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初中语文试卷 - 初中三年级语文试题 - 正文*

初三下学期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4-5-11 0:10:41下载本试卷

初三下学期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基础知识。(共20分)

  1.下列字形、注音无误的一项( )(3分)

  A.直(dāi)  文(zhuàn) 星宿(xiù)  拥(cù)

  B.元(jiě)   脸(cuì)  病(zhuō) 引(shāng)

  C.然(túi)   气(hào)  阴(yì)  琅(yé)

  D.女(liàng)  鲜(yán)  杜(fǔ)  大(pì)

  2.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 )(3分)

  A.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B.这自然,何消吩咐(为什么用得着)

  C.须知这种情况是司空见惯的。(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

  D.逼得父母动老本(留做急用的钱)

  3.选出填入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3分)

  _____,生活并不是稚童的摇篮,_____不是桃花源里的良辰佳景。拉开生活的帷幕,你就会发现,这里_____有赏心说目、令人陶醉的享受,_____有苦、脏、累、艰难、风险的考验。

  A.虽然…更  即使…也    B.但是…更  即使…也

  C.但是…更  不但…还    D.虽然…更  不但…还

  4.找出下列句子的语病,并在原句上改正。(3分)

  (1)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2)为了四个现代化,必须加强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3)通过这件事的教育,使我受到的教育真是太大了。

  5.根据所给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柔和的春风尽情地吹吧!吹红了满山的杜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所给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缺处。(3分)

  (1)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_____睡安稳了。( )

  A.当然    B.自然    C.俨然     D.居然

  (2)他们可以坐在挺_____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什么就做点什么。( )

  A.明亮    B.豁亮    C.光亮     D.油亮

  (3)人类语言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言分析成若干音素,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_____起来。( )

  A.连接    B.联系    C.连缀     D.连贯

  7.指出下面这段话所运用的修辞方法。(3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同志具有金刚钻精神。敌人的碉堡不是很坚固吗?董存瑞能够舍身把它炸掉。敌人的机关枪不是很强大吗?黄继光敢于用胸口把它堵住,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不是许多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吗?陈景润敢于向它宣战,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不正是金刚钻精神的体现吗?(   )(   )(   )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我这位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挣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这封信使我们家里人深切感动。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A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①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②“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③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

  

  8.本选文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安排情节,从而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一深刻的主题。(3分)

  9.“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一句中,“竟”字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选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揭示人物心理。分析文中①②③三处画线的语句分别是什么描写,各自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AB两处景物描写形成_____________,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这一行为表现出我对父母及于勒怎样的态度?(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什么是癌?癌就是上皮组织生长出来的恶性肿瘤。癌症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消化系统的癌症,往往直接或间接与人们的饮食有关。

  与癌症有关的饮食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食品中的致癌与促癌因素,食品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食品的保存和加工不当,食品中的微量元素等。

  大肠癌在经济比较富裕的国家(日本除外)发病率较高。由于大肠是食物渣滓必经之路,因此科学家很自然地研究了膳食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肉食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是终身素食者的2到3倍。从膳食热量构成来看,日本膳食中脂肪仅占总热量的12.2%,欧美膳食却占42.8%;日本大肠癌的发病率是十万分之六点七左右,美国却是十万分之四十二点二。至于非洲黑人大肠癌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三点五,他们以玉米、蔬菜为主食,膳食中的纤维素含量高于欧美六到七倍。日本在1950年至1966年之间,大肠癌的发病率增高了一倍,主要原因是饮食西方化,由以米食为主转变为以肉食为主。事实证明,大肠内正常的厌氧细菌能将胆汁的各种成分转变成各种致癌物质。而高脂肪饮食使肠道内胆汁含量比低脂肪饮食高4倍以上,经厌氧细菌的作用,致癌物质的数量于是也明显增加。此外,由于摄入纤维素少,大便量少,排空速度慢,肠黏膜接触致癌物的时间延长,也是大肠癌发生的原因。

  13.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根据本文的有关资料,列写与癌症有关的饮食因素:(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本文资料简答如何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归纳第三段内容。(不得超过30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①当我还很年轻的时候,仰慕各种各样的强者,也热切地希望自己能成为强者。

  ②什么人是强者?我曾毫不含糊地回答:能战胜别人的人便是强者——

  ③在战场上厮杀,英勇善战,威震敌胆,能踏着血泊穿过硝烟走向胜利的人;在运动场上争雄,在力量、速度、技巧的较量中遥遥领先,能赢得金牌和奖杯的人;在考场上拼搏,沉着应战,才思喷涌,以一胜百,能金榜题名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地、勤奋地、创造性地工作,被同行和同辈喻为“佼佼者”的人……这样的人,可谓强者。

  ④经历了富于幻想的少年时代,经历了勇于进取的青年时代,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和苦难,当我沉思着迈向中年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我已从旧时的战胜别人的强者梦中醒来,又跌进了一个新的战胜自己的强者之梦,我不再渴望战胜别人,而强烈地希望战胜自己。我想一个人要战胜别人并不太难,往往只需要作出双倍的努力;但要正视和克服自身的弱点,却要有十倍的勇气和百倍的坚强。

  ⑤有的人会因为自己聪明能干或血统高贵而骄傲自大,他们要战胜这个弱点,不知要碰多少回壁,挨多少次批评,做多少番深深的反省,他们是人生征途上的马拉松冠军。有的人为了战胜疾病和伤残,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巨大痛苦,无畏地向死神宣战,坚韧地同命运抗争,把厄运的千钧重压举起和推倒,令重量级和举重猛将也肃然起敬。还有那些为战胜私欲而处处克己的人,为战胜惰性而反复自策的人,为战胜暴躁而时时制怒的人,为战胜怯懦而不断自励的人……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

  ⑥朋友,不要冲着别人逞强吧,假如你能在思想上、作风上、性格上、气质上、心理上、身体上战胜自己的弱点,你便是一个真正的强者。

  17.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第③段和第⑤段可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的论证方式是哪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文采用了什么论证结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

  23.理解默写。(6分)

  (1)概括迁客骚人“悲”的感情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描写四季之景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解释加粗的词语。(4分)

  (1)醉翁之不在酒(  )   (2)蔚然而深秀者(  )

  (3)山肴野(  )      (4)伛偻提携(  )

  25.翻译句子。(1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作文。(50分)

  26.根据下面所给材料作文,以《老师来了》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自习课,教室里没有老师,乱成一团。窗边一个同学朝走廊望了一下,对同学们说:“老师来了!”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可是很快大家发现上当了,老师并没有来,教室里更乱了。正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之时,老师真的来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A 2.B 3.C

  4.(1)重复,去掉“具体”(2)在“为了”后加“实现”。(3)去掉“通过”或“使”

  5.略

  6.(1)D (2)B (3)C

  7.比喻、设问、反问

  二、阅读理解:8.对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9.希望意外相见,急切盼望于勒归来。

  10.①动作;见到卖牡蛎的像于勒,内心十分紧张。②语言;看清那人就是于勒,但仍存一线希望。③神态;证实卖牡蛎的是于勒,极度失望,失魂落魄。

  11.对比。A衬托人物愉快和自豪的心情;B衬托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来时的景物呼应对比

  12.对于勒的同情,对父母的不满。

  13.饮食与癌症

  14.第二段

  15.饮食多摄入纤维素,减少富含脂肪的食物摄入。

  16.举例说明膳食和大肠癌的关系。

  17.文章末句。

  18.不能,第③段论证战胜别人是强者,第⑤段论证战胜自己是强者,两者应是逐层深入的,不能调。

  19.举例论证。

  20.立论

  21.承上启下

  22.纵式

  23.略 24.略25.略

  三、作文:26.略。