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九年级语文二诊考试试卷

2014-5-11 0:10:39下载本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二诊考试试卷

语   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亲爱的同学,送走了初中生活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又将翻开成长旅途崭新的一页。面对眼前的试卷,你定会从容应对,因为语文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语文,只要你是一个用心去生活的人,你就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相信自己!祝你成功!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得分

评卷人

答案

一、(10分,每小题2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息。我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感到自然的伟大和世界的美好。

A、茁壮( zhuó )  B、繁衍( yǎn )  C、迁徙( xǐ )  D、栖息( xī )

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份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托尔斯泰的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代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C、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D、我感到一种不可名壮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幽然而生。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      消化。

②只要抓住机遇,勇于冒险,机会就会永存,      失败了也不必计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的修养,是很难综合利用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A、咀嚼 虽然 品位 B、品尝  即使 品味C、咀嚼 即使  品位 D、品尝 虽然 品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在于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画。

B、这种吧一字一词都落实到具体事物的考试、新解,即使不是牵强附会,也是以牺牲似的艺术为代价的。

C、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断艰苦奋斗、发愤图强的八十年。

D、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马平川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

5、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B、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共6分,每小题2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6、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   )

例句:四僵劲不能动

A、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B、同舍生皆绮绣C、置酒而招之  D、才美不外

7、下面语句中与“当余之从师也”的“之”含义相同的一项(   )

A、每假借于藏书家 B、益慕圣贤道C、策不以其道 D、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8、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课文题目为“送东阳马生序”,其中的“序”是一种文体的名称,本文是一篇赠序。

B、本文作者把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同乡晚辈,就是要告诉马生,虽然自己的求学的客观条件十分艰苦,但自己主观上的勤奋能让自己成功。

C、作者采用了对比手法,表现自己吃的穿的虽然不如“同舍生”,但自己以读书为快乐,精神的满足弥补了物质上的贫乏。

D、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是对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思想的最好注脚;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和老师平等交往,不必再讲“尊师重道”。

第II卷(其他类型题 8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共12分)

9、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文: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10、用课文原句填空。(自选四句填写)(4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2)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夜泊秦淮到酒家。(杜牧《泊秦淮》)

(5)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6)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1、根据下面的提示或语境填空。(任选作其中两小题)(4分)

(1)请你写出一句歌咏四川山川风物或历史掌故的古诗词名句,填在下面空格内。(2分)

(2)转眼间,初中三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逝。在依次惜别的时候,你的心中肯定有许许多多话要对朝夕相处的同窗好友诉说,请你用一句古诗文名句来表达你的依依不舍或共勉奋进之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2分)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面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翼是诗句是“                              。”(2分)

(4)有的诗句蕴含深刻哲理,耐人寻味。《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2分)

得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2-15题(12分)

人贵敢说“吾不如”       文/李隆汉

①“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准适当的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②历史上的圣哲先贤,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③孔子问学生子贡,你和颜回比,谁的能耐大?子贡回答说,颜回闻一知十,我顶多只是闻一知三。子贡慨叹“弗如也”,寥寥三字,掷地作金石声。

④《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所必然了。

⑤读《广师》,我们可以领教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类似高论:“艰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学中;险阻俱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石山。”顾老夫子谦逊若此,被誉为“一代通儒”,令人诚服。

⑥瞿秋白在29岁时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他恳切地表白:“搞农运,我不如澎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事,我不如叶挺、贺龙。”虚心谨慎,溢于言表,瞿秋白之所以为瞿秋白,基于此。

⑦确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面对比自己强的人,由衷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不但不会贬损自己,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世界上,任何人在体能、技能、智能上的发展不可能至周至全。同理,一个人在品格修养上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吾不如也”的时候。只有敢于承认“吾不如也”的现实,才能看清自己的特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举优抑劣,扬长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也”,却偏要与人争个胜负,分个雌雄,那就是自己难为自己,令人不敢恭维了。

⑧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敢说“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翘楚,因为他们的胸怀比长天更广阔,精神比高山更巍峨。

12、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读后你认为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都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你能举例说说吗?(3分)

                                          

                                         

14、文中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15、读罢全文,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实际谈谈文中的“吾不如”与我们常说的“自卑、自暴自弃”有无区别?(4分)

                                          

                                        

                                        

得分

评卷人

五、作文(60分)

16、请在下面的作文题中任意选做一题。

(1)题目:与          对话

亲友相聚,与家人、亲朋会有亲密的对话;遨游书海,与作者、作品会有平等的对话;走近自然,与山川、树木会有亲切的对话;……请以“与       对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①不要忘了拟一个醒目的标题。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④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大师向他的三个徒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当面指出你的新衣服上有个小窟窿,你会怎么办?第一个徒弟回答:“置之不理。”第二个徒弟回答:“把它遮掩起来。”只有第三个土地不慌不忙地取出一枚针,回答道:“将它补好!”听了他的回答,大师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

  这个小窟窿就像是我们犯过的错误,对待错误的最佳方法,不是回避,不是掩饰,而是改正。请以“改正错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B卷(5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2、谈谈你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答:                                       

                                        

得分

评卷人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②捐:抛弃。③谏:好言相劝。④舆:手推的小车⑤凶:不吉利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⑴有一老父褐(   )    ⑵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足受,笑而去(  )  ⑷谷年十五(    )

  ⑸负义也(   )      ⑹载祖归养(    )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良愕然,欲殴   吾欲南海  B. 捐祖野    移其民何东

  C. 父足受   不物喜       D. 直堕履圯下  如土石何23.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6、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2分)

                                         

                                       

7、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繁星》《春水》《童年》《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出来的》

                                       

                                         

                                       

(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9—15题。(18分)

提示语: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有时候能帮助你成功,有时候又能导致你失败,小米的求职经历正是这样。你有这样的体验么?请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颗图钉 

   小米在总经理办公室外等待应聘接谈的时候,忐忑不安,就用硬币占过卦:徽面受聘,字面不聘。三次都是抛的徽面。小米心存一份侥幸和欣慰。

   轮到小米接谈时,阴差阳错,小米一走进总经理办公室,突然打了一个大喷嚏。总经理皱了皱眉头,脸色险沉起来。小米心慌意乱,想好的谈话内容忘到爪哇国去了,结结巴巴地谈了一通。她看见总经理已对她的谈话不感兴趣,在自顾自地揉着太阳穴。小米心更慌了,语无伦次。总经理委婉地下了逐客令,小米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转儿。

  该死的喷嚏!小米恨得牙痒痒的,眼看有些希望的受聘机会被喷嚏搅黄了。小米到深圳闯世界的三个多月里,已是第四十九次求职受挫了。她疲惫不堪,精神沮丧,连下楼梯的劲都没有了。

  小米真想站在楼梯间里嚎啕大哭一场。但深圳不相信眼泪,哭也白搭,只会让人瞧不起你。真是鬼迷心窍,小米在内地一家市直机关里吃皇粮挺安逸的,忽然心血来潮,想跳出人浮于事、臃肿不堪的机关,破釜沉舟到南方去闯荡一番。

  小米的父母苦劝,小米的男朋友力阻,都没能动摇小米南徙的决心。别看小米是个妩媚温柔的女孩,倔起来却如犟牛。父母无奈,只得串通小米的男朋友,将小米反锁在房间里“软禁”起来,想让小米冷静下来,打消南徙的念头。小米去意如磐,心已展翅,翻窗跳楼,背起简单的行囊,一瘸一瘸地乘上了夜行列车。

  小米到深圳后,才发现这儿美女如云,人才如林,求职者更是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小米貌不惊人,才不出众,在深圳的硕士博士多如牛毛,哪还轮得上她这样的夜大结业生。她屡碰钉子,吃闭门羹,把身上的盘缠几乎都花光了,眼看要沦落到盲流乞丐的窘境,被送到收容遣返所去了。

  小米一阵晕眩,急忙扶住楼梯扶手才没跌倒。她想起来了,昨晚失眠了,天快亮时才睡着。早晨醒来,时间不早了,顾不得吃早餐,就往应聘的单位匆匆赶。又饿又急,自然晕眩。小米在低头的瞬间,看见了一颗图钉。她怕这颗图钉扎了行人的脚,就把它拾起来,扔进了垃圾箱。

  就在小米转身要离去时,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开了,秘书小姐喜吟吟地跑出来,喊住小米:“米小姐,请留步!总经理叫你!”

  小米一愣,疑惑地随着秘书小姐进了总经理办公室。

  总经理说:“恭喜你,米小姐,你被聘用了!”

  小米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是幻觉。

  总经理说:“你一定感到奇怪,我为什么突然改变了主意吧?不瞒你说,你已经通过了我的特殊考试!”

  小米如坠五里云雾:“什么特殊考试?”

  总经理叫秘书小姐放一段录像带,小米看到了自己拾图钉扔进垃圾箱的镜头。小米倍感蹊跷:“这算什么特殊考试?一件小事嘛……”

  总经理喟然慨叹:“唉,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注意这种小事了!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八方求职四处碰壁。一次,我去一家银行求职时受挫,下楼时,我看见了一颗图钉,就拾起来扔进了垃圾箱。这一小事恰好被行长撞上了,大受感动,就聘用了我。这次招聘,我叫人在办公室周围放了十颗图钉,暗地里用录像机监视,几天来只有你细心地拾起了它。我的公司里就是需要你这样细心的人!”

  (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小小说300篇》)

9、小米原在内地一家市直机关工作,为什么她要只身到深圳打工?(2分)

答:                                     

10、小米到深圳闯世界的三个多月里四十九次求职受挫,说明小米是怎样一个人?(3分)

答:                                       

                                          

11、小米一走进总经理办公室,突然打了一个大喷嚏。总经理皱了皱眉头,脸色阴沉起来。你知道总经理这时心里在想什么吗?(3分)

答:                                      

                                         

12、小米在与总经理接谈时,一个大喷嚏的突然事故使自己想好的谈话内容忘到爪哇国去了。小米想好的谈话内容是什么?请你把它写出来。(2分)

答:                                         

                                         

13、小米落聘后因又饿又急,一阵晕眩,但在低头的瞬间却看见了一颗图钉,就把它拾起来扔进了垃圾箱。在求职无望时小米为什么还能这样做?这件事说明小米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品质?(3分)

答:                                    

                                        

14、插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如果删去文中的插叙行不行?为什么?(2分)

答:                                    

                                       

15、读了这篇题为《一颗图钉》的小小说,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3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四、语言运用(12分)

16、阅读下面这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4分)

据新民晚报报道,中美第17届商贸联委会达成了系列协议。昨天记者了解到,中美有关人士乐观估计,年内美国有望正式向中国公民开放旅游。

中国驻美使馆透露,吴仪副总理宣布,经过双方不懈努力,中美已经就中国公民组团赴美国旅游事项达成共识。据悉,双方将组建旅游合作工作组,加紧落实2005年签署的《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

美国旅游业界认为,预计美方开放中国旅游签证后会严加管理,如对组团旅行社和申请人会作严格的资质调查,也不排除旅行社收取高额押金的做法。美国旅游市场应当与欧洲市场一样属于高端市场,人均价格至少在2万元人民币以上。

17、分析表格,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和沙尘暴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下面是有关这个方面的情况的统计。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的结果。

年代

土地沙漠化面积(单位:平方公里)

沙尘暴发生次数(单位:次)

典型受灾情况

70

1560

13

降尘25600吨/平方公里

80

2100

14

20万亩农作物受害,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90

2460

23

46.1万亩农作物受害,11。09万头(只)牲畜死亡,156万人受害,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

答:                                      

                                        

18、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按要求答题。(4分)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记者李亚东)昨天(2006年4月17日)上午,一名老大爷在乘坐65路公交车时,突然发现身上带着的700元钱被盗。报警后,警方很快赶到,一名目睹了扒手行窃全过程的14岁男孩刘彬(化名)勇敢站了出来,帮助警方顺利地从一车乘客中揪出了扒手,追回了老大爷被盗的钱物。

据了解,当时这辆65路公交车正在往双桥子方向行驶,车厢内突然传来一阵惊呼:“我的700元钱被偷了!”大家循声一望,顿时看见一名神色焦急的老大爷站在车厢内,显得不知所措。群众立刻拨打了110。公交车司机直接将车开到不远处的双桥子派出所。警察在车厢内的地板上发现了被小偷扔出的700元钱。不过,面对一车乘客,谁才是小偷?“我知道小偷是谁!”这时,14岁男孩刘彬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告诉警察,他看见了小偷施窃的整个过程。在刘彬的指认下,警察径直来到了一个惊慌失措的年轻男子面前。“他就是小偷!”刘彬指着年轻男子,勇敢地说。与此同时,公交车的车厢内响起了一阵掌声。 

目前,承认自己盗窃行为的这名小偷已经被警方拘留。

(1)如果你是这位老大爷,你会对刘彬说:                     

                                     (2分)

(2)如果你是一位警察,从教育的角度,你会对这名小偷说:             

                                     (2分)

参考答案:

A卷:一、1、D;2、C;3、C;4、D;5、B;

二、6、C;7、D;8、D;9、(1)因此我虽然愚笨,最后还是有所收获;(2)因为心中幽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三、10(1)后天下之乐而乐;(2)燕然未勒归无计;(3)安得广厦千万间;(4)烟笼寒水月笼沙;(5)长风破浪会有时;(6)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11(1)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四、12、人贵敢说“吾不如”。13、举例论证,如:子贡、刘邦、顾炎武、瞿秋白等敢说“吾不如”,谦虚好学,最后都有所建树;道理论证。14、不能调换,这几段的事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15、略(个性化阅读,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

五、作文评分标准(参考中考标准)

B卷:一、1、卸甲归田的惆怅;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2、略;

二、3、(1)穿着;(2)回头看;(3)离开;(4)通“又”;(5)这;(6)于是、就;4、 B;5、(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6、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7、敬老爱老;

三、(一)8、略;

(二)9、想跳出人浮于事、臃肿不堪的机关,破釜沉舟到南方去闯荡一番。10、坚韧、倔强、不言败不认输 (言之有理即可)11、总经理或许在心理想:这姑娘看起来清秀端庄,可做事怎么不注意场合,这样冒失。(合情理即可)12、略(言之有理即可)13、她之所以能这么做是缘于她平时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说明她细心、心地善良、处处为他人着想。14、插叙部分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说明小米是一个有朝气、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她不甘愿就此平凡地度过一生,也正因为这个个性才致使小说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所以不能删去。15、略(言之有理即可)

四、16、美国有望向中国公民开放旅游;17、我国的土地沙漠化面积在不断扩大,沙尘暴发生次数也在相应地增加,受灾损失也在不断增加;18;(1)围绕“感谢”和“称赞”表达即可;(2)能从教育的角度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