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鲁教版九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

2014-5-11 0:10:34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一句名言抄写在方格内。(2分)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毛泽东

2、《曹刿论战》中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2分)

3、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2分)

A、 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   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利用双休日到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团员们积极响应,无独有偶,  

他也报了名。

C、   新出版的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学科的名词术语,分条编排,详加解说,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D、   多年前,妈妈为她织了一件漂亮的毛衣,直到现在她都没舍得穿一次,真可谓敝帚自珍哪!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开发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B、 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C、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D、 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6、十九世纪的英国女作家          成功创作了小说《简·爱》,小说的主人公

      是一位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的女性。(2分)

7、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我寄愁心与明月,               

  3《曹刿论战》中曹刿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什么?写出相应的句子。

                                  

5北宋词人柳永写的《蝶恋花》,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词中表现男子的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的两句词是: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中国的土地 (9分)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的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8、在诗的第一节中,“神奇”二字对应了哪句话?请找出并简要说明是如何对应的。(3分)

9、请概括诗的第二节的意思,并说明这样概括的理由。(3分)

10、这首诗在思想、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很有特色,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3分)

(二)阅读《枣儿》,回答 11-15题(16分)

幕启。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幕后传来童谣: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

老 人 (将男孩衣角折成兜,捧一捧枣儿放入)全给你吃。

男 孩 (喜出望外)谢谢爷爷!(吃得津津有味)枣儿真大。

老 人 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 孩 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 人 (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

男 孩 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

老 人 不许笑。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你看(用手指在空中比画“木”)所以他叫枣儿!

……

老 人 (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

男孩默默地接过。

老 人 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

男 孩 我能爬到树上去摘吗?爷爷?

老 人 能。

男孩兴冲冲爬树,跌倒在地。

老 人 疼吗?(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来!

老人趴在地上,让男孩踩在自己屁股上摘枣儿。男孩仍摘不到,老人站起,让男孩骑跨在肩上摘。

老 人  嘿嘿嘿。

男 孩 笑啥?

老 人 有一回,我家枣儿也是这样骑着,只顾摘枣儿,撒尿了都不知道,竟尿了我一脖子。

男 孩 呀,脏死了。

老 人 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

男 孩 (有些羡慕地)我从来没有尿过我爹脖子上。

(摘枣儿,塞进口袋)哟,不好,我也要尿尿了。

老人将男孩放下,男孩朝远处走。

老 人 喂,过来!

男 孩 我要尿尿。

老 人 (指指枣树)尿树下去,给咱枣树施点儿肥。

男孩  溜回树下尿尿。

老 人 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有一回,放学,直往树下奔。我以为出了啥事呢,他一到枣树底下就尿开了。撒完尿才说:“爹,我放学了。”

……

老 人  别小看这枣树,那一年,一个小日本站在树下端枪射我。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抱头就逃。

二人开怀大笑。男孩忘记吃枣,学着做惊吓状。

男 孩 快讲。

老 人 有一年闹灾荒,村里饿死不少人。我老伴儿把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让给我和枣儿吃,俺爷儿俩才活了下来。

男孩忘记吃枣。老人闪着泪花,从匾子里捧起一把枣凝视。

男 孩 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

老 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男 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 人 不知道。

男 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老人仍在沉思。

……

老 人 回吧,回去等你爹。

男 孩 ——哎,爹带巧克力回来,我分你吃。(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老 人 怎么了?

男 孩 爹不会回来了。

老 人 噢?

男 孩 我爹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

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

男 孩 爷爷,我没有巧克力给你吃了。

老 人 咱们有枣儿,我们吃枣儿。

老人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

老 人 (见男孩不动)快吃快吃,几颗枣儿一起吃,使劲吃。

男 孩 (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老 人 (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这地上的、匾子里的、树上的枣儿全是你的。想给你爹留多少就留多少。

男 孩 不,还是留给枣儿叔叔吧。爷爷,枣儿叔叔会回来的。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

男 孩 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老 人 那,咱们喊喊?

男 孩 喊喊!我先喊!(爬到山坡上,使劲儿喊)

枣儿甜,枣儿香,

要吃枣儿喊爹娘;

爹娘给个竹竿竿,

打下枣儿一片片;

爹不吃,娘不吃,

留给娃娃过年吃。

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

11、本文的老人总共几次回忆起自己的儿子枣儿?(2分)

12、老人对男孩是一种什么态度,这说明了什么?(3分)

13、《枣儿》一文中的老人和男孩是怎样的人物形象?(4 分)

14、本文的“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4 分)

15、本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它在剧中在起到什么作用?(3 分)

(三)奇 迹(14分)

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

那晚,文对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

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

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

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

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

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带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姑夫说:“我供他!”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

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

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里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

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

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

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么?

16、选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 。(2分)

17、选文第三段画线的句子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8、选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2分)

作用                                    

                                       。

19、选文依次写“文”“爷爷”“赵伯”“姑父”求爹让“文”复读,其构思技巧是:(3分)

20、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面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2分)

21、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2分)

(四)戴嵩画牛(11分)
  蜀中有杜处士,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书画                 2一日书画    

3尾搐入两              4处士笑而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24、与“有一牧童见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汉之飞将军          

B、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 怅恨久之           

D、 言之,貌若甚戚者。

25、戴嵩画牛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却被牧童一眼看出,这个故事对我们学习写作有怎样的启发?请用简洁的语句表述。(3分)

三、作文:(50分)

题目:别忘了,给生活加点糖

九年级语文(下)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1、略 2、一鼓作气  3、参考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愿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阴凉);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愿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愿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4、C  5、A  6、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7、略

二、(一)8、“神奇”二字对应了“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相思之深,相思之珍贵,说明炎黄子孙,无论是久居故乡还是云游他乡,都永远思恋着这块土地。9、重点写中国土地上人民的“美丽”。理由:他们的外貌审美的,性格也是美的,思想更是美的。10略

 (二)11、老人三次回忆起儿子枣儿小时候的事。

12、老人对男孩是非常关爱的,这表现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从侧面表现了自己对于儿子的亲情。

13、老人:他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激情,富有爱心,关爱青年人。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又有所失落。

男孩: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4、它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15、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这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三)16、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

17、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18、分别写出了“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

   19、层层蓄势,表现“文”的锲而不舍

20、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锲而不舍的性格,其复读时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

21、“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意思对即可)

(四)22、1喜爱,喜欢,喜好 2晒 3大腿 4认为……正确或认为……对

23、现在(画上的牛)竟然是摇着尾巴斗,错了!

24、D

25、仔细观察生活是准确反映生活,写好作文的前提。(意思对即可)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