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5-11 0:10:38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基础知识(25分)

1、看拼音在括号内填入相应的汉字。(3分)

gōu(  )火      社jì(   )   赋liǎn(  )

山yáo(  )野sù(  )    静影沉bì(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⑤⑥两题任选一题作答,9分)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②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④             ,死即举大名耳,             。

  ⑤《岳阳楼记》中表现古仁人阔大胸怀的句子是:                 

            

⑥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咏雪名句: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经过公安干警的昼夜奋战,震惊全国“7.15”重大杀人案终于水落石出,犯罪分子邱兴华也已缉拿归案。

 B.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的吸引住了。

 C.因为这个项目技术含量高,攻关难度大,所以涉及的研究领域至今无人问津

D.“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大凡到过岳阳城的诗文大家,都曾留下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诵。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是司马迁所著,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所说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指的就是《史记》。

B.《捕蛇者说》是宋代的柳宗元所作,作者通过蒋氏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记述,揭露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

C.范仲淹借为岳阳楼作记时,一方面重申自己的抱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另一方面借此勉励、规劝老朋友。

D.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全文的主线就是一 个“乐”字。文章多次说道“醉”,其实“醉”和“乐”时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5.按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补写下列对话。(3分)

(晚上,李娟正在家里复习功课,电话铃响了。)

“喂,哪位?”

“你是娟娟吧? 我是你爸。”

“爸,       !您出差这么长时间了,快回来了吧?”

“大概还要两天才能回来。后天你就要参加中考了,想必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你都复习好了吧?爸怕你有精神压力和思想包袱,特地从外地给你打这个电话。爸想说的是:                   

6.根据所给句子的句式、修辞和境界仿造句子,使上下文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4分)

在春天里拔节的不只是小草,也有我们的梦想;在春天里        

                             ;在春天里                             

阅读理解(5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11题。(13分)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名字的老人,却用他的朴实和爱,铭刻了一个道理――

爱从来不卑微

①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个命题所困扰。关于人生终极,关于真情的困惑。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枯竭。

②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房的角落里聊天。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往路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相片上的那些孩子坐在用木棍撑着墙壁的教室里,哀哀的目光在秋风中抖瑟着。

③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的老头的到来。学校西三食堂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垃圾箱,我们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正专注地用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久而久之,我们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④他正佝偻着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面前走过,忽然他停了下来,在那幅红布前站定,眯着眼很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做垃圾收跑了!”我笑笑,低头清理那叠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一元钱。

⑤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⑥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远去的佝偻着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他朴实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我。

⑦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名字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⑧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到的,仅仅是我们丢掉的垃圾吗?

              (《儿童文学》2005年第7期)

7、读完本文,你是如何理解题目“爱从来不卑微”的?(2分)

                                   

                            

8、读了选文第①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你有什么感想或体会?(3分)

                                  

                                  

                             

9、第⑦段说我们这个年代“真情有些消瘦”,文中有具体表现吗?请你找出来。并结合自己的见闻、经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3分)

                                  

                                   

                                

10、阅读选文第⑧段中划浪线的句子,请你结合对全文的理解,说说老人拾到的除了垃圾还有什么。(2分)

                                 

11、本文目的是赞扬这个拾垃圾的老人,先却写他的脏、卑微,甚至让人可怜,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12分)

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

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了,初三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三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我欣喜的接过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他长得又瘦又小,但成绩十分优异。他是“特困生”,三年的学费全免。

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当我将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叠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后来,从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对自己很苛求。他生活那么困难,却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每次买饭,都是二两米饭,半份素菜。初三这么苦,这么累,我不由得有点心疼和担心。

过了两天,我特意到初三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程海来得很迟,我知道他特别惜时,晚一些来为的是错开排队的高峰。程海往打卡机里插卡的时候,我看到显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61.50元的字样。他买了一份饭、半份菜,还剩下60元钱。我和他边聊边往就餐区走。当我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我们时,我把自己的饭卡递到程海面前,假装很随意地说:“我们交换一下好吗?别紧张,我需要减肥,你需要长肉,咱们一起努力,到中考那天,你把我饭卡里的钱用完,我把你饭卡里的钱用完,你说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无措,低声说:“老师,我的……钱,够用。”我说:“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别让我着急了,咱俩其实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我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这20天用了。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偶尔遇到往初三售饭区走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吃,努力学。

中考来了。

中考又走了。

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我也找出他的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不赖,你可不如我。你看你,还是那么瘦!”程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很快,中考成绩下来了,程海的成绩非常优异。作为关爱着他的老师和关注着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又经历了一次金榜题名一样高兴。

  临近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买饭。我将饭卡插进打卡机,显示屏上居然显示出了140元的字样!我一下子懵了。我把饭卡抽出来,到储款机那里去查询,结果是这张饭卡近期没有储过款!也就是说,在中考前的20天里,程海仅仅花去了他“自己”的那60元钱!

我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我惊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十分要强的孩子?

此刻,如果程海出现在我面前,我将对他说些什么?我想我可能会说: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纯;而当你明白的知晓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要知道,有人会把你欣然领会一份善意看成是对他的至高奖赏。他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

孩子,我们之间曾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你的一篇作文给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份有价值的记忆。相比之下,如今被我捏在手里的这张饭卡是多么的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的,岂料却留下了一处败笔。

孩子,你在高中还好吗?买饭的时候,别总去得那么迟,早一点去,可以买到热一些可口一些的饭菜。(选文有改动)

12、与程海交换饭卡时,“我”先“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然后才“假装很随意”的对他说了“我”的意思。“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分)

                                  

                                 

13、当发现程海仅花去他自己60元钱时,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至少答出两点,答三点的加一分)(2+1分)

                                  

                                  

                                 

14、文中三次写到了程海对“我”的感谢。请结合文意,谈谈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内心活动。(3分)

(1)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叠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2)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3)(程海)郑重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

                                 

15、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涉及到“我”帮助程海修改作文一事。从全文结构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2分)

                                  

                                  

16、文章后三段的议论抒情部分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精彩语句。请摘录一句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抄写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上,并写出你的心得体会。(1+2分)

读书卡片 编号:618

类别: 篇名:《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

作者:张丽钧 来源:(此处不用作答)

内容摘录:                            

                                  

心得体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1题。(16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任意东西(    )    ②争高直(       )

③鸢飞天者(   )    ④窥谷忘(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1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写下的《朝发白帝城》。《与朱元思书》中哪两句话与划线诗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20、(1)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在著名散文《醉翁亭记》中描写了琅琊山醉翁亭的秀美景色,请你根据《与朱元思书》描写的富春江景色特征,以“琅琊山蔚然深秀”为上联,写出下句组成一副对联。(2分)

上联:琅 琊 山 蔚 然 深 秀

下联:          

(2)请说说《与朱元思书》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2分)

                                  

                                  

21、有人认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放在文章原处不是很适合,应该放在最后。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2-24题。(9分)

赵将括母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主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乎?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括既行,代廉颇。三卜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括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注释:①马服君赵奢:赵奢,战国时赵国的大将。马服君是赵奢的封号。

22、解释下列句加点的词。(4分)

为将(  )    愿王勿(   )

 始妾其父(  )   吏无敢仰视之(  )

23、下列加点的“将”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2分)

 A.赵马服君赵奢之妻  B.父时为

 C.括不可使      D.行,括母上书言于王

24、赵括的母亲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3分)

                                 

作文(55分,其中写字5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像一杯苦咖啡,只要你精心调配,它将先苦后甜;生活像一幅画,只要你耐心处理,它将绚丽多彩;生活像一轮明月,伴着阴晴圆缺,使人感叹悲欢离合;生活像一场游戏,没有永远的赢者,更无永远的输家。

请以“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3.B  4、B

5.例句:我想你了。  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你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的。

6.例句:在春天里成长的不只是禾苗,也包括我们的感悟;在春天里开放的不只是花朵,也还有我们的理想。

7、爱从来都是高尚的,不会因为人身份的卑微而卑微,同时具有爱心的人也是高尚的,从不卑微。

8、答案示例: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却感到越来越空虚,因为许多人不但没有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反而丢掉了许多宝贵的品质,比如真情、爱心。

9、为革命老区失学的孩子捐款的人不多,捐款也少得可怜。作者说这年代“真情有些消瘦”,表现了她对有些现状的担忧。当然我们也看到也有许多人正热心地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我们也千万不要泯灭爱心,这样社会就会充满真情。

10、他拾到的还有被我们不少人丢弃的爱心。

11、这样写一方面欲扬先抑,使文章曲折耐读。同时,一个看似卑微的拾垃圾的老人,虽然可能生活比较困难,但还是献出了他的一片爱心,这爱心显得更加高尚与可贵。

12、不想被别人看到,也不想让程海察觉到“我”是在有意帮助他,怕伤害他的自尊心。

13、答案示例:①反思自己是不是无意中伤害了这个要强的孩子,为此感到内疚。②贫穷使一个孩子变得如此敏感、自闭,“我”为此既伤感又担忧。③程海未能体察到“我”的良苦用心,更未理解“我”的深深期待。

14、(1)对于“我”对学习上的帮助,真心地接纳,发自内心的感谢。

(2)虽不情愿却又无法拒绝,为了不伤害“我”,只好委婉地接受。

(3)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心存感激。

15、修改作文一事既是文章的缘起,又对交换饭卡起了铺垫和衬托(对比)作用。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评分标准:把握三个得分点:①铺垫;②衬托(对比);③照应。意思对即可。

16、内容摘要:[答案示例] 而当你明白的知晓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

心得体会:[答案示例]接纳别人的帮助,领受他人的善心,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17.(1)任意:随心所欲地随船观赏景物 (2)指:向  (3)戾:至,到 (4)反:通“返”,返回

18.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长绿的树木,高山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在争着往高出和远处伸展。

19.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0.富春江清澈湍急  吴均通过描写景色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远离社会名利场的愿望。

21.可以放在后面,因为它是文章的中心句;应放在远原处,因为上文是写的是山峰和山谷,这两句话是,紧跟着上文的意思写的

 22.当时  派遣  侍奉 ……的人 23.AB 24、不袒护儿子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