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2014-5-11 0:10:36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共26分)

1.   默写。(14分,1空1分,有错不得分)

⑴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⑵江山如此多娇,          。  ⑶               ,还看今朝。

⑷过尽千帆皆不是,          。 ⑸塞下秋来风景异,          

         ,亲射虎,看孙郎。  ⑺物是人非事事休,          

⑻了却君王天下事,                     

⑼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⑽四面边声连角起,                       

2.①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⑴yīn(   )哑  ⑵一代天jiāo(   )  ⑶qī(    )息  ⑷闪shuò(  )

②解释加点字。(4分)

⑴辍耕垄上(      )        ⑵为天下,宜多应者(    )

⑶乃丹书帛曰“陈胜。”(    )   ⑷今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

3. 下面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人类已经从一些不大为人所知的生物品种那里受益匪浅

B.200多年来,世界各国数以万计的探险家、科学家不畏冰山阻挡,不畏风暴严寒,前仆后继地奔赴南极,进行科学考察。

C.改革开放以来,祖国面貌的变化可谓是指日可待

D.书读多了,耳濡目染,写起文章来便会得心应手。

4.读下面郑愁予《洗红溪与女孩》这首诗,做②题。(每题1分,共2分)

风在溪中揉搓花树

又扯来云絮在溪中洗

是花的红还是霞的红

女孩羞涩的看着

突然那风抬起手

牵着女孩的衣角

说:我洗这红

你的红才是相思的颜色

.“风在溪中揉搓花树,又扯来云絮在溪中洗”,这两句诗意的说明,下列哪一项正确?(  )

A.落英缤纷,随水飘流,一如被搓洗的云絮  B.风将花叶吹入水中,激起浪花仿佛云絮般

C.女孩的身影倒映水中,新衣如花树和云絮  D.流水淙淙,仿佛搓洗着花树及云絮的倒影

②.和“突然那风抬起手/牵着女孩的衣角”一句使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

A.小鸟跳响在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B.枝头上青涩的果子,静静的等待成熟

C.聆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的跳动  D.他对着捣米的杵,喃喃的诉说自己的感谢

5.给下面这篇精美的短文加上一个贴切的标题。(1分)

                            

  因研究癌症卓有成效而荣获日本文化人最高荣誉——文化勋章的黑川利雄博士每到冬天就在口袋里放一个手炉,使手总是保持热乎乎的。到癌症研究所就诊的,都是饱受病魔缠身之苦、抱着极大希望的病人,面对大夫,其心中的忧虑及期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

而当病人伸出手让黑川博士诊断时,其所碰到的是一双温暖的手,于是他的生命便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产生了治愈的信心。而假如那是一双冰冷的手,也许病人的心也会发凉,因而丧失了希望。

用温暖的手诊断,让病人感觉安心、信赖,那么治病从这时已经良好地开始了。

黑川先生确实是位名医。

标题:《              

二、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37分)[其中(一)12分,(二)11分,(三)14]

(一)古文阅读(12分)

[甲]  “将军既帝室之,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6.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       ” 。(1分)

7.文段中加点的几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不毛”的意思是             。(3分)

8.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分)

                                            

9.“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此诗前句中的 

        ”三字,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2分)  

 10.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有不同的称呼,甲文中出现了两处,请指出来并解释。(4分)

 ①                                         

 ②                                         

(二)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 (11分)

①据《新闻晨报》报道 随着美国和欧洲□□火星工作的进行,人们发现,要想在短期内发现火星生命,希望十分渺茫。但是,英国媒体28日□□,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一个大胆的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清风覆盖如今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

②当然,这个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计划也招来了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把火星变成地球的计划与其说是异想天开,不如说是荒谬绝伦,因为,它很可能会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

支持者:把火星改成“生命天堂”

③英国《观察家报》28日刊文说,越来越多的火星研究人员认为,在海洋与河流从火星消失几百万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有可能把火星改造成类似地球的“生命天堂”。一些科学家正在以严肃的态度考虑,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帮助火星恢复其远古年代的辉煌面貌———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变成星罗棋布的湖泊,              ,红色星球焕然一新,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

④借着今年初“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成功登陆火星的东风,美国宇航局将于下周主持召开一个大型国际研讨会,其主题就是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

⑤美国宇航局加利福尼亚州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麦克凯也将参加下周的讨论会。麦克凯在会前对记者透露,目前科学家提出的两个改造火星的方案都能有效地改造火星,它们也将是改造火星的关键一步。一旦有了稠密、温暖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其结果就是可以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了。把地球上的花草树木移植到改造过的火星上,就能为那儿提供氧气,火星大气层将会逐渐变得跟地球大气层一样。麦克凯说:“我们应该认真考虑送地球生命去火星的可能性。”

⑥反对者:毁了地球别再毁火星

⑦当然,改造火星计划也招致许多人的反对。

⑧美国天文研究中心的保罗·穆丁就表示:“改造火星的计划即使算不上疯狂,也可称之为极端,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这仅仅是一个科幻小说中的情景,我们还可以一笑了之,但现在,它快变成一个恐怖的事实了。”穆丁强调说:“我之所以说改造火星计划是可怕的,是因为人类已经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破坏了自己居住的星球,现在,我们不对此进行反思和补救,反而又开始讨论如何去毁掉另一个星球。”

⑨由于在过去几个月中,美欧在火星探测行动中发现了火星上存在过支持生命的环境,不能排除存在火星生命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就更加坚定地反对改造火星计划了。

⑩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的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家丽莎·普拉特就愤怒地表示,改造火星将直接危及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这会给太空生物学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普拉特说:“听到这个(改造火星)计划,我感到很难受。因为,我们正发现,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而且,我越来越觉得,那些微生物可能就躲在火星的土壤里,我们即将迎来发现火星生命的那一天。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在商量如何彻底改造火星,这将完全毁掉火星本土的生命。这在科学上和伦理上都是个大错误。”

11.依次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    )

A、勘测  揭露  讨论  蹦跳      B、观测  透露  准备  雀跃

C、勘探  泄漏  筹划  跳动      D、探测  披露  酝酿  跳跃

12.填入第③段横线山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2分)           (    )

A、火红荒凉的山脊披上郁郁葱葱的绿装  B、用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火红荒凉的山脊

C、郁郁葱葱的森林把火红荒凉的山脊覆盖 D、火红荒凉的山脊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

13.解释第⑤段中“荒谬绝伦”一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4.下面是根据第⑤段内容画出的改造火星的流程示意图,这个流程主要包括5个环节。左边列出的是5个环节的主要内容。请把各个环节的代号A、B、C、D、E分别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A.移植花草树木                            5  1

B.土壤中的冰融化成水              4           2               C.覆盖上稠密温暖的大气层

D.逐渐变成类似地球的大气层                          3

E.靠植物提供氧气(1)   (2)   (3)   (4)   (5)   

15.从全文看,本文的结构特点是         (2分)

(三)勇敢的追求真正的美 [秦牧] (14分)

①爱美是人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力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②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她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他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③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④自然,我们也应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环节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地消失了。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⑤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外表。”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⑥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仪表美、修饰美在某种阶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熠熠闪光的缘故。

⑦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一个类人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我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

⑧我以为: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朋友,当一个人正当地生活,追求高尚的美的时候,我想,他必定有勇气来击退一切无理的干预和非难。

16.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7.第②段中作者采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意在强调什么?第③段中契诃夫的话和第④段中托尔斯泰的话,都是理论论据,两者是否可调换使用,为什么?(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第⑥段中作者对忘我的科学家、思想家对“美”的追求的观点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中的“不寻常”指的是什么?第⑦段中“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中的“前者”指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简要回答以上问题。(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9.读了本文后,你对“真正的美”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2分)

                                          

                                         

三、按要求修改下面短文。(7分)

高尔基说,书本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为其中蕴涵了广博的知识。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成功恰好说明了这个道理。①他从小便爱读《三国演义》,并且读了几十遍,又能将名著中的知识与自身学习溶会惯通,因而获得成功。而快餐文学的知识含量十分可怜,②又因其“快”,往往使求知者急躁而功利。优秀的文学名著因其思想蕴涵深厚,使读者与作品“对话”时获益颇深。退缩时,鲁迅发出“不惮于前”的呐喊;烦躁时,钱钟书向我们展现了机智的幽默。与之相反,③快餐文学却成为日益一种谋财的手段,④文学的思想性早已抛到九宵云外,有益的交流更成了无本之木,无原之水。

20、文中有多个别字,请在原文中用横线画出三个并将正确的修改在下面横线上:(3分)

    改为    ; 

    改为    ;  

    改为    

21、文中加横线的句子都是病句,选出其中的一个把原文抄下来并改正在横线上。 (2分)

 原文:                                  

  改正:                                

22、在下面空格中写上本文的中心句,即论点。(不超过15字)(2分)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种变化在青少年中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有的青少年,置别人危难于不顾,视弱不助,“见义不为”,这种冷漠的处世态度,令人寒心;也有的青少年,在别人需要救助时,临危不惧,“见义勇为”,遗憾的是没能衡量自身的能力,以致付出了血的代价,令人痛心;更有许多青少年,在救助他人时,智勇双全,“见义巧为”,既救助了他人,又保护了自己,令人欣慰;……

请依据上述材料,以“见义不为”、“见义勇为”、“见义巧为”(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两个或三个)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共20列×46行=920字)                            (每页20列×23行=460字)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卷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默写  

⑴惟余莽莽  顿失滔滔  ⑵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⑶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⑷斜晖脉脉水悠悠  ⑸衡阳雁去无留意 

⑹为报倾城随太守  ⑺欲语泪先流  ⑻赢得生前身后名  ⑼沙场秋点兵

⑽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2.①⑴喑 ⑵骄  ⑶栖  ⑷烁  ②⑴去、往 ⑵同“倡”首发 ⑶为王 ⑷把

3.C 4. ①D  ②.B  5.伸出温暖的手(意思对即可)  

二、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6.先帝     7。Zhòu    亲自  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8.恢复汉室,一统霸业。(或“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等)

9.“天下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 ①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②夷越;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二)

11、D  12、A 

13、比喻虚幻的事或无法实现的事 

14、(1)C(2)B (3)A(4)E(5)D(答对5格得3分,答对4格得2分,答对3格或2格得1分,答对1格不给分)  

15、先总说后分说,或先总后分,或总分

(三)

16.人应该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既追求内心美,也追求仪表美

17.①仪表美是真正美的主持部分,追求仪表美是无可非议的。 ②不能调换,两个强调的重点不同,是分别为所在的段落所要论述的观点服务的。(每问答对得2分,意对即可。)

18.①答同意或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② 指的是心灵美和行为美; ③ 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给人的美感。(意对即可)

19.举例:要联系自己和现实,从仪容、仪表、心灵美、行为美这四个方面谈。其中尤其是心灵美和行为美才是“真正的美”。(符合要求即可)

三、按要求修改下面短文。

20. 融、贯、霄、源 

21.第①句将“他”改为“该文作者”,用替代号。第②句将“急躁”改为“浮躁”,用替换号。第③句将“成为”和“日益”顺序颠倒,用换位号。第④句在“已”和“抛”之间加“被”,用增补号。

22.读名著比读快餐文学更有益。如答成“必须读名著”等扣1分;如答成“快餐文学不可取”等扣2分)

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切入分为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