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4-5-11 0:10:39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书写(全卷书写2分;第1题3分,共5分)

1、        请端正,美观地写出两个含有生肖动物的成语。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共30分

2、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róng    化,草木méng    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yùn    育果实的时期。

3、古诗文名句填空。(①一⑥题必做,第⑦⑧两题选做一题)(9分)

  ① 后值倾覆,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诸葛亮)

  ②           ,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风住尘香》 李清照)

  ③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陆游)

  ④           ,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⑤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醉花阴》  李清照)

  ⑦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描写想象中雪景的句子是:             

⑧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想象自己踌躇满志,为国建功立业,抒发无限豪情的句子是: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风中的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5、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战士们虎视眈眈地守卫着祖国边疆。

B.在刚刚过去的金秋时节里,丰收的浙江各地到处是此起彼伏的热闹节会。

C.商场里的人水泄不通,收银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D.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广大读者

6、赏析杜甫的《春望》并答题。(4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谈谈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

                               

(2)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7、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5分)

(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2分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3分)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8、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依照范例,从下面提供的形近字中,选择一组,发挥想像,分别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句子中要包含提供的两个字。(2分)

范例:“师”与“帅”

例一:教师的身份和作用如同元帅一样重要,只是戴着礼帽,多了一些文质彬彬的儒雅气质。

例二:教师就如同元帅一样,在课堂上应该运筹帷幄、调兵遣将,让学生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人”与“大”  “上”与“下”  “玉”与“主” “心”与“必”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9-20题。

(一)祖母的葵花(17分)
   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
   是祖母种的。祖母伺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他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是化不开的晴。
   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昂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凡高说,那是爱的最强光。在颇多失意颇多彷徨的日子里,那大朵的葵花,给他幽暗沉郁的心,注入最后的温暖。
   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不懂得爱的最强光,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的。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有删改。作者丁立梅,选自《知识文库》2005年第11期)
9、第三段说,“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说说“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2分)
                                        

10、联系上下文,体会“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一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4分)
  答:                                                       
                                         
11、从文中标示的三个句子任选两句,品味句中蕴涵的语言运用美或情感表达的美。(4分)
 答: 选句序号:[ ]                               
    选句序号:[ ]                               
12、上文第七段写到了凡高和他创作的《向日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答:                                                
                                         
13、请从下面的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只批阅第①题。) (4分)
  ①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可描写神态,可描写动作,可描写语言,可描写心理。)
  答:                                               
                                         
  ②“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底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祖母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描写,不超过60个字。
  答:                                               
                                           


                (二)       (15分)

  ①苦难原本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残缺的风景。          

  ②苦难是竖在现实和未来之间的一扇纸糊的门,你只要敢于捅破,前方的路便天宽地阔;苦难是蹲在成功门前的看家犬,怯弱的人逃的越急,它便追你越紧;苦难是           

                      ……          

  ③四季轮回,既然有春天的葱茏,也就有秋天的落叶;既然有夏天的热烈,也就有冬天的风雪。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苦难,没有理由不善待苦难。          

  ④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苦难宛如天边的雨,说来就来了,你无法逃避,无法退却;苦难又似横亘的山,赶也赶不跑,你只有跨越,只有征服。面对苦难,最要紧的是心不烦,意不乱。闭上你的眼睛,聆听一段清泉叮呼的乐曲,幽远清新的旋律会送你一份“心静自然凉”的轻松;放飞你的思想,翻开油墨飘香的书页,睿智俏丽的文字会给你一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在泪水涌出眼眶之前,请抬起你的头。仰望头顶那方包容了亿万年风霜雨雪的天空,读懂那份旷达,那份宽容,那份蔑视一切的恢宏气势后,你怎能不顶礼膜拜,信心倍增?          

  ⑤也许,所有的艰难险阻是通向人生的驿站的铺路石,也许,每一阵雷电霹雳是响彻青春岁月的爵士乐。曹雪芹满腔辛酸作成《红楼梦》,贝多芬用苦难谱写《第九交响曲》,诺贝尔用生命的代价换取了震慑世界的一声巨响。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

  ⑥失意的时候,总要忍不住说日子难过。但再苦再难也得过。人生如爬山,苦难便是通向山巅的崎岖小路。不曾历经苦难,你就永远只能在山脚下徘徊,永远无法领略虎啸生风,群峰叠翠的无限风光。

  ⑦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意志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⑧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然后投入所有的心智所有的激情,认认真真地过好每一天,用一生的无畏和执著浇灌勃勃生命,如花绽放。

  ⑨接受苦难,不为别的,就为你来到了这世上。跨越苦难,不为别的,只为你不白活一回。

1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本文加上标题。(2分)                     

15、仿照第②段的句式,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句子。(2分)

                                       。 

16、文中引用曹雪匠、贝多芬、诺贝尔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道理?请你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4分)

                                                 
                                                    

17、请你品析语段⑥中画线句子。(4分)

                                                  
                                                

18、联系你的生活,谈谈你是如何面对困难的?(3分)                                               
                                                  
                                           

四.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9-26小题。(共23分)

(一)(1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天大雨:   (2)死:    (3)楚人之:   (4)或以为亡:

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1.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

22、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为什么?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二)荀攸传(10分)

  苟攸①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曰:“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②,乃推问,果杀人亡命。由是异之。何进③秉政,征海内名士攸等二十余人。攸到,拜黄门侍郎。董卓④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⑤之举也。”事垂就而觉⑥,收颐、攸系狱,颥忧惧自杀,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三国志·魏书》)

  [注]①本文涉及到的与荀攸有关的人物有:荀攸的祖父叫荀昙,叔父叫荀衢。②寤:醒悟。③何进:东汉灵帝时大将军。④董卓:东汉灵帝时前将军、并州牧。⑤桓、文:齐桓公、晋文公,春秋时霸主。⑥事垂就而觉: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被发觉了。

23.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将有奸   殆:           (2) 由是异之  由是:    

(3)甚桀、纣  于:      

24、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两处)(2分)

今 直 刺 杀 之 以 谢 百 姓

25、翻译下面这个句子。(2分)

   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

  答:                                      

26、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荀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答:                                      

五.写作(60分)

27、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64年盛夏,我国又一枚火箭准备发射升空,如何使火箭飞得更高呢?年轻的王永志认为箭体的重量直接影响到射程,泄出一些推进剂,就等于减轻了箭体的自重,他建议泄出600公斤推进剂,钱学森经过认真思索,采纳了王永志的建议。不久,卸下负担的火箭发射成功,飞得更高更远。 推进剂是火箭的动力,但过多的推进剂却成了火箭飞行的负担。成长的道路上,也有许多这样的“负担”需要我们卸下:过高的要求,过分的追求,过多的呵护……还有各种思想包袱,心理阴影,只有卸下这些负担,我们才能健康成长。请以“卸下负担”为话题写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3、不准用话题作为文章的题目。 4、不得抄袭。 5、将所选话题填入下面横线上。

        

          

参考答案

 1.略   2.融、萌、翩、孕  3。略   ⒋A    5。B

6、(1)两种解释都合理:一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诗人忧国伤时,怎能不见花落泪,闻鸟而心惊呢?二是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是诗人采用拟人手法,移情于物的结果。  (2)忧国、思家

7.(1)要求点明节日名称和相应习俗,并说出其寓意。答案示例:清明扫墓,寄托对逝去亲   人的哀思。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 (2)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酌情给分。

8示例:“人”与“大”:①人长大了,原来是需要负责任的。②承担了应该承担的责任,人才会变得伟大。③人懂得了约束自己,也就真正长大了。④人大了,就会不自觉地为自己戴上种种精神的枷锁。

“上”与“下”:①追求的方向不一样,也就决定勒人生境界的高低。②上与下,在某些时候,只是方向发生了改变。

“玉”与“主” :①都有王者风范,只是机遇不同,存于内心则为玉,施展出来则为主。②君主的风采在于君临天下,美玉的品格在于蕴涵其中。③玉与主就是中国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处世哲学。

“心”与“必”:①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②钻心的痛苦,是下了大决心的必然。

9.答案:有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的花。
10.答案要点:①“香香的”表现出葵花子的香味;②表现出等待嗑瓜子的幸福快乐;③体现了“我们”的童真童趣;④使用叠音词,琅琅上口,有韵律美。(意对即可)
11.①答案要点: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祖母精心伺弄土地,热爱生活;或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 表现祖母热爱劳动,表现热爱生活。(意对即可)
  ②答案要点: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形象地描写了绿叶在地中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的可爱情态,表现出作者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③答案要点:瓜子是朵花经历日月风光(或吸足阳光和花香)结出的果实;它是祖母深沉的爱的积淀。(意对即可)
12.表观了葵花对失意、彷徨中的凡高的鼓舞(注入的温暖);体现了本文的主旨,表现了“爱的最强光”;赋予葵花更深的内涵,使文章更为厚重;《向日葵》也是作者记忆中的开不败的黄花;艺术中的葵花与现实生活中的黄花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加深了文章的意蕴)。(意对即可)
13.①答案要点:写出童年“我”特征,表现出“我”的快乐(或幸福或期待或迫不及待的情形)②答案要点:能写出祖母对过去生活的回忆、留恋;祖母对孩子们的深沉的爱;符合老年祖母的特征。

14、跨越苦难         

15、原文:苦难是火焰熊熊的炼狱,灵魂在苦难中涅槃,就会显露出金子般的成色……

16、证明了“苦难之于人生,实在是一笔丰富迷人的财富。”或证明了接受并战胜苦难,就会走向成功的道理。(2分)

例子:巴尔扎克废寝忘食,著成《人间喜剧》。 爱迪生历尽艰辛发明了电灯等。(2分)        

17、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生动形象的将人生比作爬山,途中会有艰难险阻,不会一帆风顺;论述了在困难面前要汲取经验教训,磨练意志,从而增强掌声困难的勇气,取得成功。(此处两点,答出一处得两分,都答到得3分)      

18、联系生活具体写出了困难(1分)谈到了如何面对困难及受到的启发(2分)

 

19.(1)适逢、恰遇  (2)一样  (3)爱戴  (4)逃亡

20.(1)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他〕在外面带兵

  (2)又暗中叫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    (黑体字为得分点)

21.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2.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一点1分)

23.(1) 大概  (2)因此、所以  (3)比         24.今/ 直 刺 杀 之 /以 谢 百 姓

25.虽然依仗强大的兵力,实际上只是个无用无能的人。

26.荀攸是一个善于观察、有勇有谋、爱憎分明、忠君爱国、心系百姓、临危不惧的人。(答到两点2分,3点3分)

27、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