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4-5-11 0:10:40下载本试卷

      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在答题卷上答题

亲爱的同学:

这学期的学习已近一半,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你可要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加油!

一、书写(全卷书写3分,第1题2分,共5分)

1、升入九年级,同学们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请用工整的字迹把李白的诗句抄写在下面的方格中,并以此自勉。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diāo)   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出种种奇迹。它能把坚冰融化为春水,把幼苗扶持成大树。当然它也能把园林变成荒漠,把城市变成废(xū)   。你珍惜它,它就在你周围长出绿(yīn)   ,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它,它就化成轻烟,(xiāo)   声匿迹。

3、填空(12分)

⑴          ,左臂悬敝筐。      (白居易《观刈麦》)

⑵ 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⑶ 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更著风和雨 。       (陆游《卜算子·咏梅》)

⑸《沁园春·雪》中以动写静,描绘雪景的句子是:               

⑹ 行万里路,语文在路上:

过零丁洋,感受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豪情壮志;

赏岳阳楼,感悟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

登飞来峰,领略王安石“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凌云壮志;

回归田园,体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的悠闲心境……

⑺清代小说家       所著的《      》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4、按照例句的句式改写下面的句子(不改变句子原意)  (3分)

例句:山间炊烟袅袅,如烟如缕。

原句:江上飘着一片片白帆,像一幅画,又像一首诗。

改句: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B.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祖籍是江苏泰州人。

C.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D.学校的几个领导正在研究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

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⑴ “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⑵ 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2分)

7、名著阅读(4分)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书中塑造了108位性格迥异、

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请你说说你最喜欢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英雄,简要分析

这位英雄的性格特点,并简介一则有关他的故事。

英雄:         性格特点:                    

故事:                                   

三、诗词欣赏(15分)

赏析下面两首诗词,完成8—12题 

[甲]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①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④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8、 甲文选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中“沁园春”是     ,“雪”

     。 (2分)   

9、“诗言志”中“志”指的是思想感情。甲乙诗词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句?各自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甲]:句子               情感               

[乙]:句子               情感                 

10、乙文中的下列诗句与甲文写景视觉角度相近的一项是(    ) (3分)

 A.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B.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揣摩品味甲乙两文中的句子,其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万里雪飘: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态。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轻盈飘洒,

给人以欣喜和暖意。

12、 对甲乙两文中画线句赏析不当的一句是(    ) (3分)

A.①句赋予雪中的群山高原以动态的美感,显出奔放活动的气势,神采飞扬的英姿。

B.②句形容雪后天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艳丽多姿,充满青春气息。

C.③句“忽如”二字用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

且也传达出了诗人对边塞奇寒既好奇留恋的心境。

D.④句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用“愁”、“惨”修饰形容,为

下文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四、现代文阅读(29分)

   阅读下面二篇文章,完成13—23题。

(一)(13分)

①范进因没有盘费,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摸门不着。辞了丈人回来,自心里想:“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一如何甘心?心因向几个同案商议同瞒着丈人,到城里乡试。出了场,即便回家。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

②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③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最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你并不曾中。’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

④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一个邻居早把那一只鞋寻了来,替他穿上。见丈人在眼前,恐怕又要来骂。胡屠户上前道:“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邻居内一个人道:“胡老爹方才这个嘴巴打得亲切,少顷范老爷洗脸,还要洗下半盆猪油来!”又一个道:“老爹,你这手明日杀不得猪了。”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也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说罢,哈哈大笑。13、《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    》,作者     。(2分)14、 选文中划线的词语“好了”的深层含义是(    )  (2分)

A.对自己考试成绩感到比较满意。 

B.考试终于结束了,自己感到十分轻松。

C.考试结果终于出来了,自己以后再也不必害怕胡屠户了。

D.应试成功,自己终于能够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了。

15、选文中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写范进中举发疯的过程,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3分)

16、作者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7、语段首尾对于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的语言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造成他这种扭曲的性格的社会原因是什么?(3分)

(二)(16分)

一诺千金

①去陕西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远的小镇,接着坐汽车去村里。路凹凸不平特难走。沿着盘山公路转悠,没多久我就开始晕车,吐得一塌糊涂。后来翻过了两座高山,过了一条湍急的河,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好不容易捱到了村里。

②于是我开始忙着拍照,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该换胶卷了,我随手把空胶卷盒给旁边的一个小孩子,她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羡慕地围着看。看着小孩儿喜欢,我又拆了个胶卷盒给另一个小孩儿,他兴奋得脸都红了。我又翻翻书包再找出两支圆珠笔分给孩子们,惹得更多的孩子渴望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旁边男孩儿说:“学校只有校长才有本字典。”“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③我拿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陕西×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④从陕西又转道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译成英文,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我犹豫了一下:“孩子们早忘了吧?就是寄过去,也许路上丢了,也许被人拿走了,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⑤第二天,我还是拜托有孩子的同事带些旧书来。大家特热情,没几天,我桌上就堆了好几十本,五花八门什么都有:《黑猫警长》、《邋遢大王》、《鼹鼠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如何预防近视眼》,居然还有一本《我长大了,我不尿床》,呵呵,是有婴儿的妈妈给的。从家里找了本《新华字典》,又跑书店买了本《课外游戏300例》,一同寄走了。

⑥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等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大人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在本子上记下了我们的地址啊。后来发大水了,妈妈不让我们去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其实不远,半天就到了。万一书寄来呢?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那天我们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里山路却是跑着回来的!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说建一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还给俺娘讲哩。”

⑦后来我又陆续寄了一些书和文具。秋天来了,收到一个沉甸甸的大包,李庄的。里面是大枣,红亮红亮地透着喜庆,夹着字条:“姐姐,队长说今年最好的枣不许卖,寄给北京。”我把枣分给捐书的同事,大家说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枣。

⑧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什么叫“一诺千金”。

18、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分)

19、解释“一诺千金”的意思  (2分)

20、本文第①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1、文中有多处催人泪下,哪处最为感动你?为什么?   (3分)

22、下面这段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你认为将它放在哪里最合适?为什么?(3分)

  我望着窗外,眼睛湿了,想着那两座高山,漫过桥的大水,还有泥泞的山路上一高一矮两个孩子抬着化肥袋子里的书籍的单薄的身影。我为曾经的犹豫感到羞耻—— 幸亏寄出去了,要不,永远对不起孩子们。要是伤了他们的心,我拿什么来弥补呀?

23、如果“我”回家后确实将自己对山村娃娃们的承诺忘记了,如果你是“大翠”或“小翠”,你会有哪些想法呢? (3分)

五、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则文言文,完成24-26题

(一)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皆服其量。

2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⑴不喜记人       小子亦参政耶:      

⑶不而过之:      ⑷蒙正止之:        

25、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⑵不问之,何损?

26、林则徐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一种美德,

宽容是一种修养。请谈谈你对宽容的理解。(3分)

六、写作(60分)

27、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老人乘火车,在行进途中不慎将一只放在车窗边的新鞋子掉落车下。他思索片刻,索性将另一只也扔了出去。众人问其原因,他说:“我留下一只鞋子已经没有什么用了,扔出去,万一有人捡到它,还能配成一双鞋。人,有时候是要放弃一些东西的。”

是的,在生活中,尽管我们不能轻言放弃,但有些东西我们还是需要放弃的,比如在学习与娱乐之间,在上课与上网之间,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在外出求学与减轻父母负担之间……都需要我们作出选择,学会放弃。

请以“学会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