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升学模拟考试试题卷(A)(2007.4)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8分)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我常对生活微笑,所以我优yǎ ____ 而自得;我乐于为别人付出,所以总能拥有爱的回kuì____ ;我时常想起朋友,所以不觉得gū____ 独。若所有的等待都能变成主动的争取,幸福也就不再yáo____ 远。
2、根据语境,把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吃水的时候,感激挖井的人,________,我们更加珍惜甜美的泉水;收获的时候,感激播种的人,________,我们更加明白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时候,感激生养你的人,________,我们更加懂得生命的宝贵。 (春华秋实、饮水思源、投桃报李)
3、下列句子有语病,并改正。(4分)
(1)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网络成瘾症”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要上网。
4、根据提示默写。(共4题,任选3题作答)(6分)
(1)诗人总是把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寄寓在诗词中。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__▲_”,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而刘禹锡的“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则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2)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一览众山小”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 ▲ ”有异曲同工之妙。
(3)胡锦涛总书记说: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新长征。其实自古以来,一直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社会和谐的人。请你写出古诗文中表现作者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
▲ , ▲ (写出连续的两句)。
(4)江南美景不胜收,多少文人墨客为之陶醉,并以诗文记之。请你写出描写江南美景的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连续的两句)。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
生活中,有时我们不得不拒绝别人的要求。这不,星期六晚上,小王要在家为妈妈庆祝40岁生日。可同学小陆打来电话,邀他一起去市体育馆看球赛。这时,小王该怎样说才能既拒绝小陆,又不致引起他的不快,获得良好的交际效果呢?
6、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调查活动,分别对日本、美国和中国大陆的高中生进行“受你尊敬的人物”的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统计表。(空白处内容已删除)
| 日本15所高中学生1303人 | 美国13所高中学生1051人 | 中国22所高中学生2201人 |
第一名 | 父亲 | 父亲 | |
第二名 | 母亲 | ||
第三名 | 母亲 | ||
第十名 | 母亲 | ||
第十一名 | 父亲 |
(1)从这份调查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2分)
(2)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请你写出一条合理的建议。(2分)
7、国庆长假,嘉兴市青年联合旅游公司迎来了一批来自海南岛的游客,公司委派你承担接待和导游工作。(5分)
(l)为了展示我市旅游资源的魅力,把有特色的旅游风景点介绍给游客,旅游公司将制作一份宣传小报,其中“特色旅游”版,将分几个专栏进行介绍,请你仿照已有的栏目再拟写二个栏目,要求结构、字数相同。(2分)
栏目一:探寻红色之源 栏目二:_____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_____
(2)当天晚上,你从气象台获悉,第二天将有冷空气影响我市,气温下降6—8度,并且有小雨。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这批海南游客必要的提醒。(3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咸8-17题。
(一)住在母亲的掌心(16分)
一
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小时,日子过得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总要将手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上抚摸,让我周身流遍慈爱。
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星期五,明天不用上学了。妻子回家我问妻子。妻子说,今天18号,好像还是星期五,有《同一首歌》。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他们还会记得?儿子的生日只有母亲记得。因为几十年前的那个寻常日子,一个生命的诞生,对其他人无足轻重,而对一位母亲来说,却惊天动地
二
母亲犹豫了好长时间,她有些急切,又有些迟疑。终于,她拿出了一块玻璃。我不知道她这是干什么。母亲说,把它放在你的电脑前面,兴许能挡挡辐射。这是一块普通的窗户玻璃,不普通的是,边角已被母亲用砂轮磨得光滑如水。这才回想起,母亲一段时间以来,不断向我打听有关电脑辐射的知识。
我日夜坐在电脑前写作。母亲不知从何处听说,电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伤害”被紧张和担忧无限夸大。而她又一直认为她的儿子是何等的粗心大意。能想象出,多少个不眠之夜,母亲冥思苦想,才想出了“高招”。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母爱无微不至。
三
每次去看望母亲,她都会整上一桌子山珍海味。她静静地坐在桌边,希望能看到儿子昔日狼吞虎咽的样子。可是,我现在的食量不能让母亲满意。后来几次去,就发现阳台上放了几口大缸。缸里是为我制作的泡菜。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
母亲终于满意了。每次她用一只很大的玻璃瓶装好泡菜让我带回来。坐在车上,我把泡菜放在掌心。脑海里想象着白发的母亲,是怎样快乐地在几口大缸之间围绕穿行。在那个寒冷的季节,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每次的玻璃瓶都用一块毛巾包好,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感到温暖。车子载着我离家几百里。我在外漂泊,我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可是在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就像手中的泡菜,仍然住在母亲的掌心。
(选自《读者》 2006年第7期)
8、作者说“我边吃边赞美泡菜,重新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为什么他要作出狼吞虎咽的样子?(2分)
9、请结合语境说说“当儿子对一切都粗枝大叶掉以轻心时,母亲的心,却像敏感的雷达,小心地捕捉着可能对儿子构成伤害的蛛丝马迹。”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0、文中写了母亲的三件事情,请分别为它拟一个小标题(每个不超过6个字)(3分)
11、文章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请评价这样的标题好不好?(4分)
12、也许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忽视了很多这样的细节,请你写出自己类似的经历,并说说自己的感受。(5分)
(二)植树并不全等于环保 (16分)
①在一般人心目中植树总是有利于环境的,比如,树木可吸收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净化空气,并降低温度,减轻温室效应。但是,现在研究人员发现,植树如果不分某一地区的具体环境,而且选择的树种不适宜,反而可能因植树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
②比如,树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但这一过程也可带来副作用,包括吸干溪流和使土壤变得更盐碱和更具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杜克大学的罗伯特·杰克逊领导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研究,它权衡了涉及植树的方方面面,并得出了植树并不全等于环保的结论。
③ 植物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生长,而种植大片森林后,尤其是快速生长的树林则可以置换大气中的气体,因而可以阻止全球变暖,但大量的森林也需要大量的水。杰克逊的研究小组观察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全球500多处新种植的森林地带,在这些新种植的森林地带有13%的地方在一年内溪水被完全吸干。平均起来,植树切断了50%多的地区当地的溪流。比如,他们在南非考察就发现一些地方的松树吸干了当地的溪流。
④另一方面,在何种地段植树也对环境体现出不同的影响。比如,在荒山和庄稼地里植树的环保效果是不一样的。杰克逊的研究小组发现,无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人们在庄稼地种树可能对环境会有不利影响,因为在庄稼地里种树就得使用更多的水。而这种情况会减少人们饮水和灌溉时对水的利用,并且损害当地的液体生态系统。杰克逊等人的研究还发现,与其他类型的植被,如农作物或绿地相比,森林土壤更容易变得盐碱和酸性更大。
⑤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植树后反而不利于环保和生态的现象呢?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地方的植树选择的是那些快速生长并能吸收较多二氧化碳的树种,而这些树一年的所有时期都在生长,终年保持常青。这就意味着这些树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因而会吸干溪流的水。
⑥不过,在庄稼地种植树木导致的水流的一些变化对环保也是必须的。比如,在美国的一些农业地带种植森林可以减少土地肥力流失到海里,这就可以避免海中的水藻疯长并杀死水生生物。不过关键在于进行造林计划时要考虑当地因素。研究人员形象地比喻说,制定政策者常常戴了一副“碳眼罩”,只想到和谈论减少碳。这会造成另一种环境副作用,水生态的破坏。
⑦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公司目前正在把种植森林当作获取“碳信用卡”的途径,也即植树越多,可以获得越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些电力或能源公司就是这么考虑的。而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也是这种规定。但是,这适用于没有植被和庄稼的土地。比如,在退化的土地上重新植树造林以吸收二氧化碳。
⑧ 杰克逊等人认为,植树造林计划应当尽快获得授权。但是植树造林的所有成本,包括对水的影响也应当考虑进去。所以,植树造林需要考虑在什么样的地方以及选用什么样的树种。
(选自《百科知识》2006年第3期)
13、树木可吸收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净化空气,并降低温度,减轻温室效应。你知道森林的环保功用还有哪些?请举出三项。(3分)
14、作者为什么说“植树并不全等于环保”? (3分)
15、“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也是这种规定”,结合文章内容推测,“这种规定”的大致内容是什么?(3分)
16、读第②③两段,说说这两段主要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阅读以下链接资料,结合上文,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至少二点)? (4分)
(1)从1971年起,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旨在提醒人们关注森林、保护森林。从1979年起,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旨在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踊跃植树造林,爱林护林,从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2) 中国的森林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森林覆盖率仅为12.7%,森林蓄积量86.6亿立方米,人均不足9立方米。
(3)发展中国家年均消失天然林1628.2万公顷,中国年均消失40万公顷。中国森林每公顷生物量平均为157吨,而世界平均131吨。我国森林总生物量达160.09亿吨,占世界的3.63%。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8-25题。
(一)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
雪晓②清笳③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①师伯浑:人名,陆游的朋友。②晓:光明。③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乐器。④觉:醒。⑤漏:古代计时器。
18、阅读《夜游宫》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1)词中哪三句描写作者身处冷落的环境?(1分)
(2) “鬓虽残,心未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二)(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心乐之 (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其岸势犬牙差互 ( ) (4)以其境过清 (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1、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22、作者通过描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10分)
宁(即甘宁)厨下儿曾有过,走投吕蒙。蒙恐宁杀之,故不即还。后宁赍礼(赠送礼物)礼蒙母,乃出厨下儿还宁。宁许蒙不杀。斯须(一会儿)还船,缚至桑树,自挽弓射杀之。毕,解衣卧船中。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宁闻之,故卧不起。蒙母徒跣(赤脚步行)出谏蒙曰:“至尊(指吴主孙权)待汝如骨肉,属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杀甘宁?宁死之日,纵至尊不问,汝是为臣下非法。”蒙素至孝,闻母言,即豁然意释,自至宁船,笑呼之曰:“兴霸(甘宁的字),老母待卿食,急(赶快)上!”宁涕泣嘘欷(哽咽,抽噎)曰:“负卿!”与蒙俱还见母,欢宴竟日。
23、解释文中加点词。(4分)
(1) 九宁厨下儿留有过 ( ) (2) 宁许蒙不杀 ( )
(3)蒙母徒跣出谏蒙曰 ( ) (4)属汝以大事 ( )
24、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蒙大怒,击鼓会兵,欲就船攻宁。
25、文中吕蒙形象鲜明,试概括人物性格并作简要分析。(3分)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
请以“我发现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06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学业考试(A)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4分)雅、馈、孤、遥
2、(3分)饮水思源、春华秋实、投桃报李
3、(4分)(1)在“有效信息”后加“的能力” (2)删除“不要”
4、(6分)(1)直挂云帆济沧海;沉舟侧畔千帆过(2)会当凌绝顶;自缘身在最高层(3)如: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5、(2分)开放题。例:小陆,你真够意思,我也早就想看这场球赛了,谢谢你!可是真不凑巧,今天是我妈妈40岁生日,球赛以后还有,妈妈40岁的生日,过了今晚可就没了,是不是?小陆,真对不起!下次有球赛,咱们再一起去,好吗?
6、(4分)(1)中国学生对父母的尊敬程度远远不如日本和美国。
(2)①全社会都应该对学生加强爱父母的教育;②作父母的要注意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③学生应该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等。
7、(5分,前一题2 分)(1)例:感受核电之光,品味江南名镇,领略钱江浪潮。(2)例:各位游客,我市明天气温将下降6—8度,度伴有小雨,请各位添加保暖衣服,带好雨具。(得分要点:要有称谓,语气亲切友好,提醒加衣和带雨具)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16分)
8、(2分)我重新作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是为了让母亲感到欣慰,让母亲关心儿子的心情得到满足。这也是我报答母亲关爱的表现。
9、(2分)雷达: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形容母亲对我的随时关注,像雷达搜索情况一样。
蛛丝马迹:是形容母亲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连最细小的细节都注意到了。
10、(3分)第一件事:我的生日 第二件事:一块玻璃 第三件事:一瓶泡菜
11、(4分)“住在母亲的掌心”题目的含义是:我永远被母亲捧在掌心,就像母亲手心的宝一样。住在母亲掌心的孩子总是最幸福的人。这样的题目含蓄而富有深情,既表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又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是一个很好的题目。
12、(5分)略(能够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到的某些细节,并且谈出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二)(16分)
13、(3分)①森林可吸收灰尘;②林地可多蓄水;③防护林可保护农田免受风灾;④森林可释放氧气;⑤松柏林分泌的抗生素能杀死多种细菌;⑥森林能减少噪声;⑦林地可以减少泥沙流失量;等。(说出一项给1分)
14、(3分)植树如果不分某一地区的具体环境,而且选择的树种不适宜,反而可能因植树而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破坏当地的生态。
15、(3分)植树越多,就可以获得越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6、(3分)举例子。树木吸收二氧化碳过程带来的副作用,具体表现是吸干溪流和使土壤变得更盐碱和更具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说明方法1分,作用2分)
17、(4分)关注森林、保护森林;根据具体的环境,选用适宜的树种;植树造林,爱林护林;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说出其中一点给2分,以4分为限。)
三、古诗阅读(共25分)
(一)(共3分)
18(1)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1分,多写或少写不得分)
(2)人虽老,但为国收复失土的雄心仍在。(2分,要求说出“鬓残,未死”的含义,“心”的具体内涵,语句通顺。其它表达相同意思的答案,均给分)
(二)(12分)
19、(4分)(1)以……为乐 (2)大约 (3)像狗牙齿那样 (4)凄清
20、(3分)朝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1、(3分)例:句子: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悠闲自在的情趣,也间接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22、(2分)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三)(共10分)
23、(4分)(1)过失(2)答应(3)劝说(4)通“嘱”,嘱托
24、(3分)吕蒙大怒,擂起战鼓,调动军队,打算上船攻打甘宁。(关键词“兵”、“就”的意思各扣1分,句式不顺不对扣1分。)
25、(3分)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下,能听从母亲的意见,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答对一点得1分)
四、作文(共60分〉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