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B

2014-5-11 0:10:37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B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书写展示(2分)

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让你终生受益,请将下列精美语句工整地抄写在下列表框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润如油gāo________   分外妖ráo________     xiè_____ 渎

  强guō______ 不舍   nǎo_____  羞成怒    繁yǎn______

3、背诵优秀的古诗文能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 。 (《出师表》)

(2) 《破阵子》中以对偶句的表现战斗激烈的句子               

(3) 《沁园春·雪》 的中心句是                       

(4)《武陵春》中写愁重的千古名句是                      

4、名著阅读(4分)

(1)《敬业与乐业》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体通史,作者_____________ ,西汉史学家。

(3)请用古典名著中的人物的姓名或事件补全下面的回目。

     A    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      

 B    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    

5、修改以下病句(2分)

(1) 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实在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6、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发现,我们地区捕食青蛙的现象较严重。请以“保护青蛙”为内容拟一条公益广告词(构思新颖,语言生动,20字以内)。(2分)

7、认真阅读图表,完成下列三小题。(3分)  

某市职业技术类学校招生及就业情况统计表

 年       份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职技类学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

  50.01%

  50.02%

  50.01%

 职技类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80.76%

  84.48%

 87.35%

职技类学校优秀毕业生就业率

  99.95%

  99.97%

  100%

上表显示的数据表明:

(1)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录取新生人数占初中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呈现出的态势:

_____________。

(2)近三年,该市职业技术类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呈现     的趋势。

(3)职业技术类学校学生可以从以上数据中得到这样的启示: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学生只要 

                                      。  

三、阅读理解和探究(38分)

(一)

读下面节选自《故乡》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6分)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1.这几段文字节选自     。文中的杨二嫂是一个          

的小市民,

2.这几段文字采用什么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划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2

(一)那条河流(12分)

①我怀念那条河。

②远远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独的琴弦绷在原野上,任风雨和岁月弹拨。

③我是生长在它旁边的一双耳朵。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是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

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柳阴是理所当然的,洋槐洁白芬香的花絮是理所当然的,竹林里布谷鸟黄鹂鸟的啼鸣两岸是理所当然的,两岸湿润的炊烟和歌谣是理所当然的当时幼稚的心里,却有一个与生俱来的念头:这河流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理所当然属于我们

④我在河里学会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势、青蛙的姿势展示给水中的鱼;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蓝和水蓝之间,我是漂浮的梦。我捉螃蟹,石缝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没有多余的恶,小小的身体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战争的恐惧里度过,最大是的成功仅仅是防止过分的伤害。在横渡河湾的时候,我遭遇过一条水蛇,小小的头昂着,更小的眼睛圆睁着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测的水里横渡它的命运。

⑤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个音孔),我在静夜里向身后村庄和远方的岁月吹奏。

⑥当时,我不觉得这一切都是奇迹,真不觉得我内心的水域,有一多半来自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浅、单纯、蒙昧的心里,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我没有想过,这河流会有断流的时候。我没有想过,它似乎源远流长的水,是来自哪里?它的温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样一点一滴汇成?

⑦带着它的涛声和波光,我湿琳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带到哪里,我是它站起来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记忆里流淌着它的乳汁。

⑧我仍然觉得它理所当然存在于那里,理所当然属于我,属于我们,而且永远。

⑨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条河流。横卧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遗体,横七竖八的石头,无言诉说着沧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芦苇荡都已消失,荒滩上,有人在埋头

挖坑淘金;三五个小孩,在放一只风筝,几双眼睛一齐向上,望着空荡荡的天空和那只摇摇晃晃的风筝。

⑩我已找不到当年游泳地方,那让我感到河水深度、照过我少年倒影、用蓝色的旋涡激起我最初诗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盖。

⑾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头,去大哭一场,让泪水复活这条梦中的河流。

⑿这时候,才痛彻心肺地明白:天地间没有理所当然永远属于我们的事物。

⒀理所当然,理所当然地去珍惜——这才是唯一属于我们的理所当然。

⒁我们不过也是游荡于河流中的另一种鱼。我们不愿成为干鱼,但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

3

 

 

成干鱼。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爱,枯竭了;我们内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满了污水,堆满了垃圾。

⒂我,该怎样打开内心的纯洁水源,。复活那死去的河流?

 8、文中“我”的感情随河流的变化而变化,经历了(认为理所当然)→(   )→明白    →(    )→(   )的过程。(3分)

 9、第①段画线的部分,主要运用了排比手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14)段中画线的句子“我们很可能要把自己折腾成干鱼”该怎样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联系全文,说说“那条河流”的含义和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6、 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道不通,度已失期 _______________(2)或以为死,或以为 _______________

(3)为天下,宜多应者______________(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_________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指代公子扶苏)   B、楚人怜(指代项燕)

C、足下事皆成(指脚下)           D、固以怪矣(指代鱼腹中书)

18、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9、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20、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怎样的才能和性格特点?(3分)

四(8分)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2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有盲子涸溪 ____________        (2)视此战 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启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课外拓展  任选五句将格言补充完整  (5分)

(1)书山有路勤为径,          .(2)良药苦口利于病,             

(3)        , 后事之师 。   (4)        曲不离口。

(5)虚心使人进步,           (6)一年之计在于春,             

(7)良言一句三冬暖,           (8)天时不如        不如     

 五.写作体验(40分)

25、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对家庭,对亲友,对社会,对民族,对人类承担一份应尽的责任。叔本华说:“上帝给我们一具肩膀,就是教你来挑担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承担的责任。因此,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很难说是一个真正的人。请以“责任”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5

答案:

一、1、膏 娆 亵 聒 恼 衍2、D 3、(1)苟全性命于乱世(2)弓如霹雳弦惊(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略4、(1)《饮冰室合集》梁起超(2)纪传体 司马迁5、去掉“否”或在“正常”前加“能否”6、略7、稳定 上升 不自暴自弃,努力学习,就不难就业二、(一)8、.愕然 珍惜 怀念(反思)9、.①充分描绘了河流两岸的美丽风光;②突出了我当初享受美景而不懂珍惜的心理;③表现了对当初不懂珍惜的懊悔之情。(意思对即可) 10、 ①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我们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生存的环境被破坏);②我们心中的爱枯竭了;③我们的心灵被污染(不再纯洁)。(意思对即可)11、.指家乡的那条河;指心灵的河流;记忆中美好景象和童心童趣象征;那条河流”哺育和滋润了我;我感情和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全文的感情线索。(共4分,其中“线索”1分,其他答对三点即可得3分,意思对即可)(二)12、“册”是由竹片或木片制成;用绳子串编;笨重、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缩微图书”由胶片制成;采用缩拍技术;轻便、体积小。13、缩微图书体积小、重量轻;缩微技术的运用时间早。 14、“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这样说更符合实际。15、设想有创意,特点表述清楚即可给满分。(三)16、(1)误期(2)逃跑(3)通“倡”首发(4)到处17、略18、天下苦秦久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0、陈胜具有叛逆精神,洞察时局,具有超人的才略胆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意思对即可)(四)21、(1)道:取道,过(或走)。(2)省:醒悟,反省。22、(1)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2)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23、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答到两点得满分24、25、略

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2、阅读选文,具体说说“策”与“缩微图书”的主要区别。(3分)

 

1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2分)

 

14、第③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2分)

 

15、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50字左右)(4分)

 

三(12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6、 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道不通,度已失期 _______________(2)或以为死,或以为 _______________

(3)为天下,宜多应者______________(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_________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指代公子扶苏) B、楚人怜(指代项燕)

C、足下事皆成(指脚下)         D、固以怪矣(指代鱼腹中书)

18、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9、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2分)

20、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怎样的才能和性格特点?(3分)

 

四(9分)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乎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执一隅以自矜严(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
2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有盲手涸溪 ____________        (2)视此战 _______________
2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这则寓言后,你获得了哪些启发?(3分)


三、书写展示(3分)

24、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让你终生受益,请将下列精美语句工整地抄写在下列表框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四.写作体验(40分)

25、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对家庭,对亲友,对社会,对民族,对人类承担一份应尽的责任。叔本华说:“上帝给我们一具肩膀,就是教你来挑担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承担的责任。因此,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很难说是一个真正的人。请以“责任”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

 

答案:

一、1、膏 娆 亵 聒 恼 衍2、D 3、(1)苟全性命于乱世(2)弓如霹雳弦惊(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4)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5)略4、(1)《饮冰室合集》梁起超(2)纪传体 司马迁5、去掉“否”或在“正常”前加“能否”6、略7、稳定 上升 不自暴自弃,努力学习,就不难就业二、(一)8、.愕然 珍惜 怀念(反思)9、.①充分描绘了河流两岸的美丽风光;②突出了我当初享受美景而不懂珍惜的心理;③表现了对当初不懂珍惜的懊悔之情。(意思对即可) 10、 ①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我们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生存的环境被破坏);②我们心中的爱枯竭了;③我们的心灵被污染(不再纯洁)。(意思对即可)11、.指家乡的那条河;指心灵的河流;记忆中美好景象和童心童趣象征;那条河流”哺育和滋润了我;我感情和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全文的感情线索。(共4分,其中“线索”1分,其他答对三点即可得3分,意思对即可)(二)12、“册”是由竹片或木片制成;用绳子串编;笨重、体积大,使用不方便。“缩微图书”由胶片制成;采用缩拍技术;轻便、体积小。13、缩微图书体积小、重量轻;缩微技术的运用时间早。 14、“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这样说更符合实际。15、设想有创意,特点表述清楚即可给满分。(三)16、(1)误期(2)逃跑(3)通“倡”首发(4)到处17、略18、天下苦秦久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20、陈胜具有叛逆精神,洞察时局,具有超人的才略胆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意思对即可)(四)21、(1)道:取道,过(或走)。(2)省:醒悟,反省。22、(1)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2)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23、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答到两点得满分24、25、略

阅读下面节选自《故乡》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三)仔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16分)

 

①30岁生日,我点燃了53支蜡烛。

②妻子边找酒瓶边唠唠叨叨地说:“没听说谁的生日得提前两天过的,害得我啥也来不及准备。”桌面上摆着生日蛋糕、啤酒、果仁朱古力和许多带壳的炒花生,这最后一样是我母亲生前十分喜爱的食物。

③屋里的电灯灭了,烛光的火苗一齐跳起了“迪斯科”,为它们伴奏的曲子,是我指定

的一首由民歌改编的轻音乐曲《天女散花》。我的眼睛湿润了。

④母亲穿着那件深蓝色夹衣坐在藤椅中,她已经病恹恹的,说话要强打起精神,只有脸上慈爱的神色是儿子每时每刻都能从愁容中分辩出来的。她说:“明天,是你29岁生日,过不过?”

⑤我的心不禁震颤不已。母子异地生活多年,我从来就没有记住自己的生日,而它却像(    ),定时在母亲的胸怀里撞响。

⑥然而,我不忍心让妈妈为此劳神,她患的是晚期肝癌,千里迢迢投奔到我所在的城市,唯一需要的是治疗和休养。我说:“妈,这次不过了吧,已经没这习惯了。”

母亲的眼光停滞在我身上,良久,又停滞在自己的足尖上,最后她说:“(      )”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

⑧我们大家对她隐瞒了病情,但是她有了预感,因此,她有遗憾,我们是理解的。在她病逝之后我才发现,母亲深感遗憾的绝不限于这一点。给母亲立墓碑时,查阅她的生卒岁月,我吃惊地看到一行字:“生于1934年12月14日。”假如我们也想着给母亲祝寿的话,每年母亲的生日恰好是比我的早两天!

⑨ 我懂了,可是懂得太迟了。母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惦记着儿子的生日,又何尝不希望儿子关切地问一句,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她的生日作些许表示呢!可是,儿子竟让她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

⑩妻子和牧牧笑咧咧地入席就坐,一个为我斟酒,一个为我切蛋糕,牧牧举起酒杯,眨眨眼睛,大声说:“爸爸,庆贺你的生日!”我百感交集,本来湿润的眼睛更无法睁开了,我将牧牧抱过来骑在膝上,和他头碰头地说:“今天不是庆贺,是纪念。来,牧牧吹蜡烛。”牧牧吹一支数一个数,吹到20支就发现了问题,“怎么这么多呀!”儿子和妻子都看着我,眸子里映出不同色调的烛辉。我对儿子说:“吹吧,吹完了讲个故事给你听。”牧牧吹完了,我当真讲了一个“故事”,还告诉他别学“故事”里的那个人。他听懂没有很难说,但垂头啜泣的妻子肯定是听懂了的。

1、第③段中,“我的眼睛湿润了”的主要原因是(         )  (2分)

     D. 虔诚的忏悔和自责

2、第⑦段括号内添入母亲的话,最恰当的是(        )        (2分)

A. 不讲究就算了。         B. 不讲究也可以。 

C. 不讲究就好。          D. 怎能不讲究呢?

3、 第⑦段说:“话语里分明藏有叹息和莫名的遗憾。”第⑨段说:“儿子竟让她

带着莫大的遗憾去了……”这两句话中的加点词能否互换?简要说明理由。 (3分)

答:                                 

                                      

4、简述第⑨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3分)

       答:                            

5、在第⑤段括号内填入一个最恰当的词语      。           (2分)

6、说说第⑦段划线句子表现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             (2分)

答:                           

7、从全文看,文章的题目“生日”包含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        (4分)

   答:①                            

   ②                             

四、作文:(40分)

把握是力量和信心的表现。你多一分努力,就会多一分 成功的把握。

把握又是一种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

请以“把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书写能力考查(4分)

二、课文内容考查(20分)

(一)  课内文言文考查(16分)

1、D       2、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有所不同。3、开张圣听   4、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  

5、作奸犯科  为忠善

6、 ① 波撼岳阳城      ② 悠悠乎与颢气俱

③ 何日遣冯唐      ④ 窈窕淑女             

⑤ 百废具兴       ⑥ 一曲新词酒一杯          

(二)课内现代文考查(4分)

本文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而文中最能揭示这一主题的关键人物是菲利普夫妇,故他们是主人公,而“我”只是事件的见证人,于勒则是贯穿始终的线索人物。

三、阅读能力考查:(36分)

(一) 1、设问。 提出质疑,统率全篇。

2、海马的位置、直径和长短、形状。

3、特征:在环境刺激和主体关注下其神经细胞会不断增殖。

功能:能支配记忆力。

    4、人的记忆力与年龄无关。

(二)  1、在“自满”后加“情绪”二字或去掉“产生”。

       2、应当提倡“赏识教育”(或“表扬效果更好”)。

      3、  ① 国外一位教育专家的实践表扬效果更好。

② 夏令营中,中国领队的表扬使中国孩子增强了信心。

(或:夏令营中,中国领队的表扬激励了中国孩子。)

       4、不妥。因为这一名言论述的是“要谦虚”的道理。

(三) 1、 D         2 、A 

3、 不能。因为“莫名”是“说不出”,“莫大”是极大。前一句“我”并不知道母亲遗憾的内容,故用“莫名”,后一句已经知道母亲临终前的心情,写遗憾之大,故用“莫大”。

4、“我”现在已经知道母亲当时是多么希望儿子也能关心她的生日,

但已无法弥补这个遗憾。

5、 钟声  

6、 既希望生前再为儿子过一次生日,又希望儿子为她过最后一次生日,而这样的复杂感情又不愿对儿子说出。

7、 ① 指妻子、儿子为“我”过生日。

② 指“我”为母亲过生日。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2分)

A.天大雨             会:

B.陈胜、吴广喜,鬼        念:

C.置人所鱼腹中          罾:

D.旦日,卒中往往语         旦日: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雄伟壮观的城市建设,幽静秀美的田园风光,还有你的朋友、同学在事业上、学业上取得了优秀成果,你的家庭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你自己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切,都值得你用优美的文字去赞美,用美好的心灵去欣赏。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请以“学会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生优秀习作范例
 
  上帝给了你一双眼睛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你视而不见;蓬莱文章,古今佳作,你望而生厌;巍巍泰山,绵绵长城,你忘而却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你嗤之以鼻……
 
  于是,上帝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为你的无知而悲,为美的埋没而叹。
 
  朋友,快醒醒吧!睁开你的双眼――那是上帝赐予你的、本应充满灵气的双眼。大千世界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在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欣赏、去享受。
 
  你被上帝的叹息惊醒了,伸手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了看眼前的世界,你吁了口气,有几分愧疚,又有几分高兴。你似乎明白了些什么,站起来,想用心去感知美的境界。
 
  登上泰山,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愉悦,燃起你心中久熄的斗志;拥抱大海,感知“海纳百川”的胸襟,摒弃你心中久藏的郁闷;走进深山,融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找回你心中久违的宁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的豪放洒脱,势不可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李清照的似水柔情,委婉细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的浪漫飘逸,天马行空;“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的“人间寂苦,笔底波澜”……
 
  放下诗书,步入田园,你用心倾听着乡村的音符。良田美池,溪水潺潺;鸡鸣狗吠,牛羊相伴;蓝天白云,炊烟袅袅……先前的轻鄙荡然无存,你意识到了美的存在,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畅快淋漓;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欢天喜地;有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乐……
 
  你感觉到了美的无处不在,你开始为自己拥有一双眼睛而庆幸、自豪;开始为大千世界的美所陶醉、感化。你将双手贴在胸口上,嘴里虔诚地默念着,你在感谢上帝的恩赐。
 
  上帝笑了,笑得那么甜;
 
  你也在笑,笑得那么满足!
 
  亲爱的朋友,永远不要忘记,上帝给了你一双眼睛――这是摄取美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