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下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稍逊(xùn) 分外(fèn) 风骚(sāo) 济慈(cí)
B喑哑(ān) 丝缕(1ǚ) 襁褓(qiáng) 折腰(zhé)
C闪烁(shuò) 颤抖(chàn) 凝望(níng) 留滞(zhì)
D静谧(mì) 遐想(xiá) 栖息(qī) 角落(jiǎo)
2、下列语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固着种子。
B、跟着我去采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C、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D、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葺葺的山头上鸣叫。
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3分)
(1)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_______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2)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________。
(3)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________。
(4)乡亲们好奇地________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 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 B. 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
C. 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 D. 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
B.这份试卷中的第一小题他花了十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C.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D.他讲起课来栩栩如生,很受学生的欢迎。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一生难免要遭受挫折,所以遭受了挫折就灰心丧气,那他就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B.因为非典型肺炎来势凶猛,极易传染,所以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忘我地工作在“抗非典”的第一线。
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适合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D.我们学习,不仅要接受前人创造出来的知识,更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B.一块小石头也自言自语:“我们岂但上了当,简直受了罪——一辈子垫在空虚的底下。”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7、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B.栖霞山的秋天,枫叶红遍,是一个秋游的好处所。
C. 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D.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犯错,你可要多多帮助他。
8、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9、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语句是 ( )(3分)
①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石间细流脉脉,__________;林中碧波闪闪,______。
②鹰队出线希望很渺茫,它虽然在第二轮比赛中以3比1战胜了虎队,________。
A.①如锦如缎 如线如缕 ②但却以0比2败给了龙队
B.①如线如缕 如锦如缎 ②但却以0比2败给了龙队
C.①如线如缕 如锦如缎 ②但龙队却以2比0击败了它
D.①如锦如缎 如线如缕 ②但龙队却以2比0击败了它
10、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3、右手秉遗穗,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11、依照例句,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每句补写部分不得超过10字。(6分)
事业说:人生就是工程建筑中的一块砖。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 。
勤劳说:人生就是 。
困难说:人生就是 。
二、阅读(39分)
(一)一朵早醒的桃花(13分)
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我想念一朵小花。
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那时天空正阴郁。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色越过萧索的棚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于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密的销魂的诉说。
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那个位置。那朵站得离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12、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早醒的桃花”的形象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3分)
13、“早醒的桃花”的“早醒”有什么意义:请从三方面来回答。(3分)
14、天空和白扬为什么“冰冷地斜睨”早醒的桃花?“毫不羞怯”表现了桃花怎样的精神?(4分)
15、根据第十至第十四段内容,选定一个方面简述自己对有关内容的理解。(3分)
(二)生物入侵者(11分)
水葫芦学名凤眼蓝,别称水浮莲、假水仙等。原产于南美委内瑞拉.后传播到世界上60多个国家。水葫芦外表并不丑:它浑身碧透,绿得醉人.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作为盆景置于庭院,不比荷花逊色。
它生命力旺盛,在15℃~40℃的气温下,只要置于水中便能疯狂繁殖开来。每株分出多支匍匐茎,茎端再长新株,八九天翻一番,90天内可分出25万棵新株。但养分低。猪吃了饿不死也不长膘。
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声名狼藉,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作“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水葫芦在各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泰国湄南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泛滥成灾,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湖水发臭。当地水产锐减,渔民失业。人们生活用水也发生困难,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用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欣欣向荣。雏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作度荒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目前,福建已打响了专项整治水葫芦的战役。
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啊!
16.根据一、二两段内容,概括水葫芦的三个特点。(每点不超过3个字)(3分)
答: 、 、
17.人们为什么用“恶魔”一类的词称呼水葫芦?(3分)
答: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只要在水中,水葫芦就能疯狂地繁殖,不到10天就能翻一番。
B.在河中形似岛屿,在湖中状如森林,都说明水葫芦的观赏性强。
C.起码经过20年,才能繁衍出吃光水葫芦的100亿只象鼻虫。
D.上世纪60年代以后,亚非部分地区成了水葫芦肆虐的重灾区。
19.“绿色污染”已经成了当代世界性的难题。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列资料,说说你对“绿色污染”的理解。(3分)
资料一:上世纪20年代,来自美洲的仙人掌盘踞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24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与农作物、牧草争地,致使畜牧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资料二:来自亚洲的葛藤,上世纪70年代一度占领了美国南部283万公顷的土地,挤占了公路,给农业、交通业造成巨大损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破自有时(15分)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①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②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③,召漕使④显官,特设一桌,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将酒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请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彭乘《墨客挥犀》)
【注】①中外亲:指表亲。②冢(zhǒng):坟墓。③醇:好酒。④漕使:主管水道运输的官吏。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将酒遍劝坐客(同“座”) B.坐客皆愕然(惊讶的样子)
C.公以百金答之(报答) D.韩魏公知北都(知府)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孤之有孔明 B.俄为吏将误触台倒 贤能为之用
C.覆以绣衣
祭以尉首
D.云耕者入坏冢而得 挺剑而起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云耕者入坏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②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
23.你认为韩魏公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手法刻画他的性格?(4分)
三、诗歌鉴赏(4分)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4、王维的山水诗多以画入诗,这首诗描写了 _、 _、 _、 __等景物,通过衬托的手法,突出了山涧的 。
25、“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
答案:
一、 BCBCD CDAB
二、 (一)12、早醒灿烂孤独(也可答:生命的先觉者) 13、(1)独自营造春天,生命年华绚烂美丽。(2)使死寂的世界顿时溢满了生气。(3)追随者摹仿它,拥有和分享春天。
14、(1)无力改变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的世界。(2)勇敢、执着、自信、乐观
15、可以从下面选定一个角度,简述个人理解。
(1)由十、十一段,赞扬桃花早醒,唤醒群花的先觉精神。
(2)由十二、十三段,评述人们评价看待早醒的花与群花的态度。
(3)由早醒的花与群花所遭受的不同看待,评说命运结局。
(二)16、水葫芦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根冶。(共两个得分点,答出一点得2分,答全得3分) 17、(3分)外来植物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生活。(“外来”“植物”“影响”为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意思同即可) 18、D 19、 略。
(三)20、D 21、BC 22、①说(玉制酒杯)是一个耕田的人进入破的坟墓中得到的。它的内外没有细小的斑点可以批评。 ②(韩魏公)对小吏说:“你是不小心触翻了桌子,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呢?” 23、待人宽厚、气量大;反衬手法
(四)24、桂花、(春)山(涧)、(明)月、(山)鸟(共1分,写出3个即可,但写人或夜,此题不得分); 幽静(1分,能体现“静“即可) 25、①写出了诗人闲适、安逸的情趣;②诗人的心境与环境和谐统一,营造了静谧的氛围。(共2分,答出心境、环境各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