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卷
考生须知:
1. 全卷满分为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共4页,有四大题,
共27小题。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
1.在横线上依次写出下面文字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的字注音。(4分)
《清贫思想》是一杯淡茶,细品慢咽,感悟便和着茶的清香和清chè 淡淡地yàng 在心头:心灵的丰饶或贫jí 不在于富贵荣华,亦不在于有权有势,而在于人的品格的高尚或者卑鄙,在现世的世界之外,另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精神世界存在。人是否能获得终极幸福,与现世的成功或失败无关,而取决于人的心灵是否为各种凡尘的欲念所阻sè 。
2、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千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的解救了中国人质。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突如其来的印度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A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同学们不浪费用电。
B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根据下面句式,续写一个句子。(4分)
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们读出了集体的力量;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5、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一位女士进了议会大厦,上楼梯时失足摔倒了。路过的总统殷勤地扶住了她。“总统先生,叫我怎么感谢您呢?”女士说。“下次大选投我的票就行了。”总统笑容可掬的回答。“不,我只不过膝盖摔坏了,脑袋可没坏!”女士回答。
⑴总统为什么那么殷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女士回答“不,我只不过膝盖摔坏了,脑袋可没坏”,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请参加下列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
学校举办“推广普通话活动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1)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语。(2分)
(2)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列举三项。(3分)
(3)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2分)
7、根据意境写出古诗原句。(⑴――⑶必答,⑷⑸选作一题,8分)
⑴、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抒发理想的句子:“了却君王天下事, 。”与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结句“ ,西北望,射天狼”,都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这两首词按流派分,都属豪放派。
⑵、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独辟蹊径,抒发内心沉重的哀愁的句是: , 。
⑶、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观刈麦》中叙写农民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 。
⑷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诗词名句,并写出其作者或出处。
⑸当我们想念远方的亲人,又不能团聚时,可以引用古代诗词中的名句来表达情怀。
请举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8.附加题:(A B两题中任选一题,如两题都答,按A题计分)(3分)
A.《三国演义》中,①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__________。②周瑜,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临死时长叹“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③单刀赴会、败走麦城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是 。
B.《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她是____________;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她是____________;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37分)
阅读《难忘的一躬》,完成9—12题。(共14分)
难忘的一躬
上初三的时候,人气最高的是政治课孙老师。他不但课讲得有特色,待人处事也无可挑剔。最叫人难忘的是每堂课在班长喊起立之后,他总要鞠躬还礼后才正式上课。
孙老师最讲信用,答应我们什么事,他总会做到。对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学习做人的一本活教材。孙老师所说、所做的,几乎成了我们的行动指南。
中考前几天的一个下午,第三节是政治辅导课。
上课铃敲响,进来的却不是孙老师,而是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
“同学们,孙老师有点事,不能来上课了。不过他让我转告大家,放学前后,他一定赶回来,把大家的课补上去。”
那时我们还小,谁也没去想孙老师会有什么事,也没有人想到去问,但大家都认为,孙老师到时一定会来上课。
放学的铃声响了,孙老师还是没有来。
大家谁也没有动,因为同学们都相信,孙老师一定会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教室外站满了接孩子的家长。一刻钟过去了,不少家长走进教室领孩子,但没有同学走:
“孙老师说了,他一定会回来的。”
家长们只好退出去,静静地在教室外面等。
校长过来了。他轻声地告诉大家,一个小时前,孙老师的家属在校门口出了车祸,正在医院抢救。孙老师可能不会回来了,大家可以回家了。
不少家长再次走进教室领孩子,但依然没有人动。同学们还是认为,孙老师说过他会回来,他就一定会回来的。
教室里正因家长劝孩子回家而出现骚动时,孙老师的身影出现了。他来不及擦掉额头的汗水,就向依然在教室外的家长深深地鞠了一躬,连连说了几个“对不起,请多原谅。”然后,他走进教室,又向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起,让大家久等了,今天就不必起立了,我们直接上课。”
教室内外静得出奇。
孙老师平静地讲完了准备的课程,再次向同学们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谢谢大家的支持。我还有点事,有什么不明白的,明天继续。”
然后,对着教室外的家长们,孙老师又是深鞠一躬,“给你们添麻烦了,请多原谅。”
不一会儿,他的身影消失在了全体同学和家长的目光中。
中考后我们才知道,孙老师的家属在那次车祸中去世了。
同学们泣不成声。
那个下午,孙老师的深躬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一名教师以后,我一直把孙老师那几个抱歉的鞠躬作为衡量自己对待学生和做人做事的准则,并成为我人生中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中学生阅读》2004年第6期 作者:张彩虹)
9、用简要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0、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文中孙老师的一言一行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如果你是文中的作者,现在也做了教师,你将怎样对待学生?(4分)
11、发挥想象,在划线句子后面补写100字左右,想像“静的出奇”的动人场面。(4分)
12、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情节)是什么?请作简要评析。(4分)
(二)走进人与自然,阅读《植物有腿也能跑》完成13-17题。(11分)
植物有腿也能跑
(1)在茂密的森林中,一棵植物被虫咬,感到剧痛,立刻向它周围的伙伴们发出信号提防这入侵者。
(2)在辽阔的沙漠里,一株被称为“居留者”的植物遭到动物的攻击就立刻对这敌人喷射毒液作为自卫手段。一种热带食虫植物感到它已消化完了它刚才逮住的猎物,就张开它的“嘴”,等待另一顿美食---- 一只在附近的昆虫。
(3)像这一类的行为在动物界里并不稀奇。但在植物界里观察到的这种现象只是科学家们在绿色王国的成员中观察到的令人惊愕的行为的一小部分而已。
(4)植物的行为是使科学家们惊异的一种现象。在以前,人们以为只有动物才可能做出复杂的动作。但是,现在科学家们观察到,除了到处乱跑这一行为以外,植物几乎能做动物能做的一切事情,能有效地、有时甚至迅速地对刺激作出反应。食虫植物和某些触敏植物是较早发现的例子。
(5)最近,科学家们意外地发现,当叶子被昆虫咬嚼时,植物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几乎与动物为了抑制疼痛而释放的神经激素内啡肽类似。在动物体内,这种激素帮助把一种称为花生四烯酸的物质转化为前列腺素。在植物体内,这种激素帮助把亚麻酸(在植物体内类似于动物体内的花生四烯酸的一种物质)转化为茉莉酮酸,一种特性类似前列腺素的物质。
(6)这种在动物界和植物界中对疼痛和受伤所作出的化学反应是如此类似,以至在植物组织上喷洒阿司匹林溶液,就像对人体那样,可以减轻那些反应。
(7)就像前列腺素能帮助人体抵抗细菌的攻击一样,茉莉酮酸能引起叶子制造出一种称为蛋白酶抑制的酶。这种酶能引起那些吃了这种叶子的昆虫消化不良,它还能帮助叶子产生一种称为缩胆囊素的物质,它能使昆虫产生一种虚假的感觉,好教昆虫觉得已经吃饱了,就离去。
(8)植物能与它们的邻居们通讯联络。当受到攻击和伤害时,许多植物能释放挥发性的茉莉酮酸;这一气味信号能使附近的植物,在昆虫咬嚼它们之前就开始自己的防御系统。这种可能是一种过度的反应,但对它周围的植物却是有利的。
(9)植物的一些行为真是令人惊叹,例如,有写植物的触须能在碰到物体时表现出摸索、试探,然后抓住的能力。触须中的细胞收缩(也许因为细胞中含的盐分和水透过细胞壁而损失),与此同时,另一些细胞扩张。结果,触须表现出缠绕和攀援东西的行为。
(10)速度并非动物所专有。一种被称为“水玉石霉菌”的真菌(严格地说,它不是植物),使用一种水压系统把孢子射向天空,初速为零,在最初的几毫米内达到时速约72公里。这一现象代表在自然界中已发现的第二个最大的加速度。
(11)在自然界,许多昆虫在受到攻击时都喷射毒液以自卫。与此类似,植物能喷射毒液把吃它们的叶子的甲虫驱走。这一功能称为喷枪防御。生长在墨西哥的一种植物即以此功能著称。在叶片上和茎上纵横交错的脉络形成了充满高压刺激性液体的管子构成的网络。一旦昆虫咬了其中的一根管子,毒液就喷射,最远可达约1.5米。这些管子有高度的弹性而且不断地受到邻近的输水组织的挤压。
(12)植物没有肌肉,它们为什么能喷射?假设一根树枝被绑在一只水槽上,它利用弹性慢慢地但确实地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把水箱提起来。这一功能不仅来自弹性,也来自传感系统和反应系统。这些系统能帮助植物调节体内水的压力和它们的生长。正是由于它们与动物的肌肉类似,所以植物表现得强壮有力。
13.选文(1)一(4)段,说明令科学家惊异的植物行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2分)
14.根据(5)一(7)段内容各用四个字填表。(2分)
环境 | 反应 | 作用 | ||||||||||
叶子被昆虫咬嚼时,植物释放出化学物资。 | 类似内啡肽把亚麻酸转化为茉莉酮酸。 |
|
15.文章(8)和(10)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植物的奇异行为?(用原句回答)(2分)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6.第(11)(12)段作者主要用____ ___、_ 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本文的题目是“植物有腿也能跑”,可文中并没有围绕“有腿”“跑”的行为来写,这是为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19小题。(12分)
心系 一 处
①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己书写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哪能可贵。
②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地韧性。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人为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连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获得成功。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的最大特点是比较专心。”
③做到“心系一处”需要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在这个越来越繁华的世界,我们的目光能够不被五光十色的景色所吸引,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他的作品《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者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平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
④“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国获得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倘若一个人懂得了“心系一处”,那么,可以说他已经找到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⑤愚公移山,中德天帝相助;达摩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困苦,在它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是的,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要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 , 。
18、“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含义是什么?(2分)
1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2分)
20、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21、仿照文章第⑤段画波浪线部分,将后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2分)
当你处在人生的峰巅, , 。
22、请你再举出一个“心系一处”并获得事业成功的例子。(3分)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甲)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23.比较理解(4分)
①甲文中的主要事件可用乙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
②“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体现了诸葛亮一贯的外交政策,《隆中对》中一句话可以为证: 。
③ 甲文中的“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的史实,乙文中是这样表达的 。
④.“寄臣以大事”、“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两文中的所谓“大事”是指
(用乙文原句回答)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4分)
①以俟大举 ②夙夜忧叹
③当奖率三军 ④庶竭驽钝
25.下列加点的词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咸决于亮 其秋悉平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此臣所以报先帝
咸来问讯 悉以咨之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6.翻译句子。(3分)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译文:
27.请写出一个历来人们称赞诸葛亮的成语来评价他的高风亮节,并结合甲文、乙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诸葛亮的看法。4分
三、作文 (以下两篇作文任选其一,共60分)
文题一:或许你长相平平,或许你成绩欠佳,或许你就是一棵不为人知的小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不重要,运动场上有你矫健的身姿,联欢会上有你亮丽的歌喉,哪怕只是小草的你,也默默绽放出绿的美丽……亲爱的同学们,在生活中,请你勇敢、自信地说“我爱我自己,因为我很____________”。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曲线是美的,而美的东西,恰又往往由曲线构成。人生的道路也是一条曲线,坑坑洼洼,曲曲折折。它上面既有得益者的欢心,又淌过失败者的泪水,既有顺利时的喜悦,又有受挫折时的苦恼,正因为如此,人生的曲线使得生命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这则材料中所说的“曲线”能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曲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
100
200
300
|
400
500
600
700
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