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试卷
题序 | 一 (1-6) | 二 (7-11) | 三 | 四 (22) | 附加题 | 合计 | |
(12-16) | (17—21) | ||||||
得分 |
|
|
|
|
|
|
|
评卷员 |
|
|
|
|
|
|
|
说明:1、全卷共四大题,21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 基础整合(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ráo) 田圃(pǔ) 惬意(qiè) 免冠徒跣(xiǎn)
B.凝望(níng) 拮据(jū) 匀称(chènɡ) 庶竭驽钝(nú)
C.风骚(shāo) 汲取(jí) 诘难(jié) 以头抢地(qiǎng)
D.聒噪(guā) 沉浸(jìn) 嗤笑(chī) 帝室之胄(zhòu)
2、下列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年近花甲的外交官孙必千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伊拉克,成功的解救了中国人质。
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
C.突如其来的印度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
D.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一举夺冠,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A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同学们不浪费用电。
B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 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C.在《沁园春 雪》这个题目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5、仿照加点例句的特点,在横线上仿写两个句子,与例句的句式、内容要保持一致。(3分)
谅解,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谅解, ;谅解, 。有了谅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人类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6、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3分)
(1)潇湘馆 丫环紫娟 葬花 林黛玉 作品: 。
(2)倒拔垂柳 五台山 镇关西 《水浒传》 人物: 。
(3)《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 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7. 用正楷字默写。(12分,含书写2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1分)
(2)辛弃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作者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 , ”。(2分)
(3)、《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使用典故的句子: , 。(2分)
(4)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1分)
(5)默写刘方平《月夜》。(4分)
, 。
, 。
8、指出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 ) ( )(4分)
A、臣诚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录必,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马观花
C、香远益清/有所广益 D、择其善者而从之/京中有善口技者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文后9—12题。(8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10. 从第二段文字中可以分析出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原因,选出正确一项( )(2分)
A、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天下苦秦久矣。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明。
D、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
项燕为楚将,……楚人怜之。
11、从选文第一段记述中可以看出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3分)
。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2至21题。
(一)(13分)
谁让太阳变懒了?
①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朦胧”。
②人造卫星传回地球的照片表明,大气污染已经使“革命圣地”延安从卫星“太空之眼” 中消失了。
③科学家们的另一个警告更令人心惊: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日照时间每天平均减少了一个小时,太阳越来越“不喜欢”地球,与地球“约会”的时间越来越短了!
④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内部不断进行着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的热核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线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还使地球每年获得了60亿亿千瓦小时的太阳能。
⑤现在,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每年可以“生产”2亿亿吨碳水化合物,虽然日照的减少不至于使人类灭绝,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甚至已有科学家提出今后人们将戴上面罩去出门。
⑥日照时间减少,后患无穷。不仅人类习以为常的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的感觉不复存在,利用太阳能建造的太阳能温室、太阳灶、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空间发电站……也会因此缩短有效工作时间,从而加剧地球的能源危机。由于地球上的天气情况主要取决于太阳的辐射,日照时间的减少,将使到达地球磁场的太阳能辐射和带电粒子流产生变化,从而引起气压和气温的变化。
⑦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能增进人类的新陈代谢,有扩张皮肤、肌肉,杀死皮肤表面细菌,增强人类皮肤防范功能的功效。日照时间的减少,势必缩短人类皮肤的有效日晒时间,造成人类皮肤的免疫力下降、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诱发机因增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⑧由此看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和大气层不再受到污染已经是刻不容缓。为了我们的未来,请爱护我们的环境!
12通读全文后,请指出“让太阳变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答:
13、“太阳变懒”其实指的是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太阳变懒”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后患。(至少答二点)(4分)
答:
14、第⑤自然段中“但恶性循环却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请你利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答: 。
15、本文的结尾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它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答:
(二)(19分)
追赶太阳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每天在学校的操场上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扑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们知道与其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可那总有一天要醒来),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呢?”我问着。“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时间,就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爸爸等于给我一个谜语,这谜语比课本上的“日历挂在墙上,一天撕去一页,使我心里着急”还让我感动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更让我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以后,我每天放学回家,在庭院里面看着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真的过完了,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
我看到林鸟飞过空中归巢,它们飞得多么快呀,明天它们再飞过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了。而或许明年飞过这条路线的,不是老鸟,而是小鸟了。
时间过得那么飞快,使我幼小的心灵里不只是着急,而是悲伤。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太阳快落山了,就下决心说:“我要比太阳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气的时候,看到太阳还露半边脸,我高兴地跳跃起来,那一天我跑赢了太阳。以后我就时常做这样的游戏,有时和太阳赛跑,有时和西北风比快,有时一个暑假才能完成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时我三年级,常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都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后来的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虽然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但是人可以比自己原来的时间跑快一步,如果跑得快,有时可以快好几步。那几步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
如果将来有什么要教给我的孩子,我会告诉他,假若你一直和时间比赛,你就可以成功。
16、 快速浏览全文,你认为文题“追赶太阳”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7、 “后来二十年里,我因此受益无穷。”你认为作者真正受益无穷的是什么?(3分)
18、 摘录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并谈一谈你的理解。(4分)
摘录:
理解:
19、 “那几步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这句话内涵丰富,可多角度理解。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和感受,举一例说明。(不超过80个字)(5分)
20、 根据你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结合下面的话题,提炼出一个警句。(4分)
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
。
四、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21、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他的宽度。
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其依据材料中的一句话或几句话,确立中心,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要求:题目自拟,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情感。也可发表见解,文体不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加题(共1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6分)
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①欲捐之( ) ②汝何以收此凶具( )③是以收之( )
(2)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
2、请展开联想和想象,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描绘一个画面。(语序可以颠倒,6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整合(14分)
1、A (2分) 2、B (2分) 3、 C (2分) 4、 C(2分) 5.示例: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滋润受伤的心灵;是一抹温暖的阳光,能融化凝结在心中的坚冰。(3分)6、(1)《红楼梦》(2)鲁智深(3)曹操(各1分)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7(1)余晖脉脉水悠悠(1分);(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分);(3)亲射虎,看孙郎;何日遣冯唐?(2分);(4)但惜夏日长(1分);(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4分);8、C、D(各2分)9、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分) 10、C (2分) 11、出身雇农,不满现状(1分),有远大抱负的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12、人类造成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
13、(1)日照时间减少(1分)
(2)①让人类呼吸到的新鲜空气越来越少。②冬夏昼夜长短变化的感觉不复存在。 ③加剧地球的能源危机。④引起气压和气温的变化 ⑤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只要答出二点即可得3分)
14、因为日照时间减少,就直接减少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这样也就减少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数量,所以新鲜空气越来越少。(4分)
15、有总结全文的作用。(2分)
16、追赶时间。(3分) 17、是学会了珍惜时间,获得了更多成功的机会。 (3分) 18、(略)(言之有理即可,摘录2分,理解2分)
19、答案多元。能理解小与大的辩证关系,例子贴近生活,能体现这一辩证关系。(4分) 20、答案多元,能突出“珍惜时间”这一中心,语言精炼富有哲理。(5分)
四、作文(50分)(评分标准见2006年广东省中考语文)
附加题1.(1)①抛弃 ②不吉利 ③因此 (各1分)
(2)第一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第二问:作为后辈,应该敬老爱老。(3分)
2、(略)(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