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2014-5-11 0:10:40下载本试卷

初中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

  1.补写完整。 (8分)

(1)         ,猿则百叫无绝 。

(2)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3)            ,白露为霜。

(4)       ,月如钩。

(5)       ,春风不度玉门关。  

(6)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7)……死即举大名耳,     

  2.请按下面的要求,默写句子。(6分)

(1)《陈涉世家》中陈胜轻有远大志向的句子              

起义根本原因是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是           

(3)《浣溪纱》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句子       

  3.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然后完成(1)~(4)题。 (6分)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      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    感觉不到痛。

  (1)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3)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所以  B.虽然  却  C.除非  才

  (4)读了这段优美的文字,你一定会想到你读过的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读书资料卡。

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西游记》 《水浒》《繁星·春水》

读书资料卡

作品

作者

主要内容

注:“主要内容”以30字左右为宜。

二、阅读理解  (31分)

    [一](11分)

             生  命  赋   

 孙荪

  ①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②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

  ③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

  ④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⑤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⑥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

  ⑦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⑧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

  ⑨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

  ⑩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⑾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

4.文章④至⑦段所写的“细微不显眼的事物”有     、    、    、      。(2分)

  5.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6.第⑧段中,对奇送怪柏、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应该敬仰它们”?(2分)

  7.将画线的句子换成“世上再也没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了”,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2分)

  8.文末“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对你有什么启示?(3分)

(二)阅读《岳阳楼记》选段(11分)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楫摧      家荡产
    B.谗畏讥      乐以忘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二者之为   神情
  10.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12.用原文语句填空。(3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13.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什么?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15.翻译下面句子。(2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6.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2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7.【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2分)

三、语文综合运用(9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8.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 (2分)

 19.“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3分)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节选自茅盾《论“入迷”》)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摘自3月8日《今日早报》)

  20.4月22日下午,你去邀请语文王老师参加这次班会活动。请你将对王老师说的话写出来。 (2分)

  21.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参考下面的示例,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 (2分)

 
  【示例】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简介: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           栏目内容简介:           

四、写作  (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答案

[一](24分)

  3.(10分)(1)hé(1分) (2)掂 踮(2分)  (3)B(2分)

  (4)《名人传》 罗曼·罗兰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等艺术家苦难、坎坷的一生,讴歌了这些心灵伟大的英雄。  《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本书叙述了主人公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等地的经历,讽刺了当时社会种种丑陋现象。  《水浒》 施耐庵本书记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的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繁星·春水》 冰心本书以篇幅短小、蕴涵丰富的诗歌,歌颂母爱、童真和美丽的自然。

(5分。“作品”、“作者”各1分,“主要内容”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4.(4分)柳芽、棉芽、豆芽、花蕾(每空1分)

  5.(4分)表现了我即将看见花蕾时既激动惊喜又紧张不安的复杂心情。(意思对即可)

  6.(5分)因为它们生存条件极端恶劣,(1分)却仍保持着顽强、自信和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2分)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2分)(意思对即可)

  7.(5分)不好。(1分)因为画线句是反问句,更能强化对瑰丽丰富的生命现象的赞美之情;(2分)并能引起读者思考、回味。(2分)

  8.(6分)要点:①要珍视生命或“要尊重生命”。②要顽强追求或“要努力展示生命光彩”。(抓住一个要点陈述,意思明确,言之成理,就得分)

  9.D

  10.(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
  11.(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2.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3.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3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每小题1分)

 15.(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16.(4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2分)

 17.(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8.略

19.略

20.略

21.略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