我感受到蚕破茧成蝶的过程是蕴蓄着一次生命复活的坚实的梦。

23、(4分)(1)变异:在文中指蚕由蛹变蛾的过程。(2分)

  (2)窒息:在文中指(生存)困难窘迫。(2分,如果答“绝望的境地”扣1分)

24、(3分)作者看到眼前(姿态翩飞)的蝶,想到了它的沉睡就是一个生死相连(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的梦。

25.(3分)由上文蚕破茧化蝶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只答承上启下或过渡给2分)

26、(3分)提示:能清楚表述“化茧成蝶”的含义给3分,表述不清酌情扣分,引用原文不给分;

示例:一旦走出束缚,世界广阔无限  千年的黑暗,孕育了瞬间的光明

27、(4分)指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如低微的出身、平庸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2分)

用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智慧去扫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2分)(意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