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分 | |
(一) | (二) | ||||||
得 分 |
一、书写(3分)
1、将下面句子抄写在格子里。(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性情宜平,心思宜专。平则不偏,专则不杂。不偏则事理得,不杂则可免始勤终怠之弊。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29分)
2、填空:(12分)
① 望长城内外, ;大河上下, 。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② 更深月色半人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③ 槲叶落山路, 。因思杜陵梦,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⑥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睛明之景的句子是: ,
。
⑦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写了山间四时之变化,其中所写冬景包含有一个成语,
是: 。
3、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暴躁(zào) 弩纯(mú) 别墅(shù) 鞭苔(tái)
B、简陋(lòu) 荤素(hūn) 时髦(máo) 地窖(yáo)
C、谆嘱(zhūn) 赫然(hè) 惬意(xiá) 赐教(cì)
D、昭著(zhāo) 明媚(mèi) 双眸(móu) 憔悴(qiáo)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春天的温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B、会不会患感冒,与自身的抗病能力有关系。
C、今天有两位教育专家来我校蓓临指导。
D、学生们不但爱看这本书,而且老师们也喜欢。
5、赏析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5分)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①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是托物寓意。请分析此诗讽喻了什么?
② 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在文意上也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6、将下面对联补充完整。(3分)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
下联:陶渊明 。
7、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大量的交通宣传语纷纷出现,比如“没有红灯停,哪有绿灯行”,“退一步海阔天空,抢半秒飞来横祸”等,请你再为交通安全写出一条充满关爱的警示宣传语。(3分)
三、现代文阅读(38份)
(一)(13分)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啊!”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8、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什么?(2分)。
9、解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意思(2分)
10、文中列举的四个理由是为了论述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11、文中说:“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你有过这种经历和体验吗?请举一例说明。(3分)
12、请你为作者说的“凡职业都是有趣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味自然会发生”这个观点提供一个例子。(3份)
(二)你抓住我的手了吗(14分)
“有个女孩在桥上,要跳河……”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他要挂机了。
“女孩手里拿着本书,你的诗集《命运的手扼住了我》……”
诗人扔下电话,摸了本书冲出家门截了辆的士。
诗人知道现场在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跳桥,这座城市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哪儿。为了方便主跨航标的维修,桥梁设计者在主墩所在的位置伸出了一个小飘台,大桥通车10年来已有20多人从这里跳进了湍急的汉江,无一生还。
当诗人赶到桥头时,大桥已被观众堵死。10多个电视摄像镜头焦渴地守望着,更多的人则举着相机。去年全市摄影大赛的一等奖就是一个青年从这儿跳入江中的镜头。
当警察领着诗人挤进飘台时,女孩越过栏杆在飘台外沿上,两脚悬空,双手紧攥着那本该死的诗集,胳臂上指甲抠出的伤口蜿蜒出数条殷红的血道。
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地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女孩惊惶地抬起头:“别过来,别过来!”那是个纤瘦的女孩,面色苍白,眼神迷离。
诗人的眼里弥漫着深深的忧郁,说:“我是这本诗的作者,你可以看书上的照片……你跳不跳我不管,但不能带着我的诗集跳下去,不然,你会把我的灵魂带走的。那本诗集我已经没有了,全烧了。你能帮我,但我不想求你。在我的口袋里还有一本诗集,是刚出的,我想用这本诗集和你交换。”诗人的声音像梦一样遥远、灰暗、冷峻、低缓。
诗人在女孩身边挪了挪,左臂缓缓地从裤兜里抽出,轻轻地抖抖袖子,一本新书露出大半截。女孩望着书的封面,上面是一只非常有力的手,书名叫《 》。诗人说:“我只是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但不一样,你现在就可以读一首,要不了多长时间,读了再跳也不迟。”
女孩从栏杆间伸手接住书。刹那间,女孩愣住了,她看见诗人持书的左臂光秃秃的,没有手掌,臂端劈开一条口子,书就夹在口子里。女孩惊异的眼神移向诗人仍插在裤兜里的右臂。
诗人一动不动地望着女孩。女孩使劲地欠起身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袖筒,然后一把抓住,从裤兜里抽出来。整个袖筒都是空的,诗人没有右臂。
诗人说:“写第一本诗集的时候,事故还没发生,我四肢齐全,可我曾三次站在你现在的位置……后来,左手、右臂都没了,我写出了第二诗集,再也没往这儿来了……现在你抓住我的手了吗?”
女孩紧紧地抓住了诗人空空的衣袖,缓缓站起身。
诗人说:“我们离开这儿,人太多了!”
女孩在诗人牵引下跨过栏杆,离开了飘台。
诗人说:“有首诗,你肯定读过,可是我背不全了,你能帮我一起背吗?”
几天后,人们发现飘台上赫然刻着一首诗,题目是《你抓住我的手了吗》,诗文却是普希金的那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是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13、默读文章,整体感知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高潮”部分的情节。(2分)
14、结合语境,品味、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传达出的丰富的心理活动。(4分)
(1) “这与我有关吗?”诗人冷冷地说。
(2) 诗人两袖插在裤兜里,望着江心的波涛,冷冷的说:“把我的诗集还给我。”
15、结合语境想想,画线句子中诗人第二本诗集的名字是什么?(2分)
答《 》。
16、你认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谈谈你的理由。(3分)
答:
17、小说的结尾巧妙地引用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试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开头,用自己的话为这篇文章设计一个议论性的结尾。(3分)
四、文言文阅读(11分)
曾 参 杀 人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曾子同名族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注]曾子:名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名族:名和姓。杼(zhù):织布用的梭子。
18、解释加点的词:(2分)
(1) 昔者曾子处费 ;(2)有顷焉 。
19、解释句子“之”的意思:(3分)
(1) 曾子之母 ; (2)顷之 ;
(2) 一人又告之曰 。
20、翻译句子(3分)
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21、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五、作文(30分)
我们的身边处处有风景、山川、大地、清风、明月……是一道道美丽的自然风景;生活中平凡而动人的故事,朴实而美好的情感,也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请以“风景”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文体不限
② 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③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 考 答 案
一、书写略
二、2、① 惟余莽莽,顿夹滔滔 ② 北斗阑干南斗斜,虫声新透绿窗纱
③ 枳花照驿墙,凫雁满回塘 ④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 ⑥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⑦水落石出
3、D 4、B
5、① 讽刺、揭露了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② 用“不知天地有清霜”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且与前方“飞花”不对仗。另,“天地”借代“人间”,使寓意深刻,紧扣全旨。
6、如: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
7、如: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生命在手中,幸福在脚下 安全伴你一生行。
三、现代文阅读
(一)
8、要乐业。
9、发愤读书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
10、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11、可以从解开一道难题,制作一件手工或完成一次家务等方面来谈。
12、如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上海市政局工人徐虎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奉献等,他们都体会到职业的趣味。
(二)
13、女孩发现了诗人手臂的残疾。
14、①表现出诗人对女孩轻生的漠不关心。
②故作鄙视、漠然的神态,缓解女孩紧张的心理,内心却充满了对女孩的关切。
15、《我的手扼住了命运》
16、诗人,因为作品主要通过诗人感人的言行,集中地体现了面对人生种种的不幸,用自己无臂的手(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挫折的主题。
17、略。
四、文言文阅读
18、① 居住 ② 一会儿 19、①的 ②助词,无义 ③她
20、他的母亲害怕了,扔下梭子爬墙跑了。 21、众口铄金。
五、作文:见中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