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阶段性练习问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卷的对应答题位置答题。
3、答题前,应先在答题卷上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一、(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佛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消魂!
B、当它嘎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D、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燥恼怒的喇叭声中,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jié) 强聒不舍(guō) 酸涩(shè) 嗜好( shì )
B、造诣(yì) 陨落(yǔn) 丘壑(hè) 矫揉造作(jiǎo)
C、参差(cān) 恪尽职守(kè) 惬意(qiè) 栅栏(zhà)
D、栖息(qī) 重蹈覆辙(chè) 赋予(fù) 蹒跚(mán)
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长期以来我们在吃四大发明的( ),在一种( )的怀旧安慰中构筑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这种自尊心是必要的,但这种思想方法却制造着一种后顾的文化( )。因为后顾,我们对世界的许多新变化有一种阿Q式的“我祖先比你阔多了”的( )。这正造就了我们的长期封闭,亦造成了我们裹足不前。
A、本钱 虚妄 模范 情结 B、老本 虚幻 模范 情绪
C、老本 虚妄 模式 情结 D、本钱 虚幻 模式 情绪
4.下列各句括号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到处高楼林立,机器轰鸣。与前几年真是无与伦比了。
B、他思维敏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
九年级语文问卷—1(共6页)
地去钻研和考证,所以,他很快走到了同行的前列。
C、做阅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统观全文,不能断章取义。
D、人应该正视错误,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5.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主谓倒装的问句,问号放在句末,主谓之间用逗号。如“找谁呀,这位大哥”?
B、为什么我会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呢?因为我得到了名师的指点。
C、中学生都必须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等学科的知识。
D、我们必须了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措施。
B、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各国代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中国艺术家演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舞蹈。
C、经过美国的连续轰炸打击,使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已基本土崩瓦解。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 ,但我国人民币和港币却始终保持稳定。
②有一回,她站在一块大圆石上, ,眺望空中的一只飞鸟,我认定她是美丽的。
A、① 一些国家的经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货币大幅度贬值,外汇储备急剧减少
② 手掌遮在眼睛上,披着一身阳光,像大理石一般洁白,微仰起她年轻的头
B、① 一些国家外汇储备急剧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经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② 手掌遮在眼睛上,披着一身阳光,像大理石一般洁白,微仰起她年轻的头
C、① 一些国家的经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外汇储备急剧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
② 像大理石一般洁白,披着一身阳光,微仰起她年轻的头,手掌遮在眼睛上
D、① 一些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外汇储备急剧减少,经济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② 像大理石一般洁白,披着一身阳光,微仰起她年轻的头,手掌遮在眼睛上
8、下段文字的三个句子中有三处关联词使用不当,请加以修改
①即使没有惟利是图的企业,劣质奶粉就根本不存在。②但是,同样也有道理的是,不管是最混乱的市场,也是有优质奶粉存在的。③所以如果没有优质奶粉,消费者才会拒
九年级语文问卷—2(共6页)
绝奶粉,最终导致市场的消失。
9、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
(1)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3)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4) ,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
10、在横线处仿写句子,使语段成为前后呼应、衔接紧密的排比句。
爱心是一篇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的希望;爱心是 。
二、(50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6分)
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其实不然。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③历史老人最为公正,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④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的和深思。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
九年级语文问卷—3(共6页)
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⑤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11.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3分)
1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说理?有何作用?(3分)
13.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3分)
14.仿造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白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
15.对于人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平平淡淡才是真”,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说出理由(不少于30字)(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4分)
海啸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
九年级语文问卷—4(共6页)
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16. 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请分点概括。(4分)
17. 从内容看,本文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那么,第②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第④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全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顺序。(3分)
18. 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19.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15分)
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丞说服。
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上:尊指刘邦。③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④填:通“镇”。⑤饷馈:军饷。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20、对下列语句中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因以与之 与:赐予 B、帝置酒雒阳南宫 置:安置,安排
C、连兵百万之众 连:关连 D、此所以为我禽也 禽:同“擒”
2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决胜于千里之外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有功者害之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
C、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温故而知新
D、此所以为我禽也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九年级语文问卷—5(共6页)
2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23、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请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4分)
(四)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4、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是指什么典故?(2分)
25、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三、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久以前,一个人感到生活的沉重压力,觉得支撑不住,去请教智者。智者带他到一条由五彩石铺就的小路。给他一个背篓,要他把小路上他认为喜欢的都捡进背篓里。此人看到红色的热烈奔放、白色的晶莹剔透、纯洁无暇、黑色的庄重严肃,都一一捡进去……终于,他双肩沉重支持不住,一跤跌倒。智者见状,让他把最喜欢的石头留下,其余的统统仍掉。这样一来,他顿感轻松无比,很快抵达尽头。
人的一生,曲折而漫长,面临的事很多,但我们不能把一切都背负在身上。在获取的同时,还须懂得有所放弃,你在生活之路上才会获得轻松、愉快的心情。请以“获取与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要把两者的关系结合起来写。②立意自定。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题目自拟。⑤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姓名。⑥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问卷—6(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