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2014-5-11 0:10:36下载本试卷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      积累运用(12分)

1、背诵优秀诗文可以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要求写出名句。(6分)

(1)   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如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二章》)

(6)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吗?那么请你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真正做到誉毁不移志,荣辱不惊心,不达目标,决不止步。(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

2、句(5)的出处《孟子与《________》、《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1分)

3、句(4)的作者岑参在唐朝诗歌流派中与_________并称为边塞诗人。(1分)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轮悬在苍穹的太阳,一天天迸发出灿烂的希望。 A 。真诚是什么?真诚是戈壁滩上的一棵白杨树,一寸寸谱写着生的伟岸与执着。我爱真诚,爱他如驿外断桥边竹篱般 B ; 爱他如小桥流水般 C  ;爱它如梅兰竹菊般 D ;爱它如高山流水般 E ;爱它如飞檐回廊般玲珑……

4、模仿前后句子,在文中处的横在线补写出相似的语句。(1分)

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B、C、D、E处。(1分)

(1)激越 (2)淡泊 (3)清静 (4)高洁

6、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的理念是“超越、融合、共享”。下图是为北京残奥委会设计的吉祥物“福牛乐乐”。根据专家建议,残奥委会吉祥物的设计应该更民间一点,更民族一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仔细观察下图,运用你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揣摩“福牛乐乐”是怎样体现残奥委会的理念和民族性的。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它们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那里面充满了智者的箴言;它们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人类生活中难得的一片净地;它们是人类情感的储藏室,是传承文明的火炬手……某校九年级(3)班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请你热心帮助解决7—10题中的问题。

7、第一组举办手抄报展览,请帮他们审稿。

(1)写出拼音替代的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走进jīnɡ典,走进名著。我们与鲁迅一同聆听藤野先生的教诲;与唐僧师徒一同在艰难的路途中跋涉;与鲁滨逊一同在荒岛上为生存而斗争;与保尔·柯察金一同体悟人生的真dì,了解生命的意义……

jīnɡ_____典  真dì_____  教_____  跋_____

(2)在原句上修改下面两个病句。(2分)

A、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

B、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8、第二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请你为这本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力求有创意)(3分)

栏目一________栏目二_________栏目三____________

9、第三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评选活动。仿照示例,请帮他们写一份“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推荐词。(1分)

『示例』《水浒传》中林冲-----林冲本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起初只想忍气吞声,无奈之下奋起反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帮第四小组设计一个活动,并介绍其中最有特色的环节。(活动形式要与以上三个小组的不同)(2分)

『示例』活动形式:辩论会。

特色环节:以“时尚与经典,中学生更需要哪个”为辩论题。

活动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色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在荣辱中站立成丰碑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浓缩了世界的精华。历史的长河依旧滚滚东流,那来自远古的滔滔东流水融入多少英雄的血泪,精忠报国的呼唤伴着远古的流水声澎湃到世界的远方。

中华儿女以荣辱为桨,在奔流不息的河流中荡起骄人的水花。

“精忠报国”的的刺青在岳飞的脊背上引起阵阵灼热,燃起了浓郁的报国热情。“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中华的脊梁在宋代的长空中站立成永不磨灭的丰碑。

浪涛依旧,仍在荡涤廉耻与涌起高尚的灵魂中滚滚前行,但激起的朵朵浪花更是妩媚的。

黄伯云,你在受骗的耻辱中砥砺了心志,把心中的伤痛化作爱国的激情,奋斗十载,锐意革新,终于填补了中国航空发明的空白。中国人再次扬眉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的脊梁再次因为你而直了起来!然而,另一个灵魂麻木的人却置国家的利益与不顾,他猖狂走私,耗损了数以亿计的国家资财,赖昌星,中国人的耻辱!

中华骄子把热爱祖国的祖训牢牢地记在心里,一阵阵呐喊唤醒了在耻辱中挣扎的生命。载着两岸人民的深情厚谊,踏着“大哥,你回来了”的惊喜欢呼,连战把台湾游子的心带到了祖国身边,世界为之震惊。在一次次饱含深情的探亲访问中,他把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热情播撒在了山川大地的每个角落。陈水扁,你那恬不知耻地一心要分裂国家的灵魂也该在这伟大的形象中瑟瑟发抖了吧!人民的义愤填膺难道不足以让你明白自己一直是行走在没有绿洲的沙漠中吗?中华母子血浓于水的真情不会因你的行径而削减半分。

又记起康德那句振聋发聩的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加以思考,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回眸历史,审视当今,惟有知荣知耻才能划破苍穹,成为耀眼的明星,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身影。

11、本文是一篇文采飞扬、激情四溢的演讲稿,作者选取(   )和(   )、(   )和(   )、(  )和(   )三组人物进行对比,一荣一耻,鲜明深刻,充分论证了文章的主要观点:       。(5分)

12、请你再列举“荣”与“辱”对比鲜明的两个人物或事件。(4分)

(1)

(2)

13、假如你是主持人,在“荣辱观”的演讲比赛中,请你拟写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绝  唱

(1)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青绿;五六月间,花瓣初晨,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2)因此我愿在每年的深秋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而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3)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4)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连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的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认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5)诚然,红色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还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6)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7)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8)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做黑色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的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在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上,那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的交相印迭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9)“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坚持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10)它是满池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心静,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11)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古老的荷池呢!

(12)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13)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14)去听它的精神。

(15)去听它的风格。

(16)去听它的情操。

(17)去听它的力量。

(18)世事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19)存在就是力量。

14、阅读全文,回答文中的“我”为什么愿在每年的深秋季节到圆明园去看荷花池的荷花。(3分)

15、文章第(9)段划线句中“发现一种美”具体指什么?(3分)

16、文章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3分)

17、文章第(8)段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很有特点,请任选一词做赏析。加点词语:耸立、撕破、高悬、高举、守者。(3分)

18、文章最后说“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说说你的想法。(3分)

四、古诗文阅读(23分)

(一)读王维的《鸟鸣涧》一诗,回答19---20题。(8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9、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    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5分)

20、“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那里?(3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21---25题。(15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乙)张学宪和,正统己未廷试,已拟第一,以眚(shěng)目(眼睛长白翳)抑(贬退)置传胪(chuán lú,科举制度中,考生经殿试后,要公布名次,状元、榜眼、探花以下,其第四名,即进士二甲中的第一名,通称传胪)。公(指张和)自言:“吾已废一目,又肩厚薄,手大小,足长短。所美而无丑者,惟此心耳。”尝见有议人得失者,必正色(严肃)曰:“人当于有过(过失、错误)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其厚道如此。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视之(    )

(2)我也(    )

(3)眚目抑置传胪(    )

(4)见有议人得失者(    )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3、甲文中妻、妾、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请分别说说他们说话的口气和心理。(3分)

24、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人物的美,邹忌与张和的美有什么区别?(2分)

25、揣摩下面对联的上联,用乙文的内容拟一下联。(2分)

上联:邹忌比美思国事

下联:

五、作文(50分)

你观察过你父母的手吗?你注视过工人、农民、医生、老师的手吗?你读过教材中闰土红润圆实后来又粗又笨的手吗?读过于勒满是皱痕的手吗?你看过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那一群聋哑人演出的“”千手观音舞蹈吧,那何止是美!想起那一双双手,你会有无限的联想,无尽的思念,无比的感动,无上的崇敬……每天,我们靠一双双灵巧的手,一双双粗壮的手创造新生活。

26、请以“手”为话题,自拟文题,文体不限,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

1、(1)佳木秀而繁阴  (2)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返  (3)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4)忽如一夜春风来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论语》

3、高适

4、示例:真诚是什么?真诚是那百花园中娇艳的花朵,一朵朵散发着青春的生机与绿意。

5、B(3)  C(2) D(4)  E(1)

6、(1)“牛”踏实、勤恳、坚韧、永不言败,象征着残疾人 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与残奥会“超越”的理念相契合。

(2)残奥会倡导身体残疾的人和健全的人一样,享有在赛场上比赛的权利。牛,朴实、乐观、勤奋,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与“融合、共享”的理念相一致。

7、(1)经  谛  huì  shè

(2)A、在原句末补充“水平”或“能力”。  B、在原句把“只要”改成“只有”或把“才”改成“就”。

8、与大师牵手  与人物相约  与生活对话

9、写出主要事件即可

10、名著知识竞赛  请任课老师组成一个小组和同学们同台竞赛。

11、岳飞与秦桧、黄伯云与赖昌星、连战与陈水扁、  惟有知荣知耻才能划破苍穹,成为耀眼的明星,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身影。

12、略

13、略

14、深秋季节到圆明园去看荷花池的荷花,因为现实的残荷与历史的残缺相互映照,构成了独特的残缺之美。

15、满塘残荷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与孤高,那种一直坚持到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16、满池枯梗残叶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心静,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

17、示例:用拟人手法,写出秋风的大和毫无顾忌,极富动感。

18、略

19、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幽静

20、(1)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2)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

21、(1)仔细  (2)偏爱 (3)因为 (4)曾经

22、(1)我与城北的徐公谁美?(2)客人认为我美是对我有所求啊。

23、妻说话热情,有偏爱之心;妾说话逢迎,有畏惧之心;客人说话敷衍,有阿谀奉承之心。

24、邹忌不仅形貌漂亮,而且有自知之明,不偏听偏信,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张和美在为人厚道,有宽容之心,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25、例:张和因丑得传胪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