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 本是试卷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共7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记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30分。
3.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第I卷(选择题 共20分)
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强迫(qiǎng) 雕塑(shuò) B.秀颀(qí) 更换(gēng)
C.贮藏(zhù) 称职(chēng) D.秘诀(bì) 沉淀(d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辨别 巧妙绝伦 B.隔漠 千锤百练
C. 威胁 相题并论 D.造诣 殉私舞弊
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都有一条通向成才的阳关大道。(阳关大道:这里指宽阔的交通大道)
B、如果把她们性格棱角磨平了,这个队也就没有希望了。(棱角:这里比喻鲜明的个性)
C、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偃旗息鼓:这里指牵牛花在烈日暴晒下停止开花)
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徘徊:这里比喻犹豫、彷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在这次考察活动中,我们了解了有关许多湖光岩形成的科学知识。
B.电脑的用处确实很大,小到打字,大到工程设计,都少不了它。
C.在知识的海洋中,使我们感到自己的深深不足。
D. 学校现在十分重视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缘溪行(沿着、顺着)
B、初极狭,才通人(仅、只)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续)
6、选出下面加点的字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不同的一项:( )
A、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问所从来,具答之
D、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正确译文是( )
A、他们问现在这是什么朝代,就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B、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无论魏晋还是汉朝,都不知道。
C、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说不出魏晋的情况。
D、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8、下列加横线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 )
A、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9、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具言所闻,皆叹惋”,对其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为桃花源外世界的动乱黑暗而叹惋。
B、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C、为渔人的颠沛流离而叹惋。
D、为桃花源外世界战乱频繁、赋税繁重、民不聊生而叹惋。
10、根据文段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见渔人,乃大惊”,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此绝境”时间久远。
B、桃花源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是怕渔人回到外界之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淳朴、热情、好客。
D、上文描绘出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托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
⑴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人们常常忽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
⑵近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的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漂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
⑶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对此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就有1000多万吨,被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第二,土壤污染导致食物品质不断下降。我国大多数城市郊区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第三,土壤污染会危害人(畜)健康。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多种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
⑷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净化土壤。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换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⑸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环保专家和生物学家都提出了让植物来净化土壤的新方案。他们培养出各种转基因植物,让它们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然后集中起来焚烧处理,这样,经过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属还可以提炼出来,变废为宝,不但净化了土壤,还获得了贵重的重金属。与传统的化学、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资和维护成本低、操作简便、不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明显等优点。
11.本文的说明内容除了土壤污染不被重视、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还有:(2分)
12.第⑶段中加点的词“至少”在句子中有什么作用?(2分)
13.阅读第⑸段,填充下面方框,完成植物净化土壤的过程。(每空6个字)(2分)
14、第⑷段中列举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种办法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2分)
15、为了提高人们对土壤及环境的保护意识,请你设计一条公益广告。(含标点20字以内)(3分)
(二)
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了。在我10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步行着去。一时半晌,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地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的呢!”
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荣光荣光。等到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不常穿的一件中山装给穿上。可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惶而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呆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尽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看看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的授奖和全校师生羡慕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隅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4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我,将我叫到一片树林里,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正掂量着父亲这句话,父亲已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事后我才知道父亲是进城抽了500cc血给我换来的。“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父亲没有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但父亲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生命中来——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16、第二自然段中划横线句表现了父亲什么心情?(2分)
17、当得知父亲躲起来注视颁奖大会,“我木然”,你怎样理解这句话?(3分)
18、文章最后一句加点的“父亲积攒的种种力量”指的是什么?(2分)
19、文中哪一句话体现了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2分)
20、作者从父亲身上究竟“读”到了什么?(3分)
(三)战胜自己
①如把我们日常所经历过的种种痛苦烦恼,仔细分析一下,你会发现,这痛苦的来源有一大部分都是战不胜自己。
②当我们需要勇气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懦弱;需要洒脱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执迷;需要勤奋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懒惰;需要宽宏大量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浅狭;需要廉洁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贪欲;需要公正的时候,先要战胜自己的偏私。
③战胜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想一想看,你战胜自己的次数多吗?还是时常姑息纵容自己。一个人,如果他勤奋,那必定是他战胜了自己的懒惰。懒惰是我们最难克服的一个敌人。许多本来可以做到的事,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懒惰拖延,而把成功的机会错过了。
④当我们尝试一项新工作,接触一个新环境,应付一个新场面的时候,总难免有一种向后牵曳的力量。我们常会退缩地想:还是安于现状吧!还是省事为妙吧!还是不要冒险吧!于是,就在这种消极的决定中,不知多少可贵的机会流失了。许多人抱怨自己一事无成,恐怕这消极地处理事情的习惯,是使他失败的一个最大的原因。
⑤每一个人都知道公正廉洁是可敬的,偏私贪欲是可耻的。但是,事到临头,往往就会有一些你在事先所想不到的理由来影响你正面的决定。比如说:你会把责任推给环境;的压力,风气的不良,或一则消极退守的成语。如“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其实,那正是你被另一个自己所战败的明证。一个人在必要的时候战不胜自己,是可耻的,任何理由都无法掩饰这种羞耻。一个人应该有力量让自己那光明的一面战胜。否则,你的人生就失败了。
⑥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只够使我们知道怎样明辨是非。在明辨是非之外,就要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信念和约束自己的力量,去遵循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正确的路。那需要经过很艰苦的奋斗,需要动用你一切内在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才能把握你所预定应走的方向。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2、本文的第②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它在论证上有何作用? (3分)
23、第④自然段是从哪方面来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它揭示了什么道理? (3分)
24、联系实际,你认为怎样才能算战胜自己?(不少于60字)(4分)
积累与综合性学习(共15分)
25、默写或按要求填空。(10分,每小题2分)
(1)、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大漠孤烟直, 。(王 维《使至塞上》)
(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 净 沙·秋 思》)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下面提供的特定情境,请按具体要求,代李燕同学说出她想说的话。(5分)
情境材料:
李燕同学是某中学应届毕业生。经过三年的学习生活,她对学校、老师和同学有了深厚的感情。在即将毕业分别之际,她有许多话儿要倾诉。正好,班里举行“毕业畅谈会”,邀请了校长和所有任课教师参加。(不能出现校名及校长、老师、同学的姓名)
(1)会上,李燕同学深情地感谢老师们对她的培养: (1分)。
(2)接着,她又以同学、朋友的身份向同学们临别赠言[请你从中国古诗词中任选两句表现离情别意和思想抱负的诗(含词曲)句,作为临别赠言献给他们]: (2分)。
(3)最后,她从学生的角度对学校有关教育教学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2分)
作文(6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穿越大沙漠的人迷失了方向,他从衣袋里找到了仅剩的一只青苹果。“我还有一只苹果”,他惊喜地喊道,便仍在大沙漠里寻找出路。整整一个昼夜,饥饿、干渴、疲惫一起涌上来,有好几次他都觉得支撑不住了。可是他看一眼手里的苹果,抿抿干裂的嘴唇,忽然又增添了不少力量。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沙漠。那只他未曾咬过一口的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还宝贝似地拿在手中久久地凝视着。
确实,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会身陷某种意料之外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言败,只要有了信念就会创造奇迹。生命,蕴含了信念才会绚丽。
请以“信念”为话题,写—篇文章,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
要求:(1)题目自拟。(2)自选文体。(3)文章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附加题(10分)
1、 阅读寓言《曾子杀彘》,完成(1)(2)(3)题。( 共6分,每小题2分)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曾子妻之市 ②.顾反,为女杀彘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2分)
2、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4分)
名著:《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童年》
答:情节:
体验和感悟:
(参考答案)
第I卷
1.B 2、A 3、A 4、B 5、D 6、C 7、D 8、D 9、C 10、B
第II卷
现代文阅读
(一)答案:
11、“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的办法(措施)”或“如何控制和消除(治理)土壤污染”
12、“强调(突出)了经济损失之大”或“强调(突出)了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13、吸收有害物质;集中焚烧处理
14、因为原文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来说明的
15、示例:还我青山碧水,还我土地芬芳。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二)答案:
16. 表现出父亲兴奋喜悦的心情。
17. 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因为我伤害了父亲,感到很内疚。
18.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真挚的爱.
19. 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
20.读到父亲对儿子无私、真挚的爱.
(三) 答案:
21.战胜自己。
22.排比;表明每个人的“敌人”处处存在,突出了战胜自己的必要性,使论证更有力。
23.反面,失败是由于自己的消极退缩。
24、略
附加题
1.(1)、 ①之:去、往 ②反:.同“返”,回去
(2)、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错译“欺”、两个“子”字每个扣0.5分;后一句的“是”字所表达的意思和判断句的特点未译出要扣1分。)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只要大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